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抗战主题与地方传统的交融:沂蒙抗战文化的文化自信

抗战主题与地方传统的交融:沂蒙抗战文化的文化自信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沂蒙地区传统曲艺历史悠久、曲种达到十几个。但传统曲艺演唱的内容包含了很多封建、迷信的东西。沂蒙地区曲艺工作者以饱满的革命热情,发挥曲艺的艺术魅力、换上新内容、说唱新书、运用老调唱新词,既起到宣传动员作用,又推动了曲艺的改进。在运用曲艺开展文艺宣传时,山东纵队鲁迅宣传大队曲艺家杨星华较为突出。杨星华多才多艺,会说会写,善歌善舞。杨星华既有创作实践经验,也进行了曲艺理论探索。

抗战主题与地方传统的交融:沂蒙抗战文化的文化自信

沂蒙地区传统曲艺历史悠久、曲种达到十几个。有山东大鼓、山东琴书、山东快书(武老二)、山东柳琴、山东评词、山东落子、三弦子调、平调、岭调等,也有从其他地区流传过来的西河大鼓、八角鼓、坠子书、相声、单弦、京韵大鼓等。

传统曲艺说唱形式较为简单,以娱乐为主,不受场地限制,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形式。但传统曲艺演唱的内容包含了很多封建、迷信的东西。沂蒙地区曲艺工作者以饱满的革命热情,发挥曲艺的艺术魅力、换上新内容、说唱新书、运用老调唱新词,既起到宣传动员作用,又推动了曲艺的改进。

沂蒙鲁中区的曲艺创作非常活跃。文艺刊物经常发表曲艺新作。在运用曲艺开展文艺宣传时,山东纵队鲁迅宣传大队曲艺家杨星华较为突出。杨星华,原名杨震寰,笔名黄三。1923年12月出生在山东省费县前西崮村(今属平邑县境内)。日军入侵沂蒙地区时,杨星华在费县师范讲习所学习。1938年5月,他加入了苏北抗日义勇队。一月后,他又转到山东八路军第四支队。不久便更名为杨星华。1941年1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杨星华多才多艺,会说会写,善歌善舞。任音乐干事时,为了宣传群众,鼓舞士气,曾填词作曲。当然,他最得心应手和影响极大的当属山东快书。这是民间艺人常用的艺术形式,俗称“武老二”。初用竹板伴奏,后由两片月牙铜板代替。山东快书语言活泼、幽默、滑稽,演唱起来绘声绘色,变化多端,很受群众欢迎。杨星华自幼好说快书,入伍后便自动拿起这个通俗的文艺武器,为军民创作和演出。

早在1940年,他写出第一篇描写为了保卫麦收、八路军在临沂龙泉伏击日伪军取得胜利的武老二《沭河战斗》,演出后引起强烈反响。从此,为了鼓舞战斗士气,活跃部队生活,不论行军打仗或是帮助群众干活,他总是抓紧时机搜集材料,自编自演武老二。走到哪里写到哪里,走到哪里唱到哪里。他创作演唱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作品,成为沂蒙地区最早宣传抗战的山东快书作家和演员

杨星华的武老二,取材于当时战争生活,有着强烈的时代感和战斗性。他非常注意通过曲折的故事情节来刻画人物,作品夸张而又富于传奇色彩。杨星华先后创作了《沭河战斗》《大战龙山》《大战岱崮山》《夜摸上店》《计取袁家城子》《二曹大闹蒙阴城》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快板作品。[48]杨星华的快板,语言活泼风趣、幽默诙谐,情节生动、刻画细腻入微,描写形象而有趣。他擅长口技,模仿风声、雨声、炮响、雷鸣、子弹呼啸、战马嘶鸣……到了惟妙惟肖的程度。杨星华的快板内容既有沂蒙地方特色又有鲜明的时代主题。他的代表作《大战岱崮山》,能够说明他的武老二的风格和特点。

