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情境教育新理念实现大单元课程的联动作用

情境教育新理念实现大单元课程的联动作用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叶圣陶先生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指出:“学校里的课程各个分立,这是不得已的办法”,“因为分立了的缘故,每种课程往往偏于一个境界”。利用大单元情境课程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的一致性,加大教育的力度,使有限的教育教学活动,从深度、密度上拓展空间,强化教育的效果。在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中,还凭借情境,利用儿童己经激发出的热烈情绪,引导他们进行上一系列的符号性操作活动。

情境教育新理念实现大单元课程的联动作用

语文教学中的“四结合单元教学”已经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横向沟通,这种不同活动空间的教育的一致性,提高了教育的效应。我们在此基础上加以拓展,开发了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因为传统教育的离散性,往往削弱了教育的整体效应。各科教学,课外活动,各行其事。而这些来自学校不同空间的信息终将集中到学生身上,作用于学生的心理世界。因此,构成教育整体的各要素,若沟通协调,则相互强化;若抵触阻隔,则相互削弱。叶圣陶先生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指出:“学校里的课程各个分立,这是不得已的办法”,“因为分立了的缘故,每种课程往往偏于一个境界”。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最后目标却在种种境界的综合,就是说,使各个分立的课程能发生的影响纠结在一块儿,构成了有机体似的境界,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其中”(《西川集》)。为了追求教育的整体效应,情境教育“以德育为主导,以语文学科为龙头,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环节”,开设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从教学到教育,从课堂到课外,从校园到校外及至家庭,在主题的导向下,协调动作,相互作用,相互迁移,相互补充,充分利用教育、教学内容中的“相似块”,将其集合在一起,从各个不同的侧面集中进行教育。利用大单元情境课程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的一致性,加大教育的力度,使有限的教育教学活动,从深度、密度上拓展空间,强化教育的效果。我们从儿童的特点出发,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活动情境。围绕传统教育,体现社会主义特点的“三热爱”教育,针对当代独生子女的特点,结合时令确定大单元的教育主题,着重培养儿童的热爱祖国的情感,以及集体意识,责任意识,自主意识,他人意识,并发展儿童的动手能力,交往能力及“三自”能力。各科教学在基本保持各自知识系统的同时,在单元主题的主导下,将各科教学沟通联结起来,例如在十月这一“爱国月”里,全校开展以《我爱祖国妈妈》为主题的大单元教育活动,各年级语文教学把有关反映祖国新貌、描写祖国壮丽山河、歌颂祖国优秀儿女等方面的课文集中在一个单元里教学;数学则将改革开放的数据融入计算中;至于音体美更有歌颂祖国、描写家乡美景,以及模拟解放军保卫祖国操练、投掷、滚打、超越障碍等内容。少先队活动也以相应“小主题”及环境布置等优化的德育情境作铺垫。从班级到全校弥漫着一种祖国伟大、我爱我的祖国这热烈而健康向上的氛围,真正做到了儿童整个身心沉浸其中。是活动,是教育,也是教学,促使儿童按捺不住热烈的情绪主动投入。通过情感的弥散,得到持久而稳定的教育效果。在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中,兼顾学科的知识体系,为了适应儿童的活动,文科艺术学科有时也会打破教材编排顺序,调整、插入、补充围绕大单元主题、更适宜儿童与活动的内容,那是从教,育的整体效应出发,作局部的改善。

在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中,还凭借情境,利用儿童己经激发出的热烈情绪,引导他们进行上一系列的符号性操作活动。情境所渲染的氛围,那种孩子之间争先恐后地、跃跃欲试地参与的热情,都在符号性操作中得到充分表现。此外,学生们还自办小报,自己采编,自己写稿,自己排版,自己设计,自己插图,培养训练儿童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各年级自编的“小伙伴佳作选”,如《小燕子》、《观察家》、《春笋》、《繁星》、《启明星》等也一期接着一期地从孩子们手中诞生。数学则利用情境的情节、角色,进行趣味计算,到实地现场编题计算,或进行演算竞赛,小博士答难题竞赛等,都是凭借情境进行的符号性操作。(www.xing528.com)

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每学期一般只有2-3次,以鲜明的主题横向沟通各个学科及活动,纵向贯穿于全学期的阶段教育,巧妙地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结合起来,在同一主题下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大单元主题活动一般具有“主题明确”,“情感伴随”、“儿童自主”、“角色众多”、“场景转换”几大特点。活动的动态连续、综合,使教育情境既具有生动性又具有一定的深刻性。这样,学校教育把儿童认知、情感水平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区,使教育获得了知、情、意、行的整体效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