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部乐韵:王晓平的音乐研究及文集

西部乐韵:王晓平的音乐研究及文集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音乐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传统音乐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也被列入全国人大2007年立法计划。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共518项。据报道,原生态组评委的评判标准大约有两方面,与美声唱法、通俗唱法等其他组的评分标准有共性的一面,也有特殊的要求。

西部乐韵:王晓平的音乐研究及文集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音乐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传统音乐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许多重要非文化遗产消亡或失传,遭遇着史无前例的危险境地:每一分钟有一首民歌、一种技艺、一座古建筑永远地消失。例如山西省的地方戏在20世纪80年代尚存的52剧种,现只剩下28个,其他的古老剧种业已消失。不少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古建筑、古遗址及风景名胜区整体风貌遭到破坏。文物非法交易、盗窃和盗掘古遗址古墓葬以及走私文物的违法犯罪活动在一些地区仍然还很猖獗,大量珍贵文物流失境外。在文化遗存相对丰富的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人民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民族或区域文化特色减弱。为了有效地保护我国的文化遗产,我国在1982年颁布、2002年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基础上相继发布30余项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法规体系已初步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也被列入全国人大2007年立法计划。通过开展大规模的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全国文物资源的核查、建档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务院已公布、确定了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2351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共518项。此外,中国还加入了与文化遗产保护有关的4个国际公约,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制逐步完善,2003年开始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05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专门成立了由15个部委组成的全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领导小组。国务院在此之前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的6月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国家“文化遗产日”,今年的6月10日就是我国的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其主题为“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传统音乐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几十年的努力,保护和挖掘工作已有一定的基础。从2001年开始,我国相继成功申报了昆曲古琴、维吾尔族木卡姆、长调四种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然而,对于中国数千年来积淀下来的传统音乐品种来说,这只是冰山的一角。我们仍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参与保护与开发。因此进一步加大政府的主导作用,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来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提高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使文化遗产保护成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已迫在眉睫。

此次“大奖赛”对于推动传统音乐的发展,宣传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歌文化具有积极地推动意义。首先在全国最高声乐赛事中集中地展示各地不同唱法,不同风格、不同民族的民间歌曲,就是在加大力度宣传我国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悠久的历史,重识其文化价值和内涵,振兴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它将会极大地唤起我们的爱国主义热情,促进祖国历史悠久,灿烂多姿的音乐文化的发展。把不同的地域,不同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全面地展示出来,各有千秋的唱法体现各具特色的文化内涵,从蒙古族的长调、呼麦、侗族的大歌,到羌族的酒歌、裕固族的婚嫁歌,再到苗族的飞歌、藏族牧歌等都扩大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重新思考自己的文化及其价值,民族的自信心增强了。其次中央电视台作为主流媒体,是我国文化发展方向的明示牌。它不仅承担者传播中华文明、世界文明的重任,也预示着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文化的发展方向。如何认识传统文化遗产,它不仅关系到我们民族悠久的历史,而且关系到我们民族如何走向未来。该赛事出现的原生态民歌及唱法预示着我们的传统音乐已从边缘文化融入主流文化当中,这种民族文化的回归,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政府及众多专家学者多年来努力的结果,我们应为其鼓掌欢呼。

对于原生态唱法如何理解?时下众说纷纭。笔者以为,所谓原生态唱法是指对于中国56个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自古就有的、传承有序的、本民族的、本地区的、独特的唱法。具体地说,就是运用本民族、本地区的方言演唱本地人民集体创作的歌曲的演唱方法。它属于广义的民族唱法,类似于民间唱法,但又有自身的特点,它虽也强调技术和方法,但更强调音乐风格及其文化含义。原始的艺术只有留存在民间才真正有生命力,同样原生态唱法只有体现出它的文化内涵才有价值。此次团体赛中羌族兄弟表演的酒歌,所表现出的那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境界,体现出的是一种丰富的文化价值。细心的观众们也可以发现,原生态组的评委对选手的表现有着比较一致的观点,所打的最高分和最低分悬殊都不大。据报道,原生态组评委的评判标准大约有两方面,与美声唱法、通俗唱法等其他组的评分标准有共性的一面,也有特殊的要求。首先,从选手的音准、节奏,对乐曲的理解和表现,演绎作品时投入感情的程度等音乐表现中最基本的方面进行评判。另外,还有一个特殊的标准,就是更强调演唱者要正确理解本地区、本民族的音乐,要能够准确地表现出各民族鲜明的风格。因为,能否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真实的表现和传达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具体地说,就是我们要求选手从曲目的选择、演唱的方法、伴奏乐器的运用、服饰的搭配等方面入手,准确地反映出民族特有的文化特征。(www.xing528.com)

对于原生态唱法的界定和原生态民歌的认识学术界还存在不小的差异。今年三月各地进行的“青歌赛”选拔时,就已显现出这种差距。例如在陕西省选拔赛上,16对原生态歌手,演唱的几乎是清一色的陕北民歌,个别选手一出声就能辨别出经过了系统的声乐训练,有近一半的歌手所选曲目相同,且多为我们熟悉的经典歌曲,绝大部分歌手的伴奏为midi制作好的伴奏带,就如同一场卡拉OK比赛。有的省市代表队在选择歌手的时候,自己没看中的,别人看中了,代表别的单位拿了好成绩;而你看中的,却没有拿到好成绩。有的代表队在报组的时候,报错了,把长调报到民族组了,到比赛的时候才发现应该报原生态。看来“原生态”的概念对一些参赛队来说仍然是模糊的。对此,内蒙古电视台代表队的张主任深有感触:“今年大家对原生态的唱法虽知道但不太理解,我们选了两个歌手参加原生态,民族组的歌手多一些,其实我们应该把报在民族组里面的几个报在原生态组的,分数可能会高一些。这一方面是我们没有经验,另一方面评委打分也是在摸索中的。以后如果还是这届的做法,我们原生态的成绩应该就要好多了。因为这次内蒙古参加比赛的原生态歌手我们没有选的,但被其他单位选上了。比如二炮和武警部队就有我们内蒙古的原生态歌手。”西藏电视台代表队的领队柯克·阿旺丹增也说:“我们来之前正好是西藏的藏历年,很多人都放假回家了,西藏有些地方联络非常不便,所以给我们组织选拔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当时报名选拔的人只有23人,可能是本届大赛各个团队选拔报名人数最少的。最后我们在这23个人里面选了12个选手来到北京,选择的面非常小。另外我们西藏的三个地区都没有参加,从原生态唱法来讲,这三个地区是非常有优势的,但这次由于时间紧没有再去深挖。我们所带的原生态的‘品种’相对单一。西藏原生态除了牧歌之外还有山歌、对唱、弦子、喇嘛堆谐等很多的品种,由于时间紧张,这次比赛我们没有做广泛的筛选,当时也没考虑这么多,这次只是带来了山歌和牧歌。所以下届开始,我估计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对原生态会更加重视,我想以后竞争肯定越来越激烈,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品种多的优势,从原生态的表现形式上充分展现更多元的藏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