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声乐教学实践:歌唱艺术处理与演唱风格

高校声乐教学实践:歌唱艺术处理与演唱风格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歌曲的演唱风格要正确地把握歌曲的演唱风格,我们就应对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人员进行全面的了解研究。演唱者如此方可运用其所掌握的歌唱技术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作品的风格特点。舒伯特、舒曼同为艺术歌曲大师,但是由于其生活的独特经历而形成不同的创作特色。舒伯特的歌曲中尽管钢琴的地位有很大的提高

高校声乐教学实践:歌唱艺术处理与演唱风格

在演唱时,我们不仅要求声音圆润、明亮、宽广、结实等,而且还要求以情动人,使听众产生强烈的艺术共鸣。我们常说,歌声悦耳动听容易,但是打动人却很难。这是因为歌唱者的素质、文化修养、歌唱的技术水平和嗓音条件、人生阅历等,都直接影响其对作品的诠释。但是,从歌唱艺术训练的教学角度上来讲,这又是可以锻炼和培养的,关键是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如何正视这个问题,如何在这方面下功夫。

(一)歌唱的读字

每一首歌曲都是词曲作家的精心创作,其中表现了他们的思想、意境、感情等,因此,歌手在演唱时还要弄清楚歌曲所要表达的是什么。这在技术训练中,要特别引起我们的重视。说话和歌唱的发声,是同一发声器官发出的不同形态的声音,它们的不同之处表现在呼吸和气息的运用上。我们的歌唱是语言的美化,这种美化是共鸣的集中,音色的修饰。准确的语言掌握,直接影响到声音的规格和共鸣形态。

我们在歌唱的时候还要注意语言的逻辑重音和声调。中国字由单音节构成,是一字一音,并有四声,不能倒字。在演唱民歌的时候,还要注意地方语言的掌握。这样,才能更好更准确地把握民歌的风格。民族唱法往往很注意读字,字头交代清楚而轻视字腹的技术要求,会使声音很“扁”。而学习美声唱法,常常字头比较松,这是因为在平时的训练中,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声音的通畅、共鸣管道的安放、咽腔的形态,而字头的训练比较薄弱。此外,前后鼻音不分,平翘舌不分,都是歌唱读字应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具体的演唱中,将歌词中前后鼻音和平翘舌标出来,有利于把握正确的读音。

(二)歌唱的节奏

我们除了要求歌唱者音准、读字准确以外,还要求节奏准确。这是因为音乐是流动的时间艺术,节奏是其重要的表现手段。我们在演唱一首歌曲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这首歌曲的节拍,节拍重音在何处,是否弱起。同时又要防止歌唱者将节拍机械化,如同节拍机,以免使歌声僵硬而丧失音乐性。在日常的训练中,培养节奏感,明确一首歌曲的语气节奏、情感节奏,并将这种节奏具体化。同时,我们学习音乐,还应注意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如基本乐理、视唱练耳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不断地提高我们对音乐节奏的感悟能力,提高自己的节奏感,提高我们对音乐节奏反应的敏锐性。具体地讲,当我们拿到一首新的歌谱时,首先应分析曲作者创作该作品时的音乐节奏,作者创作时内心音乐节奏是怎样萌动的,是怎样的音乐律动,怎样的情感节奏;其次我们应该分析歌曲的语气节奏,抑扬顿挫,进而用音乐的手段,将歌词的意境准确生动地展现在听众面前。

(三)歌唱表情记号

不同声乐作品的速度各有差异,同一首歌曲在演唱中,也有慢有快。速度不同,力度不同,可以获得完全不同的音乐形象。所以我们在歌曲的演唱中,要注意各种不同的表情记号。在一般的情况下,快速表达的是一种活泼愉快的情绪,而中速则是表达比较抒情、优美或叙事的风格,在慢速中,则多表现赞颂、悲痛等深沉的情感。

1.速度及记号

音乐进行的快慢由歌曲的内容、风格而决定,大致可以分为慢速、中速、快速三类,音乐的速度是用文字或者速度记号标在歌曲开头。这是整个歌曲的总体速度要求,如果歌曲中间速度有变化,则要记上新的临时速度术语,演唱时要按照歌曲速度的要求,准确一致地把握。

2.力度

除了各种节拍在歌曲中具有自然的强弱变化外,由于歌曲的内容和音乐发展的需要还有各种强弱变化,从而使歌曲内容表达更为深刻,情感更加丰富。在歌曲中力度的变化是不可缺少的,各种不同的作品都常用力度变化来获得鲜明的强弱对比。在演唱中,我们要注意力度的合理分配,什么地方开始渐强或者渐弱,强弱是相对而言的而不是绝对的,强与弱只有在它们的相互对比中,方能得到体现。

(四)歌曲的演唱风格

要正确地把握歌曲的演唱风格,我们就应对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人员进行全面的了解研究。演唱者如此方可运用其所掌握的歌唱技术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作品的风格特点。

