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发展历程:美国冷战时期的起步与中国的正式接入

网络发展历程:美国冷战时期的起步与中国的正式接入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网络的出现是计算机发展的必然结果。网络最早发端于冷战期间的美国。他在网络测定中心工作,同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当时休假在BBN公司工作的罗伯特·卡恩合作开发了一套名为“协议”的软件,以便不同型号的计算机能够交换信息包。我国正式接入因特网是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于1994年4月完成的。1996年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中国金桥信息网等开始全面启动,因特网在我国迅速发展。

网络发展历程:美国冷战时期的起步与中国的正式接入

(一)雏形阶段(即Web 1.0阶段)

计算机是网络发展的起点,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有“网络就是计算机”的说法。网络的出现是计算机发展的必然结果。最初计算机是作为计算工具而出现的,那时它只限于科技领域,被少数专业人员所使用。从20世纪60年代起,计算机发展成为信息处理工具,这大大拓宽了计算机的用途,已普及到各行各业,被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员普遍使用,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劳动效率。网络最早发端于冷战期间的美国。当时,美国国防部不仅想在五角大楼内使用计算机,而且还想在战场上使用。因为体积大、易出故障的主机不适宜在战场上使用,所以,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研究和探索了一种解决通信的新办法,即从战场上的终端传出的信号要到达设在司令部的计算机,必须把有线信号转换成无线信号,传送到卫星,再传回来。1968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招标建立一个可扩充的网络,连接已经用于该局开展研究工作的四个地点: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及圣巴巴拉分校、斯坦福研究所和犹他大学。设在马萨诸塞州剑桥的博尔特·贝拉尼克·纽曼研究公司(BBN)负责建设高级研究计划局网络的任务。BBN公司于1969年8月给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送去了新的通信软件。同年10月,BBN公司也将软件给了斯坦福研究所。1969年11月进行的一次演示中,加利福尼亚的这两台机器交换了数据,第一个长途分组交换网络开通。这一年的年底,四个结点成功联网。这就是今天因特网发展的雏形。

被称为因特网之父的文顿·瑟夫当时是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名研究生。他在网络测定中心工作,同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当时休假在BBN公司工作的罗伯特·卡恩合作开发了一套名为“协议”的软件,以便不同型号的计算机能够交换信息包。结果,传输控制协议(TCP)和因特网协议(IP)于1973年推出,这时瑟夫已经是斯坦福大学的教师了。传输控制协议使信息转变到信息包流里并予以重聚,因特网协议能在不同的结点甚至不同类型的网络间传送信息包。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TCP/IP把高级研究计划局网络和其他网络联系起来,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NSF网络,以及北卡罗来纳大学和杜克大学的研究生们创建的Use网络,结果形成了称为“高级研究计划局因特网”的网络。1983年,国防部将其分为军用和民用两部分,与军方通信有关的成为MIL—NET(军事网络),民用部分划归NSF(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管理。那时,它被称作NSFNET,主要供科研和教学使用,直到1989年改称为因特网。当时连接在它上面的计算机不过30万台左右。

中国科技界最早使用因特网是从1986年开始的。那时,国内一些科研单位通过长途电话拨号到欧洲的一些国家,进行联机数据库检索。不久,利用这些国家与因特网的连接,进行了Email通信。1987年9月20日,中国科学院钱天白教授在因特网上发出了中国内地第一封电子邮件,拉开了中国人使用因特网的序幕。我国正式接入因特网是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于1994年4月完成的。该中心自1989年10月开始,主持了一项由世界银行贷款国家计委(现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投资的“中国国家计算与网络设施”的项目。项目内容为在中关村地区建设一个超级计算中心,供这一地区的科研用户进行科学计算。为了便于使用超级计算机,将中科院中关村地区的30多个研究所及北大、清华两所高校,全部用光缆互联在一起。其中网络部分于1993年全部完成,并于1994年3月开通了一条64Kbps的国际线路,连到美国。1994年4月20日,路由器开通,“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NCFC)与美国NSnet实现直接联网,从此中国正式接入因特网。1996年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中国金桥信息网等开始全面启动,因特网在我国迅速发展。

Web 1.0主要以编辑为特征,网站提供给用户的内容是网站编辑进行编辑处理后提供的,用户阅读网站提供的内容。这个过程是网站到用户的单向行为,Web 1.0时代的代表站点为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Web 1.0的功能主要是满足网民少部分精神需求——新闻阅读、资料下载等。其缺点是仅能阅读,不能参与,网民没有归属感,即网络不属于自己。

