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沂蒙抗战文化的起步期

沂蒙抗战文化的起步期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伴随着根据地的开辟,沂蒙抗战文化出现萌芽、初见雏形。抗战初期,沂蒙地区没有正式的出版机构,文化供应社、文协、党政机关、部队、群众团体以及学校等非正式出版机构临时承担起图书的出版印制和发行任务。沂蒙地区初步形成出版发行系统。沂蒙中等教育开始起步。群众教育取得初步发展。纵观雏形起步期,激发民族救亡意识的文化宣传成为开启抗战文化成长的先锋。

沂蒙抗战文化的起步期

1937年9月底至1939年冬,沂蒙地区党组织践行抗日救亡使命,广泛组建抗日武装部队、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相继开辟了鲁中、鲁东南(后改名滨海)、鲁南等抗日根据地。伴随着根据地的开辟,沂蒙抗战文化出现萌芽、初见雏形。

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成长为抗战文化运动、抗战文化建设的领导先锋。1937年10月,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和流亡学生在沂蒙地区大量印发抗日宣传单和张贴抗日标语;民先还成立流亡剧团,在沂蒙各地演出了《放下你的鞭子》《血洒卢沟桥》等十多个抗战剧目,对于唤醒群众抗日救亡意识显示了巨大的力量。同月,沂蒙地区党组织根据中共中央号召“共产党员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的抗战政策要求,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广大农村区域,不遗余力地在农村推进抗战文化工作。

此时,沂蒙抗战文化活动的首要任务是宣传动员群众参加抗战。开展抗战宣传基本以戏剧、歌咏等文艺表演方式和张贴墙报、进行演说、散发传单、书写标语等文化宣传途径,向广大群众传播抗战理念。其中戏剧和歌咏是最受欢迎的宣传形式,戏剧喜闻乐见,歌曲婉转生动。

不久,沂蒙地区各类专业和非专业抗战文艺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先后组建起来。1937年冬,鲁中南地区从事地下工作的董春农、马春才、马保甫、刘现林等人,在沂南组建了兴旺庄剧团,经常在附近四乡八村演出。到1940年剧团扩大到20余人,党支部成员全部参加了剧团。第一届党支部成员参军后,第二届党支部成员又参加了剧团。剧团除演出一些传统剧目外,还配合革命斗争形势编演了一些新剧目。1938年初,山东八路军运河支队成立了宣传队,主要活动在峄县周营一带。此外,活跃在沂蒙山区的专业文艺团体还有:山东纵队的鲁迅艺术学校宣传大队、抗敌自卫军的宣传大队、姊妹剧团,鲁南的火炉剧社、黎明剧社等。[7]上述专业团体先后创作和编演了《日本鬼子还账》《过公路》《小放牛》等一批新剧目。广大群众也积极响应抗战活动,自发建立了一大批非专业的民众剧团;农村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和民间艺人,也积极组建了抗日宣传队;他们在农村街头、集市排演最新的抗日戏剧。

伴随着抗战宣传的展开,抗战报刊纷纷涌现。各类抗战宣传组织和部门积极发行小报进行抗日宣传。他们印发的小型油印小报,内容包含时事政治、抗战评论以及诗歌文学等,属于“快报”“捷报”性质。1939年5月17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宣传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部署了报刊发行工作,要求主要县以上均应出版发行报纸,党委和宣传部门应以编辑、出版和发行报纸为中心任务。[8]1939年冬,沂蒙地区各级党组织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宣传教育工作的指示》精神相继创办了各自的机关报。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于1938年12月更为此名)于1939年元月在沂水县创办发行的机关报《大众日报》。伴随着沂蒙各类抗战报纸的发行,各种抗战期刊也相继创办。如1938年中共山东省委创办的《群众》,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中共山东省委于1938年5月更为此名)发行的《大众》等。另外,在沂蒙鲁中南区发行了《先锋》《战地文化》《每月新闻》《泰山杂志》《青年人》和《战线》等刊物;滨海区创办了《青救周刊》《儿童画报》等期刊。(www.xing528.com)

抗战初期,沂蒙地区没有正式的出版机构,文化供应社、文协、党政机关、部队、群众团体以及学校等非正式出版机构临时承担起图书的出版印制和发行任务。有的报社也进行印书出版任务。如鲁中大众报社、滨海农村报社等都出版过图书。[9]这时期出版、编印和发行了大量政治教育、抗战常识书籍。这些书刊的发行,主要面向广大抗战军民,在传播全面抗战政策、揭露日军侵华罪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了沂蒙抗战文化事业的发展。沂蒙地区初步形成出版发行系统。

全民族抗战爆发之初,沂蒙地区文化教育状况十分落后,学校主要集中于城镇。沂蒙地区党组织为提升党员干部的文化素养和军事理论水平,先后成立一批干部学校以及干部训练班。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又称岸堤干校)于1938年6月在沂水县岸堤建立,干校下设政治队、民运队、军事队、地方武装队、青年队等。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于1938年12月在莒南县曲流河开办,学校设行政、队列、供给、卫生、政治部、训练部等机构,组建了文艺工作团与民运工作团,另有高干队、女生队等。沂蒙中等教育开始起步。鲁迅艺术学校以原八路军山东纵队宣传大队为基础于1939年4月在沂水县朱位村创建,学校设立戏剧、文学、绘画、音乐4个专业,木刻家王绍洛担任校长、画家杨荆石担任教务主任,学校办学宗旨为培养国防艺术人才。1939年6月,各地开办不久的中等学校因日军频繁侵袭被迫停办或者转移到边远农村继续办学。沂蒙小学教育恢复和发展起来,但各地发展不均衡,学校的教学设备落后、教学经费缺乏、师资力量薄弱、教材缺失。群众教育取得初步发展。党组织将识字扫盲教育作为群众教育工作的基础。通过识字教学,提升群众的民族意识。沂水、沂南等地创办了许多农民识字班、妇女识字班以及农民夜校

纵观雏形起步期,激发民族救亡意识的文化宣传成为开启抗战文化成长的先锋。各类抗战教育初步发展起来。文化活动表演形式生动活泼、曲目短小精悍,但艺术水平不高,题材范围较小。抗战文化报刊初绽锋芒,但有些质量不高。抗战文化传播渠道、传播手段、传播范围出现扩展趋势。沂蒙地区还没形成统一和专门的文化管理以及组织机构。沂蒙抗战文化是因战争形势迫切要求而自发形成的。各地抗战文化分散发展,没有形成统一的抗战文化体系。但这时期沂蒙抗战文化活动活跃了当地抗战军民的生活,激发了抗战斗志,出现了星火燎原态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