1.不同时代的音乐作品的风格各不相同

我们不能用相同的声音和手法以及情感,表现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的风格。总的来说,演绎古典主义时期作品的力度不能过大,强弱的幅度也不能过分,这都是由于这一时期的创作手法、技术条件(如乐器的、人声的)和审美要求决定的,它们不可能像浪漫主义时期和现代主义时期那样激烈,情感大起大落。我国各历史时期的音乐作品也呈现出了不同的风格,如延安时期的作品,是和当时的国难当头、民族存亡息息相关,歌词内容,音乐特点大多是悲愤激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音乐大多反映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及人民当家做主的喜悦心情,与前一时期比较,音乐作品更表现出的是一种激昂豪迈。我们应运用已掌握的声音技术技巧恰当地表现不同的时代特征。

2.我们要深入研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风格特征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民族风格,这是由于其生活方式、地理环境人文习俗的差异,特别是民族语言的音调特质以及表达情感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音乐特征。在演唱中应表达出这个特质。怎样准确地表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风格在歌唱中是很重要的。如意大利的热烈激情,德国的严谨理智,法国的浪漫典雅,俄罗斯的宏伟壮丽等,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地分析作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身的民族音乐和民歌流派,这些民歌在长期的流传中,由于受地域、经济政治、文化、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了各自的鲜明特征。如江南水乡轻声细语,黄土高原荡气回肠。一般来讲,平原水乡的民歌大多流畅婉转,山区民歌比较高亢嘹亮,草原地区则悠扬宽广。从语言上来说,由于各民族人文地理环境、语言、生活习俗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演唱方式、吐字习惯。比如青海花儿的地方语言色彩,四川民歌的语言韵律都给我们的演唱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同时要结合民歌风格,运用科学的演唱方法。我们提倡艺术地再现各民族的风格,而不是一味地简单模仿。这方面要做的工作很多,涉及的范围也是非常广泛的。

3.我们要研究不同时代作曲家的风格

这些风格都是由于作曲家所处的环境不同,生活境遇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等,而构成他们不同的风格特征。舒伯特舒曼同为艺术歌曲大师,但是由于其生活的独特经历而形成不同的创作特色。舒伯特的歌曲中尽管钢琴的地位有很大的提高,但仍以歌唱为主;而舒曼则将歌曲的诠释分别放在了歌声与琴声之中,有时甚至以琴声替代歌声。伴奏和演唱都成为作曲家的创作手段,其作用不能说谁重谁轻,而是整个音乐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体。这都给我们的演唱和伴奏提出了更高、更细的要求。

(五)歌唱者的修养

1.思想素质修养(www.xing528.com)

这里指的是歌唱者掌握歌唱这门专业知识和技能可能具备的思维能力、技术运用和理解接受能力,声乐是技术性、艺术性均很强的学科,如果我们没有正确的学习思想,在枯燥单一、反复简单的技术训练中就很难取得进步,从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在歌唱发声的训练中,更需要我们既具有形象的思维,又具有抽象的思维。

2.艺术素质的修养

(1)从专业的角度上来看,学生的生理素质对歌唱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嗓音条件,声带和喉部肌肉能力,共鸣腔体的解剖学构造,都与歌唱相关联。良好的生理条件,当然能为美好的歌唱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常说,某人的嗓音条件好,主要指的是他有优美的音色、洪大的音量、宽广的音域,这些条件是我们扩大、雕塑声音的重要条件。歌唱训练,很大程度上是训练这些与歌唱有关的肌肉的调节能力,将这种配合训练到极致,就是我们歌唱训练的目的之一。

(2)美好的歌声,要求歌唱者应具有良好的音乐素质和修养。这些音乐素质主要包括音准、节奏、音乐记忆,等等;音乐修养包括对音乐的感悟力和理解能力。音准、节奏是音乐素质的重要方面。音准、节奏感是否准确,直接影响歌唱者对作品的表达。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的声乐爱好者生理条件不错,但是音准、节奏感很差,这是很大的遗憾。

(3)健康心理素质。歌唱艺术是一种表演艺术,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于成功的歌唱影响甚大。在我们的歌唱实践中,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表现能力,应有适度的表现欲,同时还应具备在舞台上控制自我、驾驭作品情感的能力;对作品有比较丰富的形象思维、表现意识和创造能力。善于学习,不断总结经验,以不断提高自己适应舞台的能力。

3.深厚的文化修养

成功的歌唱演员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包括文学的、历史的、美学的,等等。歌曲是文学艺术和音乐艺术的综合。因此,声乐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性。歌唱者的文化素质直接体现在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表达上。我们的演唱是对作品的二度创作,这种创作本身就需要我们对作品的思想内容、文学内容理解透彻,并运用所具备和掌握的文学知识、美学修养对作品的时代背景、表现特征、艺术手法、民族特色等进行分析掌握。只有这样,演唱者才能对作品进行全面的诠释,从而使其二度创作更加符合词曲作者的创作本意,以悦耳的嗓音打动每一个人的心。