(二)Web 2.0阶段

Web 2.0则是通过加强网站与用户之间的互动,网站内容基于用户提供,网站的诸多功能也由用户参与建设,实现了网站与用户双向的交流与参与。Web 2.0不同于Web 1.0的最大之处在于它的交互性。用户在Web 2.0网站系统内拥有自己的数据,并完全基于Web,所有功能都能通过浏览器完成。这个时期的典型代表有博客中国、亿友交友、联络家等。

Web 2.0是相对Web 1.0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Web 1.0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Web 2.0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

首先,Web 2.0用户参与网站内容制造。与Web 1.0网站单项信息发布的模式不同,Web 2.0网站的内容通常是用户发布的,使得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这也就意味着Web 2.0网站为用户提供了更多参与的机会。例如博客网站和维基网就是典型的以用户创造内容为指导思想,而tag技术(用户设置标签)将传统网站中的信息分类工作直接交给用户来完成。

其次,Web 2.0更加注重交互性。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所谓网站内容的制造者,是说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用户不再仅仅是互联网的读者,同时也成为互联网的作者;不再仅仅是在互联网上冲浪,同时也成为波浪制造者;在模式上由单纯的“读”向“写”以及“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发展。不仅实现了用户在发布内容过程中与网络服务器之间的交互,而且实现了同一网站不同用户之间的交互,以及不同网站之间信息的交互。(www.xing528.com)

再次,Web 2.0符合Web标准的网站设计。Web标准是目前国际上正在推广的网站标准。通常所说的Web标准一般是指网站建设采用基于XHTML语言的网站设计语言,实际上,Web标准并不是某一标准,而是一系列标准的集合。Web标准中典型的应用模式是“CSS+DIV”,摒弃了HTMLA0.0中的表格定位方式,其优点之一是网站设计代码规范,并且减少了大量代码,减少网络带宽资源浪费,加快了网站访问速度。更重要的一点是,符合Web标准的网站对于用户和搜索引擎更加友好。

最后,Web 2.0网站与Web 1.0也没有绝对的界限。Web 2.0技术可以成为Web 1.0网站的工具,一些在Web 2.0概念之前诞生的网站本身也具有Web 2.0特性,例如B2B电子商务网站的免费信息发布和网络社区类网站的内容也来源于用户。

Web 2.0的核心不是技术而在于指导思想。Web 2.0有一些典型的技术,但技术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采取的手段。Web 2.0技术本身不是Web 2.0网站的核心,重要的在于典型的Web 2.0技术体现了具有Web 2.0特征的应用模式。因此,与其说Web 2.0是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不如说是互联网应用指导思想的革命。

Web 2.0由于增加了BBS、博客等互动功能,能满足网民更多精神需求,双向互动。既能阅读新闻,又能制造新闻等。网民有了归属感,网络上面有了属于自己的家(个人空间)和存在虚拟关系的成员(网友、读者)。但由于网民基本都是虚拟身份(未经官方认证),所以成员之间只能停留在精神层面的交流(不影响物质财产得失)。

(三)Web 3.0阶段

微软提出Web 3.0概念,并且已经申请多项专利。Web 3.0网站内的信息可以直接和其他网站相关信息进行交换和互动,能通过第三方信息平台同时对多家网站的信息进行整合分类。Web 3.0用户可以在互联网上(不是在Web 2.0网站系统内)拥有自己的数据,并能在不同网站上使用。Web 3.0完全基于Web,只需用浏览器便可以实现复杂的系统程序才具有的功能。Reed Hastings形象地称:“Web 1.0是拨号上网,50 K平均带宽,Web 2.0是1M平均带宽,那Web 3.0就该是10M带宽,全视频的网络,这才感觉像Web 3.0。”

Web 3.0到来的前提一是以博客技术为代表,围绕网民互动及个性体验的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完善和发展。二是虚拟货币的普及,以及虚拟货币的兑换成为现实。三是大家对网络财富的认同,以及网络财务安全的解决方案

由于网络安全方案的完善,Web 3.0能实现风险更小的精神生活和更广泛的财产活动,可以进行便于法律监督的精神交流(如真实资料的网恋,直至合法婚姻等),可以介入产业活动,逐步帮助个人、集体、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网民不但要求有归属感,而且要求成为真实的主人。主人当然要有真实的身份,还要有配套的游戏规则——通过网络就可以认证真实身份。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有可能有秩序地从事产业活动。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的发展也异常迅速。有人提出目前网络的发展已进入Web 4.0阶段,并向Web 5.0迈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