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歌唱姿态在声乐教学和演唱中的重要性

歌唱姿态在声乐教学和演唱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歌唱发声中的一些问题,很多是由姿态不正确所造成的。中国戏曲表演讲究“手、眼、身、法、步”,主要指外部形象而言。这说明中国在历史上就很重视歌唱的人体姿势。

歌唱姿态在声乐教学和演唱中的重要性

(一)歌唱姿态的内涵及意义

1.歌唱姿态的内涵

歌唱姿态指的是歌唱者的外部形象,是声乐艺术的视觉形象。由于歌唱是以听觉形象为主的艺术,所以声乐研究者往往重视声音形象的塑造,而忽视视觉形象的塑造。因此,加深对歌唱姿态内涵的理解,并对其进行规范化的总结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来说,对歌唱姿态内涵的理解包含以下三个基本点。

第一,歌唱的姿态包括两部分,即姿势与神态。姿势是歌唱者身体的形象,神态是歌唱者的表情和精神面貌。这二者虽有差别,但从外部形象上说,都属于一个范畴。在以往的声乐研究中,声乐生理学比较注意形态的研究,而声乐心理学比较注意对歌唱者气质、精神面貌的研究。从歌唱的视觉形象这个角度分析,应该把二者统一起来进行规范化的要求。

第二,歌唱的姿态虽然属于外部形象,但和身体的内部器官与心理状态有直接的联系。外部形象的美与丑、神态的雅和俗,直接来源于歌唱者身体内部器官的形态,来源于歌唱者的心理状况、道德文化素养。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诚于中,形于外”的道理。因此,在理解歌唱姿态时,要有内外统一的观念,单纯地追求外部形象是片面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外部形象问题。

第三,歌唱姿态虽然是外部的视觉形象,但它在演唱中所起的作用绝非只给人以美、丑的感觉。因为歌唱姿态不仅是人体内部器官状态的反映,同时也反过来给声音形象以重要影响。歌唱者的声音与姿态具有有机的内在联系,外部形象不协调,精神状态不佳,必定影响歌唱技能的发挥。当然,外部形象不雅,也直接影响歌唱的整体效果。所以,从演唱效果上看,内与外也是一个统一体。这是理解歌唱姿态内涵的又一个重点。

2.歌唱姿态的意义

歌唱姿态的意义在于以下几点:第一,由于声乐艺术是表演艺术,演唱者需要有良好的表演形象。第二,正确的歌唱姿态对保证呼吸、发声、共鸣器官的良好协作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歌唱姿态,才能使歌唱器官的各个组成部分互相配合、协调动作,从而获得正确的歌唱发声。歌唱发声中的一些问题,很多是由姿态不正确所造成的。第三,歌唱的姿态也标志着歌唱者的歌唱心理与精神状态。总之,歌唱姿态直接影响着歌唱训练的进行和歌唱艺术的表现。因此,正确的歌唱姿态是歌唱者建立良好歌唱技艺、歌唱气质和表演形态的基础。

(二)歌唱时的姿势

早在明代,朱权就在他的《太和正音谱·词林须知》中说:“凡唱最要稳当,不可做作,如咂唇、摇头、弹指、顿足之态……”中国戏曲表演讲究“手、眼、身、法、步”,主要指外部形象而言。这说明中国在历史上就很重视歌唱的人体姿势。

美的外部形态需要内部器官的补充协作。就内部器官方面来说,首先是力的支点要正确。也就是说,呼吸以横膈膜腹肌为支持点,能自如地控制气息的方向和力度。同时,喉咙要打开,挺立咽壁,喉头下降并保持稳定,适度调整其他发声肌体。当内部器官调整得当,达到力度与位置的平衡协调时,外部的姿势就会显露出自然、优美、协调与统一的状态。具体地说,正确的歌唱姿势包括以下几个要领。

(1)男性歌唱者两脚与肩同宽分开站立,一脚略向前;女性歌唱者两脚前后分开,近似“丁”字形站立。身体重心一般落在前脚,可根据演唱及表演需要在前脚或后脚移动。

(2)双脚受力均匀,膝和腿不弯曲,大腿和背部肌肉绷紧,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呈一条线。身体重量由两腿支撑,要感觉到身体重心从髋关节通过膝关节传递到踝关节,然后在脚间平衡。

