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清移民史:西部乐韵王晓平音乐研究文集

明清移民史:西部乐韵王晓平音乐研究文集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清时期的移民浪潮“以湖广人为主的移民迁入与四川毗邻的陕南,是‘湖广填四川’的自然延续。”明代移民奠定了陕南人口的基础地位,它是历经战乱灾荒后陕南人口的主体,也是后来陕南所谓的“老民”。雍正年间实行“摊丁入亩”,陕西方面进一步放宽垦荒政策,愈加促进了外来移民的迁入。这次以苏、皖、鄂地区为主体的移民运动又进一步促进了陕南人口的增加。

明清移民史:西部乐韵王晓平音乐研究文集

陕南地区自古是中原通往荆襄、巴蜀的重要通道,军事地位重要,致使历代战乱频繁,“汉沔间几无宁日”[2],人口发展缓慢,严重地影响到了该地区的开发进程。除了汉水谷地以外,直到元代,陕南地区绝大部分还处于极低的开发水平。从明代中叶以后,这一地区以空前的速度被开发出来,在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文化生活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明清时期的移民浪潮“以湖广人为主的移民迁入与四川毗邻的陕南,是‘湖广填四川’的自然延续。”

明朝初年,为了抚治战乱,恢复和发展生产,朱元璋采取移民垦荒和屯田的办法调剂人力之不足。湖广、山西及江浙一带的农民被大批迁徙到河北、安徽、河南、陕西、四川等荒芜之地。江南苏、松、杭、嘉、湖一带的富民也被强迫迁徙贫瘠之地,其中相当一部分辗转来到川陕鄂边区。当时,陕南等地涌集着大量流民。他们一面同统治者进行武装斗争,一面从事垦殖、挖煤、采矿烧炭、造纸、制茶等农业手工业生产,生产不断得到发展,人口也逐渐增加。明正统年间(1436—1449),政府开始下令处置流民,在陕南实行“禁山”,对流民“禁不许入”,由于朝廷的反复搜剿,迫使流民不断起义。明成化六年(1470),项忠围剿和镇压了李胡子为首的流民队伍,引起了朝野的震惊,提出应当增置府县,就地安置流民,让他们落籍为“编民”,以充实户口,解除忧患。迫于流民问题日趋严重,统治者不得不采取某些让步政策,对流民实行安抚。成化十二年(1476),明宪宗解除“山禁”,并委派都御史原杰出京安抚流民。成化十三年(1477),原杰出抚,遍历山溪,安置湖广、河南、陕西流民,清理户籍,调整行政区划。为此,于三省边界地区新置白河、山阳、竹溪郧西、南召、桐柏、伊阳七县,并新置郧阳府及湖广行都司,兴兵设戌,悉心抚治,使大批流民得以安居乐业。明政府的“弛禁”和安抚政策,起到了稳定社会,发展生产,振兴经济的作用。此后,流民源源不断进入陕南,从成化十二年到正德末年,各地流民进入陕南落户入籍形成高潮,使陕南各府、州、县的人口不断得到充实。明朝中叶,由于政治上的相对稳定,陕南的社会经济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逐步兴起了一些以农副土特产品为主的商品经济,如发端于洪武年间的川陕茶马贸易,陕南汉中、兴安此时也成为这项贸易中专控物资——茶叶的主要输出地之一;其他诸如桐油生漆木耳等土特产品及矿产品亦在国内享有盛誉。明代移民奠定了陕南人口的基础地位,它是历经战乱灾荒后陕南人口的主体,也是后来陕南所谓的“老民”。明代末年,陕南是李自成张献忠率领的农民军与政府军反复较量的战场,连年的战争带来了瘟疫、饥荒,“民死于锋镝、饥荒、瘟疫者十分之五”[3]。人口以至于“荒榛茂草遍城下,虎狼夜食鸡犬,居民不能息”[4]。直至清康熙十三年(1674)爆发“三藩之乱”,汉中为吴三桂占据达五年之久。明末清初的几十年中,各种武装力量频频往来于汉中,给汉中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