《大战岱崮山》作品,描写了1942年冬日伪军以重兵向沂蒙地区进行残酷“扫荡”,八路军十一团八连70多位同志,为了牵制敌人、赢得时间、粉碎敌人“扫荡”,在南北岱崮两个小山头上,面对三千多名现代化装备的敌人,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浴血奋战了十八个昼夜,完成任务胜利转移的故事。

作品写了我军战士们白天战斗一整日,晚上吃饭三更天,每个人只喝两碗水,干巴煎饼沾咸盐,顽强战斗十几天后,又迎接更加残酷的战斗:

调来了八个骡子驮的炮,

四十辆汽车拉炮弹。

每日里飞机大炮齐轰击。

飞机来了四五遍。

这一来工事全部被炸塌,

满山都是碎炮弹。

光崖炸得变了色,

南门去了大半边。

沟平房倒光崖破,

眼看同志们要危险。

同志们一连四天没睡觉,

个个灰尘盖满脸。

又加上飞机来回放毒气,

头昏眼花看不见。

但是共产党的好儿女,

绝不叫苦怕困难,

为了革命为人民,

决心流尽血和汗![49]

杨星华还特别注意向群众汲取语言营养,所以他的武老二语言运用上有着较高的成就,粗犷明快,形象生动,有自己特有的风格。请看《大战岱崮山》中,关于描写七十二崮的词句:

大崮区,蒙阴土,

大小七十二个崮。

各个光崖几丈高,

满山荒草不见路。

高的像个朝天锥,

矮的像个黑肥猪。

还有个半山腰里伸出了腿,

好像一把大砂壶。

四条腿的板凳崮,

三条腿的鏊子崮,

两条腿的仙人崮,

一条腿的锥子崮

安平崮,龙须崮

龇牙咧嘴的半崮。

大崮小崮咱不讲,

单说南北二岱崮。

光崖上下四五丈,

方圆足够十里路。

北岱崮西南角上一张嘴,

好像坐卧猛山虎

南岱崮山前一块大石头,

好像老牛带个犊。[50]

杨星华非常熟悉武老二的传统技巧,表演艺术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虽非正式学艺出身,但他自幼对武老二艺术非常热爱,参加革命后又有多方面艺术素养,所以他演唱的武老二,对传统表现手法多有发展突破。既保持了粗犷豪迈的农村风味,又带有浓郁的喜剧色彩。他喜唱小段儿,但绝不单纯追求滑稽逗笑,如唱讽刺伪钞贬值的小段儿:

万儿八千算个球,

一二十万买条牛。

下辈孩子别种地啦,(www.xing528.com)

学会印票不发愁。[51]

杨星华随便抓几句演唱,有笑料儿,讽刺也有力,这就是给敌人的匕首和投枪。战士和群众都非常喜欢听他的武老二。有时演剧幕间过长时,观众等得不耐烦时,他出来一敲竹板,山野广场立刻鸦雀无声。日寇大“扫荡”时,他曾换上便衣下乡赶集说书,坚持宣传。群众热烈欢迎,敌特竟难识破,可见艺术造诣之高。当年战士们给他送号“半台子戏”,亲昵地叫他“杨黑子”。直到今天,还有许多老同志对他演唱的武老二记忆犹新。

杨星华的其他作品,大都有真实的生活依据,故事紧张曲折,语言生动幽默。如《计取袁家城子》,通过八路军便衣班乔装打扮,以敌军“酒头汉”为内线,牵出汉奸头目,逼其带路,打入内部,生擒罪魁祸首,两刻钟便大获全胜。《二曹大闹蒙阴城》,写独胆英雄曹世范和战斗模范曹凤州,化装入城,炸城门,闯虎穴,富有惊险、传奇和戏剧色彩。语言更令人忍俊不禁。如:

老百姓愁眉又苦脸,

好像几天没吃饭。

十家买卖八家倒,

贴了封条把门关…

市民虽然这样苦,

汉奸的太太满街站。

穿的好象夹尾巴狗,

脸上好似唱老旦,

嘴上的胭脂象猴腚,

叫人一看浑身酸……[52]

