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国电视发展历程:起步期(20世纪20~30年代)

美国电视发展历程:起步期(20世纪20~30年代)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电视业可以溯源到1922年。1930年,萨尔诺夫担任美国无线电公司总经理后,更加积极地推动电视事业发展。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全国广播公司终于如期在1939年正式开办电视广播。1940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成立了一个各方均可接受的美国全国电视标准委员会,以建立统一的电视标准。随着“二战”的爆发,刚刚起步的美国电视业随即处于停滞状态。

美国电视发展历程:起步期(20世纪20~30年代)

美国电视业可以溯源到1922年。这一年,年仅16岁的美国人菲洛·泰勒-法恩斯沃斯构思了利用无线电传递图像的设计,1926年,他获得了电子电视的发明专利,在美国被誉为“电视之父”。1923年俄裔美国工程师兹沃尔金(Vladimir Kosma Zowrykin)发明了光电摄像管,1924年又发明了光电显像管,由此奠定了电子扫描的雏形。1929年,沃尔金试制成功了电子电视系统和电视显像管,1933年又研制成功了电子摄像管,从此使电视的摄像与显像完全电子化,为现代电子电视系统奠定了技术基础。[1]这些新的影像技术为电视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1928年,美国无线电公司在纽约创建实验电视台。同年9月11日,通用电气公司旗下的WGY电视台播映了第一部电视剧《女王的信使》。1939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建立了美国第一家商业电视台,使用电子扫描装置第一次播出电视节目,现代电视正式问世。[2]谈及美国电视的创办,就不得不提全国广播公司及其母公司“美国无线电公司”的元老萨尔诺夫,他在美国电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916年,当广播还处在实验阶段时,他就预言有一天收音机会成为一件家常用品。1923年,当兹沃尔金发明广电摄像管时,他又敏锐地预感到电视会像广播一样,“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由于他的远见及推动,美国电视业逐步发展起来。1929年,美国无线电公司聘请佐里金为该公司从事电视研究。1930年,萨尔诺夫担任美国无线电公司总经理后,更加积极地推动电视事业发展。1935年,他宣布拨出100万美元用于电视的实验广播。当时,他热切希望在1939年的纽约世界博览会上,展出自己公司的电视产品,并正式播放电视节目。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全国广播公司终于如期在1939年正式开办电视广播。[3]

早期美国电视业必须应对广播电台的压制,在市场经营方面也面临巨大压力,当时投资电视具有很高的风险性。根据1949年1月3日《时代》杂志的报道,全国广播公司当时每天在电视业务上的损失达到了1.3万美元。尽管如此,全国广播公司负责人对电视发展前景有着乐观的判断,用广播业务的收入来补贴电视业务。当时他们的商业计划非常简单:在美国各地尽量多地建设电视台,让节目覆盖更多的观众,在平衡成本的同时获得更多营利。[4]正是因为这种商业眼光,全国广播公司的电视业务取得了长足进步,为日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引领美国电视业逐步迈向更为广阔的天地。(www.xing528.com)

在发展早期,美国电视业除了要考虑节目、市场等方面的因素之外,还面临着统一技术标准的问题,以促进整个电视市场的协同发展。1940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成立了一个各方均可接受的美国全国电视标准委员会(NTSC),以建立统一的电视标准。这个委员会建立的标准后来就被称为NTSC制式。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根据NTSC委员会在1941年1月提出的标准规定,自1941年7月1日起,美国电视采用的制式是黑白颜色、525行扫描线、每秒30帧画面,图像采用调幅制,伴音采用调频制,在甚高频段播出。[5]统一的技术标准为美国电视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当时仍有很多新问题亟待解决,如电视机的价格过于高昂、电视节目过于单一、节目的播出质量不尽如人意等。随着“二战”的爆发,刚刚起步的美国电视业随即处于停滞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