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陈至立、张天保力挺,情系教育出版

陈至立、张天保力挺,情系教育出版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之后,再精编,再审查,再修改,直到通过。在精心打磨教学片的过程中,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和副部长张天保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有一次在昌平九华山庄审片,因为大家白天都很忙,没有时间,只能要求审片人员下班后,从各自单位到达指定地点集体办公。其他的审片同志也只是稍作休息,吃完早饭就离开了。

陈至立、张天保力挺,情系教育出版

在整个出版过程中,高教社将“精品意识”贯穿始终,按照预定的流程,对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保证质量。出版社对理论教学片的审查,实际是分两个层次来进行的。

第一个层面是对文字稿本的审查。该片的文字稿本由专家写出初稿后,先后经过五次集体讨论,多人反复修改,最终由总撰稿定稿。

第二个层面是对教学片的审查。根据教学片的制作特点制定了一套操作流程:每一集先做样片,做样片时先粗编,大家讨论修改后做出一个模板。之后,再精编,再审查,再修改,直到通过。具体说来:

每集样片粗编完成后,首先要请撰稿专家审查。撰稿专家审查这个片子是否准确和完整地体现了他的编撰意图。如果撰稿专家说这个粗编的样片没有体现出编写意图,素材的内容选择不当,那么编导就要考虑,电视台资料库里有没有所需要的素材。如果有,赶快更换;如果没有,这个片子就要完全被否定掉,需要重新编制。如此一来,样片在不断的粗剪和修改过程中,编导与撰稿专家不断地磨合,直到粗编使用的画面不出现偏差,能够准确和完整地表达撰稿的意图。

在《新时期的旗帜》审片会上(自右至左:秦宣、顾海良、张增顺、靳诺、刘书林、刘贵芹等)

到了后期精编时,撰稿专家与编导、责任编辑均到场,共同进行画面处理。编导与撰稿专家随时沟通,出现偏差问题马上着手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出版社的音像编辑则主要负责从技术规格和技术要求(比如音视频格式、参数以及字幕、用字的规范)等方面把关,以确保字幕准确,技术手段运用合理,符合出版要求。

每集样片经过精编后,教育部社政司再组织专家审查。遇到不恰当的问题,还需要修改和调整。待所有的片子完成后,还要请部分一线授课教师和专家审查,并根据他们的意见,进行完善。(www.xing528.com)

为什么要设置这么多环节呢?因为专家撰稿形成的是文字稿本,制作单位将文字稿本变成画面和声音,双方需要磨合,达到一个默契度,形成一个定式,这样往下进行的时候才顺畅。

在精心打磨教学片的过程中,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和副部长张天保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1999年5月,片子制作完成了,陈至立部长于5月26日抽出宝贵的时间亲自审看样片,8月,又拿出一整天的时间对全部教学片进行通审,还与摄制人员共进午餐并拍照。看过片子,陈部长予以充分肯定,欣然作序,并说这部教学片是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两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成功尝试。

陈至立(左二)、张天保(左一)、顾海良(左三)、靳诺(右一)等人在审片

那段时间,编片子、审片子,一干就是几天几夜连轴转。专家既负责撰稿,又要作为审片人员参加审查,特别是有的高校老师,还肩负着正常的教学任务,时间上更为紧张,工作干到凌晨两三点钟是家常便饭。然而,大家都毫无怨言,戏称“我们在一起度过了许许多多个不眠之夜”。

有一次在昌平九华山庄审片,因为大家白天都很忙,没有时间,只能要求审片人员下班后,从各自单位到达指定地点集体办公。到达九华山庄就差不多晚上七八点钟了,大家简单地吃几口饭就马上投入紧张的工作中。大家都非常敬业,非常投入,废寝忘食是常态。那次大家一直干到了凌晨4点。之后大家本应休息一下,可清华大学的刘老师对我说:“老张,我还有课呢,我得赶快回去。”正好这天我也有会,于是,我们两个就只好提前离开了。进城后,我把他送到清华大学,然后自己再往单位赶,只在车上打了盹,就到开会时间了。其他的审片同志也只是稍作休息,吃完早饭就离开了。开会的地方后院有个游泳池,条件也不错,但我们当时竟未发现。因为大家都是头天晚上去的,只顾着加夜班,直到第二天早上离开时才发现,真是无缘享受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