爱憎之情溢于言表。因此,人们称他的快书为“抗战武老二”,夸杨星华为战士说唱家。

杨星华既有创作实践经验,也进行了曲艺理论探索。如撰写的《大众化的探讨》《部队战士快板的发展》《谈谈群众语言》《怎样写典型》《大众化的作品与自我改造》《灵感》《大众化工作研究》,以及为部队培养创作人才而编写的讲义《部队歌剧的音乐和主题》等。

刘品高创作的《说唱晴天传》长篇鼓词,同样影响很大。该鼓词是以双减反霸斗争为线索,反映了沂南农民中国共产党带领下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缩影。

《说唱晴天传》鼓词,描写在党领导的双减反霸斗争中,以铁头张太天、老鹤林等为代表的沂州府太平庄广大佃农,逐步提高阶级觉悟、加强团结,与大地主、大恶霸四臭肉、五花蛇,以及他们那些“蛤蟆蝌蚪跟着团鱼走的—硬充王八孙子”的狗腿爪牙毛老道、何掌柜等,展开你死我活的斗争。以争夺村政权,减租反减租为主线,穿插四臭肉当年逼人做牛,拉犁耕地,活活折磨张太天之父;四臭肉赌钱讹人逼死买卖人顾某,强霸其妻;以及强逼李二之父披麻戴孝出狗殡,逼死李大爷等,残酷压迫剥削农民的令人发指的情节。满腔热情地歌唱了太平庄根本不被当作人看的穷佃户,终于在党的领导下挺起胸膛,制服毛老道,戳穿四臭肉装死的诡计,展开了双减,并发动群众,召开大会揭露控诉恶霸地主四臭肉一伙的血腥罪行。最后以四臭肉披麻戴孝平狗坟、祭奠李大爷亡灵而结束。鼓词深刻揭露了旧社会地主阶级对于贫苦农民的残酷剥削与迫害。歌颂了当年农民翻天覆地的斗争,可以说是一部内容丰富、情节真实的双减反霸的历史画卷、一部生动的阶级教育教材。

刘品高注意借鉴传统说书技巧,不乏震撼人心的生动描写。如毁毛老道皮鞭一段,从赞语转为有力的说白,气势磅礴,振奋人心:

毛老道,

狠毒虫,

太平庄上抖威风。

仗着四臭肉,

欺压穷人太苦情。

牛皮鞭,

好威风,

行走不离拿手中,

见谁不顺眼,

立时叫他浑身青。

几十年,凶又凶

挨打人儿数不清。

谁知今夜晚,

落在穷人手当中。

毛老道,

吃一惊,

心中不住呼通通,

躺在地下,

简直吓成一包脓。

众佃户,

喜心中,

太平钢牙格蹦蹦,

皮鞭往上举,

虎口一张喊连声。[53]

三弦平调艺人侯洪康,也是沂蒙地区曲艺工作者突出代表人物。1905年出生于郯城县巷庵子。双目失明,自幼拜师习唱三弦平调(俗称脚打鼓)。1939年,他参加了动委会,后入滨海文工团。侯洪康所唱三弦平调,是一人自操鼓板的“三大件”演出形式。他声音洪亮,唱腔优美,书(曲)目富有民间生活气息,演出深受群众欢迎。

为了宣传抗日,他调整演唱旧书内容,演唱反映现实斗争的新节目。他还积极配合减租减息、土改参军运动,创作编演了不少曲艺节目。侯洪康以其娴熟的演唱技艺,特别是充满爱国的情感和秉承民族气节,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喜爱与尊敬。

