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抗战主题与地方传统交融:文化自信视阈下的沂蒙抗战文化

抗战主题与地方传统交融:文化自信视阈下的沂蒙抗战文化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沂蒙抗战文化不是闭关的文化,而是呈现出开放包容的品性。沂蒙地区历史演进中,沂蒙传统文化以东夷文化为源头、以齐鲁文化为底蕴呈现出多类型、多层次发展态势,不仅是沂蒙抗战文化开放包容的基础,也孕育出沂蒙抗战文化开放包容的品性。沂蒙抗战文化开放包容的品质集中呈现在只要是爱国的就合作的政治主张中,逐渐衍生为独具特色的地方抗战文化。

抗战主题与地方传统交融:文化自信视阈下的沂蒙抗战文化

沂蒙抗战文化不是闭关的文化,而是呈现出开放包容的品性。沂蒙地区历史演进中,沂蒙传统文化以东夷文化为源头、以齐鲁文化为底蕴呈现出多类型、多层次发展态势,不仅是沂蒙抗战文化开放包容的基础,也孕育出沂蒙抗战文化开放包容的品性。

所谓沂蒙抗战文化开放包容品性,包含三方面内容。其一,沂蒙抗战文化求同存异,各种文化样式共生共存,各类文艺流派同舟共济,各种思想取向文化工作者同心协力,是前所未闻之包容。其二,凡能够古为今用或者洋为中用,只要有利于沂蒙抗战文化发展的因素,都可汲取。其三,包容之中,汲取之后,自然趋向融合;互通有无、择善而从,有融则强,以求沂蒙抗战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

从沂蒙抗战文化形成过程分析,秉承开放包容品性的沂蒙抗战文化有两大来源:第一,沂蒙传统文化拥有开放包容的理论品质,对持有反战立场的各种文化具有包容并存的情怀。面对民族危亡关键时刻,只要有利于抗战的文化都可和而不同。沂蒙传统文化孕育了互助协作、同舟共济精神,同心合力、坚忍不拔的毅力。这种精神特质在反抗日本侵略环境下,沁入到抗战文化中,焕发到抗日战场上,增强了沂蒙人民群众的民族认同感。沂蒙抗战文化开放包容的品质集中呈现在只要是爱国的就合作的政治张中,逐渐衍生为独具特色的地方抗战文化。第二,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开放包容性生动表现为它汲取了人类历史优秀文化成果。马克思主义文化在沂蒙大地本土化过程中,汲取周边优秀文化。沂蒙抗战文化之所以能够不断成长,正是具有马克思主义文化渊源。对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文化态度上,在捍卫民族独立立场上共生共存。当然这种并存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在互通有无、博采众长过程中始终保持主导地位。(www.xing528.com)

从沂蒙抗战文化表现来看。其一,沂蒙抗战文化开放包容的品性,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文化工作指导理论中。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从国际共运实践过程中积淀与借鉴而来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为中国化理论。抗战时期,沂蒙地区党组织深刻认识到文化工作开放包容的必要,逐渐把理论的认识运用到文化活动实践中。其二,沂蒙地区文化工作者研究与借鉴先进的文化创作方法和文艺表演形式,发表学习心得与文艺评论;同当地艺人协同改进文艺形式与内容;还冲破日寇各种封锁,始终保持着同外界交流与联系,激发了沂蒙抗战文化的活力,呈现出开放包容的和谐气质。其三,沂蒙地区文化工作者介绍中外文艺作品,演出名剧。国内很多作品都被搬到沂蒙地区舞台上,如曹禺雷雨》等话剧。国外作品也被引入,如反映日本国内工人反战的话剧《东京工人》。沂蒙地区报刊,也刊登各地文艺作品,还曾转载各地美术作品巡回展。沂蒙境内还发行了世界文学名著,刊登外国名篇和相关评论等。第四,沂蒙地区文艺作品传播到大后方和全国各地。《沂蒙山小调》《跟着共产党走》歌曲等迅速走红全国。中共中央报刊和国统区报刊时常转载与刊登沂蒙地区文化工作者文章,介绍当地文化运动与文化生活状况。沂蒙地区文协经常和其他各地各类文协交流文化抗战经验,共筑文化抗战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反侵略战争,决定了沂蒙抗战文化需要在兼容并蓄的文化发展机制中生存发展。沂蒙抗战文化就是在共同抵抗侵略基础上的开放包容。沂蒙抗战文化不是一个封闭的、排他的系统,而是具有宽广的胸怀、开阔的视野和自强不息的体系。以博采众长、抗战到底为精神风貌的沂蒙抗战文化,汲取了当地民俗文化元素,继承和发扬了海纳百川的中华优秀传统,与沂蒙历史、民风民俗相融合,彰显出鲜明的沂蒙区域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