(3)头部要端正,脸部肌肉和表情要自然,双眼要向前平视,下颌要回收,颈部肌肉要松弛。

(4)胸廓要稍向上、向前挺起,并向四周扩张,双肩要放松略向后舒展,手臂要自然下垂,上身是一个放松张开的状态。

(5)背部的脊椎骨始终要有向上、下两端延伸舒展的感觉。整个身体肌肉运动和用力的感觉是上松下紧、前松后紧、外松内紧。

(6)保持臀部上提状态,小腹收缩,腰部挺立,帮助稳定气息。应感到有一股气息从脚掌直贯头顶。切忌身体重心后移或垮腰。

(7)口型开合恰当,牙关保持松弛。张嘴时,嘴唇不要包住牙齿,也不要过分前撅。口型不要固定,应根据歌曲需要自然地变换。

(8)演唱时,全身要协调一致,演唱动作不宜过大,主要是头、手、手臂的动作不宜过大。手与头的方向一般应一致。身体转移时,重心要稳,步子不要太大,舞台活动范围一般也不要太大,要时刻考虑观众的视觉要求,利用身体姿势表达歌曲内容,并和观众交流。

另外,坐着歌唱时,上身的姿势与站立时的要求一致,但要注意腰部挺直,不要靠在椅背上,从头、颈、背到腰有垂直感。两腿自然弯曲分开,不要交叉叠起,两脚要落地。身体重心经臀部向座椅面下延伸,与上身向上的力量形成对抗。(www.xing528.com)

“呼吸是歌唱的源泉,姿势是呼吸的源泉。”这说明歌唱姿势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初学者在练唱时,最好对着镜子练习,以便及时纠正各种不正确的歌唱姿势和不良的歌唱习惯。对于初学者,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是歌唱的第一步;对于声乐教师,端正学生的歌唱姿势是声乐教学的开端。

(三)歌唱时的神态

歌唱时的神态指的是歌唱者的表情和精神面貌。歌唱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情感,仅用声音表达情感是远远不够的。声音与神态相结合、相统一,是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

歌唱的神态集中在面部表情上,而面部表情的核心是眼神。歌唱者要善于用眼神和观众交流,通过眼神和面部表情,将喜、怒、哀、乐传递给观众,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关于眼神,中国古典小说《老残游记》中有一段精彩的描述:“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的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了我。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跌在地下都听得见响!”这段描述充分说明了眼神对演唱的重要作用。

歌唱时,对神态的要求有如下几点。

(1)走上舞台时,心态轻松而自信,步履稳健、稍快,面带微笑,给人以朝气蓬勃、充满活力之感。

(2)精神饱满,气质上追求高雅大方,防止出现献媚、粗俗、高傲、冷漠等神态。

(3)面部肌肉自然放松,呈微笑或平静的表情,口闭合或微张。

(4)目光有神、热情、友善、集中,既要表达出对歌曲的理解,也要表现出对观众的热情和尊重。开始演唱前,先用目光友好地巡视一遍场内观众,再把目光投向中间稍后的部位,准备演唱。

(5)演唱时,眼神和表情要随歌曲的内容、要求而变化。尤其是眼神,或喜悦,或平静,或愤怒,或哀怨,眉睫可根据情感的变化而翕动,眼神应像磁石一样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6)服装要和演唱曲目、气氛协调。着装要整洁,色调要鲜明,要注意符合观众的欣赏习惯。服装所表现出的气氛是对演员神态的一种补充。

(四)歌唱姿态的训练方法

歌唱姿态的训练方法有以下几种。

(1)要把姿态训练作为声乐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教师、学生都要树立姿态观念,教师不但要教发声技巧,还要注意纠正学生姿态上的毛病,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演唱姿态。

(2)在声乐训练中,学生应随着声乐技巧的提高,不断体会、总结姿态的内涵,尤其对内与外的统一原则要有深刻的理解。不能单纯注意外形,而要向形神合一的境界努力。

(3)对镜练习或请人指教,也可以在演出后听取观众意见。

(4)加强道德文化修养,全面提高素质。一个人的气质是不能靠模仿得来的。声乐工作者应有较高的道德文化素养,应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一个热情开朗、友善谦恭的人,一个博览群书、知识丰富的人,一个充满爱心、热爱生活的人。这样的人在舞台上才能自然地显现出高雅宜人的气质,给演唱增光添彩。

(5)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参加一些形体训练,学习一些基础舞蹈知识,使形体姿态具有舞蹈演员的美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