清朝建立之初,陕南“国初时而田园长蒿莱,行百里间绝人烟矣。”[5]与四川一样迫切需要招徕移民,恢复经济。至康熙年间,陕南还是“土旷人稀,比川省为重。”[6]人口的减少,严重地影响了陕南的开发进程。为了避免土地荒置,同时也为了增加财赋,从康熙年间起,陕西官府开始大力招徕各省贫民充实本区。大力推行“移垦”政策招徕各地流民,进山垦荒就食。与此同时,东南各省祸连兵接,灾荒不断,逃荒者成群结队,急于寻找适宜的土地安家立业。继湖广填四川之续,陕南也开始了移民浪潮,成为陕西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康熙年间,川陕总督鄂海招募客民,于各边邑开荒种山。邑多设有招徕馆,又饬州县选报绅士、耆民充当乡正,宣讲圣谕,城中朔望、山内场集均为讲演。”[7]康熙五十一年,川陕总督通饬各地招民开垦。“如有无田耕种者前来踏看上等肥田,本县给以牛种,准其安插,承顶钱粮,永远管业。”两年之内,“楚粤等处扶老携幼而来者,不下数千。”[8]政府的积极推动,众多流民从不同的方向自发进入此地,移民入陕,大致从北部、南部和东部三个方向迁入,“流民之入山者,北则取道西安、凤翔,东则取道重庆、夔府、宜昌。扶老携幼,千百为群,到处络绎不绝。”[9]移民进入陕南地区,从东到西,先平原,后进深山。雍正年间实行“摊丁入亩”,陕西方面进一步放宽垦荒政策,愈加促进了外来移民的迁入。至乾隆年间,流民基本填充了汉水谷地和秦巴山地,如秦岭山中的留坝一直山中无人,但自“乾隆三十三年以后,湖广、江西始潜入山中内伐木支棚,种苞谷度日”[10],已有移民的迁入了。“乾隆中期以后,不仅有湖广、安徽等地的人口迁入陕南,而且还有大批的四川移民介入其中。”从顺治颁布《垦荒令》开始,到康熙采取强制措施推行“移垦”政策,经过雍正、乾隆、嘉庆几个年代的努力,历经一百余年,终使这一场涉及全国十几个省的大规模移民得以实现,这一战略性的移民,在陕南开发史上留下了重要的篇章。嘉庆以后,尤其是咸丰同治年间,以太平天国为主线的国内革命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一场遍及东南和中西部地区各省的革命与反革命的军事较量,再一次引起社会的大动荡,进而引起清代第二次大移民。这次以苏、皖、鄂地区为主体的移民运动又进一步促进了陕南人口的增加。陕南地区的人口迁移至道光年间基本完成。移民迁入不仅起始时间晚,而且结束时间也晚。陕南地区的移民中,在商州和安康地区,两湖移民占60%强,山西、河南及安徽、江西籍大约占30%。汉中地区,除两湖移民,川民亦多,次则安徽、两广。(www.xing528.com)

川楚移民的进入,极大地改变了当地的居民的构成,使客民远多于土著:“居民五方杂处,土著者仅有十分之二”。[11]清代,陕南地区主要分属于三个行政区,即商州直隶州(治今商州区)、兴安府(治今安康市)和汉中府(治今汉中市)。到了乾隆年间,流民仍源源不断来到陕南。为了加强对秦巴山地移民的管理,清政府还在移民较多的地区新设一些厅,如宁陕厅、佛坪厅、定远厅、留坝厅等。在秦岭山麓,随着移民的迁入,新设有孝义、宁陕两厅,属西安府辖。“从总体上说,清代汉水上游地区移民中,以湖北籍最多,其他依次是湘、川、赣、皖、豫、苏、晋诸籍。如此之多的省别,揭示了这一移民运动在来源地方面的多样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