优美动人的歌曲一般都以语言(歌词)为依据而产生,其中的意境、人物、思想感情也要通过语言去描绘和表现。有的歌唱者,声音毫无色彩,面无喜怒哀乐之别,始终一个表情,手足不知所措;有的歌唱者倒是读字清晰,在每个字上又咬又切,弄得字、句支离破碎。这些都是只重视了发声,以为只有发声上有技术可言,而不知在掌握和处理语言上也同样有技术问题存在。这里所谓的“技术问题”指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歌唱,引起共鸣。

(六)培养良好的修养

所谓修养,并不仅仅指音乐方面的修养,还包括文学、艺术、思想、理论等多方面的水平。而对于歌唱者来说,音乐修养又是其中最重要的。音乐修养具体包括音乐理论知识、音乐审美能力、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音乐作品的表现力。优秀的歌唱者应善于理解和运用音乐作品中的各种音乐语言,如旋律、节奏、节拍、音高、速度、力度、和声、调式、调性等,并且恰当地把这些音乐要素揉进美妙而自如的声音,清晰、自然地歌唱,并以此表达作品的内涵,以此打动听众,感染听众。那么,作为歌唱者,如何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呢?

1.善于从各种姐妹艺术中汲取营养

一个优秀的歌唱者,不仅要听名家的演唱,琢磨歌唱的发声方法,观察他们的艺术表现,还要经常观赏绘画,阅读小说,参观各种艺术展览。因为一个人的直接生活经验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善于从其他形式的艺术中汲取营养,就不失为一条提高音乐修养的良好途径。其他形式的艺术中,不乏对生活中的各种经验的描述和体验,善于向其他的艺术学习,一来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二来可以加强自己对音乐语言和歌词的文学语言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善于思考

歌唱者的思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歌唱方法、发声技能的调节和思考;二是对音乐作品诸要素的分析和思考。其中有对歌词内容的理解,对作品思想内涵的深入研究,对语言逻辑重音的推敲和安排;也有对音乐风格、曲式的结构分析,高潮安排的研究,等等。经过自己头脑思考之后的作品表现更有魅力,字字句句都闪烁着歌唱者的智慧之光,体现了歌唱者的音乐修养。这样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唱出的歌声,才有生命力,才能深入听众的内心,引起听众情感的共鸣。

3.勤于实践

提高音乐修养,离不开理论知识及思想水平的提高。但是,这绝不是纸上谈兵,歌唱者需要大量的实践。这里的“实践”包括对演唱方法和技巧体验的实践以及舞台演唱的实践。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歌唱的技巧只能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刻苦磨炼中获得。演唱歌曲,积累曲目,从某个角度来说,音乐作品本身就是音乐修养的知识来源。尤其是那些古今中外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杰出作品,如艺术歌曲和各国的民歌,其中就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信息和文化内涵。因此,演唱歌曲、积累曲目的过程,也就是汲取知识、提高音乐修养的过程。在大量演唱作品的同时,音乐修养和其他方面的修养也会随之加强。

(七)正确处理声与情的关系

用“心”去歌唱,是利用熟练的发声技巧生动地表达歌曲,以优美而富有情感魅力的歌声去感染听众。因此,正确处理声与情的关系,对于培养歌唱者的艺术表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声”和“情”的含义。“声”当然是指歌唱的发声技巧,这是歌唱的技术手段。其中包括:歌唱的呼吸、发声、吐字、共鸣以及声音的强弱、音色的明暗、节奏的张弛、速度的快慢、旋律的高低起伏、声音的抑扬顿挫,等等。而“情”的含义则包括以下几层意思:词曲作者的主观情感,即词曲作者在一度创作中赋予作品的原始情感;歌唱者创作作品意蕴的直接反映,即歌唱者在二度创作的过程中,对作品原始情感的表现和发挥;歌唱者的真实情感。

在“声”与“情”这一组矛盾中,哪个是矛盾的主导方面?这个问题不能用一句话来简单地回答。歌唱者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也不能机械地划分阶段。比如先声后情,或先情后声。而应该自始至终注重声情的结合。从总体上说,“情”应该是矛盾的主导方面。“情”根源于歌曲的内容。歌唱者对作品的深刻理解,是感情表达的依托。无论是歌词还是旋律,都是词曲作者被生活实践激发的情感积累和升华的过程。歌唱者对词曲进行认真地分析和研究,弄清词曲的内容,挖掘词曲深刻的思想内涵,并结合自己的知识修养和生活经验赋予词曲新的感受。只有如此,才能获得感情表达的依据,才会懂得如何借助音乐的旋律去表达情感。也只有如此,所抒发的情感才比较贴切,塑造的音乐形象才能栩栩如生,富有感染力。

总之,以情带声,以声表情,声与情互相依存、相互作用,有机地结合,构建成一个完美的声乐表演体系。任何只重“声”而轻“情”,或只追求“情”而忽视“声”的倾向都失之偏颇。因为“情”终需“声”来体现,离开了“声”即失去了“情”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则无从传情达意。同样,离开了“情”则“声”便失去了光彩。唯有“声”与“情”的结合和统一,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才能真正做到用“心”歌唱,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