他不仅演唱新书为群众服务,还在敌伪据点里演出时唱旧书、借古喻今骂卖国佞奸。他利用占卜算卦,劝诱伪军逃跑,借指示何方平安,暗指解放区方向。遇上敌人盘问抗战的工作同志,他便认亲戚认老乡,挺身出来掩护。他常常借说书算命作掩护,冒着生命危险,跑交通,传递情报。他曾回忆道:一次,上级党交给我弄清郯城解围子地形和敌人情况的任务,我便以说书为名打进去。每晚听他们集合报数,知道敌人约有二百多。可怎么弄清炮楼的高度呢?我想了好久,终于想出借上炮楼说书的机会,在顶上倒弦。我把事先准备好系着小石头的丝弦坠下去,到底后挽上记号。敌人小队长问我干什么?我说从高处倒弦不打扭,好使唤。他见我说得有理没再多问。我就是这样经过一个多月的侦察,把准确情报送到山里。不久,解围子据点就被我们打下了。[54]

在沂蒙地区,还有一支运用曲艺武器进行宣传鼓动工作的生力军,那就是当时远近闻名的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文工团。该团在1939年成立于晋东南,11月随抗大一分校挺进山东,活跃于鲁中、鲁南、滨海区。文工团编演新相声《大地瓜》等,还经常上演京韵大鼓,甚至还有苏州来的同志演出过评弹。据山东省话剧团老同志王杰回忆:当时文工团曲艺创作演出相当活跃。主要是因为戏剧股李林(东北人)、张革非(北京人),他们学生时代在北京度过,喜爱曲艺,会说相声。还会唱宝全大鼓(即京韵大鼓)和西河大鼓。来山东后,由于宣传工作需要,便把北京天桥的这些民间艺术形式传开。因其短小精悍,活泼易行,引起团里青年文艺战士的喜爱,争相学习运用。[55]

当时,李林和张革非演剧时,还兼唱武老二。演出方法是台前有人说唱表演,幕后有人打竹板敲过门,掌握节奏。李林和张革非等艺人还协同编演和积极推广相声、大鼓等,创作了《地瓜大王王展信》《懒汉回头金不换》等脍炙人口的曲艺作品。他们编演的小调剧《爱护根据地》,其内容是教育一个刚参加八路军不久的战士,应当懂得军民鱼水关系,遵守纪律,爱护群众,这个小调就完全用的是相声太平歌词唱腔演唱。

由于李林、张革非等同志推广传播相声、大鼓等曲艺形式,发挥了较为有力的宣传鼓动作用。山东省文化救亡协会出版的《戏剧杂耍集》,内容就包括了武老二、相声、大鼓、双簧等民间艺术形式。有了发表园地,更加有力地推动了对民族民间艺术形式的继承与运用。相声、大鼓等京津一带曲艺形式,在沂蒙地区演出就更加普遍。

歌舞也是沂蒙地区非常活跃的文艺表现形式。抗日学校师生改造了《丰收舞》《快乐舞》《拍手舞》等。在编演舞蹈活动中,还有许多剧团编演《三阶段》《宣传持久战》《皖南事变》《揭露国民党反共阴谋》《鼓舞士气》《草桥阅兵》《仇戴天作》以及《汪精卫出嫁》等许多政治讽刺性强,寓意深刻,能尖锐揭露反动派本质的歌舞活报剧,有人戏称“杂耍弦”[56]。这些歌舞活报剧边歌边舞,既能抒情又能叙事,声情并茂,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

沂蒙地区歌舞的改造,主要是创新秧歌。文艺工作者以旧秧歌为基础,和群众一起改进旧秧歌的表演步法、舞姿和高跷,摈弃其中落后、封建和庸俗的内容,添加革命斗争与宣传抗战的新内容,增加新的剧情、音乐、舞蹈新元素。随着新秧歌在沂蒙地区推广,新编秧歌剧也随之多起来。作品既有专业创作的,也有农村非专业自编的。秧歌剧作品内容大致包括参军参战、拥军爱民、改革陋习、减租减息以及大生产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秧歌剧作品如鲁南剧社的《送郎参军》和艺术家李林创作的《抗属真光荣》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