首页 理论教育 古琴与钢琴的发展及文化差异

古琴与钢琴的发展及文化差异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外向品格一脉相承,西方民族具有非常典型的征服、“好战”性格。“好战”性格使西方文化呈点式、跳跃性发展,与中国文化的线式、连贯性发展形成鲜明对比,同古琴与钢琴的发展轨迹也是一致的。西方民族“好战”的性情品格在文学艺术中也有很多体现,例如强调对比、注重矛盾与冲突,注重戏剧化的发展与跌宕起伏的情节等等,对于西方音乐形式的特征也有鲜明的影响,将在下一章详述。

古琴与钢琴的发展及文化差异

与外向品格一脉相承,西方民族具有非常典型的征服、“好战”性格。古希腊没有古代中华民族那么良好的地理环境与生存条件,他们的资源缺乏、内在不足,故需要不断地向外寻求、征服,以“吸收外面来营养他自己”。他们也不像中国人那样强调父母兄弟之间的那种亲情血缘关系,而是注重个人独立的生存能力,导致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相互竞争、相互敌对、斗争不断。比较注重空间的拓展与武力的征服,有强烈的战胜欲和克服欲,易形成流动进取、崇尚竞争、内部团结、富有战斗性、侵略性和财富观念等民族性格,是一种典型的外向的趋向于富强型的“霸道文化”。[34]

地理环境决定了古希腊的商业与游牧业非常发达,这二者的流动性都是很强的,是开放性的。商业与游牧民族经常结队迁徙,行进中往往会遇到不同部族为了争夺资源而进行战争,因此他们对内是团结的,对外是斗争的。载着一船货物,漂海远行,所到之地、所见之人均是陌生,他们只为求生谋利。如果能从异地生人获得生存的物质,可掠夺的掠夺,不可掠夺的就交换商品。因而原始的商船队多半兼做海盗,因而,西方民族具有向外侵略、扩张的性质。大量史实也佐证了这一观点,如世界史上最为著名的世界性大战争,几乎全是由游牧民族和商业民族发动,古希腊、罗马波斯帝国,长达几个世纪的相互侵略战争史亚历山大征服古希腊、波斯帝国、古印度;阿提拉带领突厥族落,征服西亚和欧洲大陆;成吉思汗带领的蒙古族落,征服欧亚大陆,称霸世界;西欧组建神圣同盟十字军东征,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战争;乃至西欧商业文化引发对世界的殖民侵略、奴隶贸易、世界大战等等。

同时,古希腊人在出海航行进行渔猎或者商业贸易过程中,面向大海或恶劣的自然环境,甚至面临生命危险的时候,作为一种博大狂放的自然力,也激起他们一种挑战的心理和启示:必须与大自然搏斗,征服大自然,因而西方人的生存感也很强,是强悍的民族,要战天斗地,与大自然做斗争,无法与自然融合。在对大自然征服的历史过程中渐渐塑成了西方人的战争性格。为了应对环境的挑战,他们的性格必需坚韧或残忍。加之西方人由于流动性强,远航经商、海外移民等活动,导致其与各民族之间长期互相斗争不断,这种历史过程渐渐塑造了西方人的性格倾向:斗争、斗争,绝不后退。因而西方人多半认同“勇敢是最珍贵的东西”这种价值观。他们崇尚竞争、斗争,崇尚力量,崇尚个人英雄主义,他们假定“人性本恶”,强调社会秩序需要用法律加以防范,并且强调民主,每个人都有发言权(犹如多声部音乐),而不是像中国皇权制度那样,只听一个人的声音,不能有杂音。他们用法律、契约等来“分赃”,促使公平正义等,使各种斗争合理化、合法化。这也造成了西方文明内外的各民族冲突不断、战争频繁,各民族常常为了争雄称霸相互厮杀。[35]

这种外向、好战的性格对西方文化与历史发展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翻开西方文化的历史,希腊化世界和罗马帝国的形成都是长期征战的结果。中世纪欧洲出现的十字军东征、近代西方的德、法、意、英等国之间长期的战争和对外的大量殖民等,都是西方民族好战性格的表现。民族之间的你争我夺,使西方社会的历史发展动荡不安,也使西方文化几经中断。古希腊被罗马征服、罗马又被马其顿攻占,马其顿又被日耳曼攻占。一种文化被另一种文化彻底征服甚至毁灭,这与西方民族的好战性格是分不开的。西方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非常发达,因为这些都是让人强大、与外部争斗、征服自然的必要手段。

“好战”性格使西方文化呈点式、跳跃性发展,与中国文化的线式、连贯性发展形成鲜明对比,同古琴钢琴的发展轨迹也是一致的。可以说,古琴与钢琴迥异的发展轨迹,既是中西文化差异影响的结果,也是中西文化差异的外部表现。西方民族“好战”的性情品格在文学艺术中也有很多体现,例如强调对比、注重矛盾与冲突,注重戏剧化的发展与跌宕起伏的情节等等,对于西方音乐形式的特征也有鲜明的影响,将在下一章详述。

【注释】

[1]林华.音乐审美与民族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8.

[2]李承福.儒学本位据旧开新——钱穆文化观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4.

[3]王前.中西文化比较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

[4]李传印.尊崇传统的社会心理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影晌[J].湖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9-12.

[5]林华.音乐审美与民族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365.

[6]戴嘉枋.从系统论看中国传统音乐单声体系的长期延续[J].音乐研究,1991(4):79-88.

[7]李传印.尊崇传统的社会心理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影晌[J].湖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9-12.

[8]参见张磊.中国传统农业文化转型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

[9]参见林华.音乐审美与民族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364.

[10]参见林华.音乐审美与民族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130.

[11]参见王前.中西文化比较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26.

[12]参见王前.中西文化比较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91.

[13]参见王前.中西文化比较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93.

[14]林华.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436.

[15]林华.音乐审美与民族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93.(www.xing528.com)

[16]王前.中西文化比较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00.

[17]王前.中西文化比较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92.

[18]管建华.论中西音乐艺术的时空模式[J].中国音乐,1989(4):12-15.

[19]参见林华.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262.

[20]王前.中西文化比较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2.

[21]王前.中西文化比较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2.

[22]王前.中西文化比较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9.

[23]参见王前.中西文化比较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0-42.

[24]参见王生平.天人合一与神人合一——中西美学宏观比较[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10.

[25]王前.中西文化比较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2.

[26]王前.中西文化比较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9.

[27]参见王前.中西文化比较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50-54.

[28]林华.音乐审美与民族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140.

[29]参见张田.郭沫若的悲剧观与中国传统文化心理[J].郭沫若学刊,1989(1):10-16.

[30]刘承华.中国艺术表现中的“含蓄”辨微[J].美与时代,2008(3):13-16.

[31]施咏.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115-116.

[32]参见陈勇.从钱穆的中西文化比较看他的民族文化观[J].中国文化研究,1994(1):22-29+4.

[33]戴嘉枋.从系统论看中国传统音乐单声体系的长期延续[J].音乐研究,1991(4):79-88.

[34]参见陈勇.从钱穆的中西文化比较看他的民族文化观[J].中国文化研究,1994(1):22-29+4.

[35]参见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6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