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生父亲自杀:叶圣陶教育名篇选

中学生父亲自杀:叶圣陶教育名篇选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罕有的惨剧儿子中学读书学费无力筹措父亲羞愤自杀老北门内白衣街开设成衣店之严金清生有一子,名严海荣,生性聪慧。而严海荣此次学费等项须八十元,严金清筹措多日,均以不能成数,愧对其子,深自怨艾,前日遂服鸦片而死。把遣送儿子进学校看作商业的投资,是一般父亲的心理。事实如此,做父亲的自然深切地意识到了。这是受教育的最基本的意义。学校如果不收费,自然好得多;但并不是就没有问题,教育的本质的改革尤其紧要。

中学生父亲自杀:叶圣陶教育名篇选

罕有的惨剧

儿子中学读书

 学费无力筹措

  父亲羞愤自杀

老北门内白衣街开设成衣店之严金清生有一子,名严海荣,生性聪慧。严亦愿为造就,不再使其继续旧业。故其子由初小而高小,现已升入民立中学肄业。唯中等以上学校,穷学生虽有志向学,但一笔学费,每无力筹措。而严海荣此次学费等项须八十元,严金清筹措多日,均以不能成数,愧对其子,深自怨艾,前日遂服鸦片而死。当由二区一分所令饬地甲投地方法院报请相验。亦一惨史也。

上月(三月)十日,上海《时事新报》载有上面一则新闻。

谁不爱惜自己的生命,但是为事势所困,境遇所迫,望见前面一团漆黑,绝无生路,竟肯用自己的手截断自己的生命:对于这种并非“悲哀”“伤心”等词儿所能形容的心绪,我们不能不表示甚深的同情。

自杀的人中间,智愚贤不肖千差万别;但是自以为此时此地再不能活下去,他们是一致的。规定这“自以为”的是社会的种种因素。

严金清君所怀的就是一般父亲的想望:付出本钱,“造就”儿子,使儿子超出常人之上,享受常人之上的生活。他知道进学校是实现这个想望的唯一途径,故而让他儿子由初小而高小而中学,一步步爬上去。但是他碰壁了,“学费等项须八十元”!筹措多日,竟毫无办法,他的想望破裂了。他正像牵着儿子的手爬上高峻的山,方在中途,他不由自主地松了手,使儿子除了滚下山去别无办法。爱着儿子的他怎忍目睹这样的惨遇呢?再说,他对于成衣这一行业大概是不满意的;那种辛劳酸苦的况味,只有他自己知道得最清楚,我们从旁设想总难免隔膜一层。他已经决意让儿子远离成衣这一行业,但是事实告诉他,远离是不可能的,他的儿子还得去尝他所饱尝的辛劳酸苦的况味。这不将很自然地涌起“永不得超升”的绝望的想头吗?于是他吞下那黑色的鸦片!(www.xing528.com)

从学生诸君的来信里,我们读到许多艰苦的自述,家长为了筹措学费,借贷,抵押,卖掉仅有的薄田破屋,受到人家种种的奚落。这些家长幸而不像严金清君那样“不能成数”,否则说不定也会涌起与严金清君同样的想头的。

把遣送儿子进学校看作商业投资,是一般父亲的心理。形成这种心理的是我们这个社会。在从前,读书,应科举,到现在,进学校,领文凭,是一脉相承的。而现在进学校尤甚,竟是与投资“二而一”的事。事实如此,做父亲的自然深切地意识到了。

进学校这件事的另一个名称是“受教育”。要是说受教育,那就决不是一种商业的投资。每个人在社会里者都该作事,作事不能凭空地作,先得去受训练。这是受教育的最基本的意义。

现实的情形与这基本的意义距离得太远了。在学校毕了业,没有出路的,冻馁难免。幸而有了出路的,做的是虚空不落实甚至剥削别人侵害别人的事。而那些确实对社会尽力作事的,如农夫,如工人,却大部分不曾受过什么学校的“教育”。

要是向做父亲的劝说:“请不要存着投资的心理吧。”做父亲的将回答道:“事实是投资,有什么办法呢?我有一点可能的力量,总得去参加这种竞赛。”所以劝说是无用的。

还是从教育这方面改革吧。学校如果不收费,自然好得多;但并不是就没有问题,教育的本质的改革尤其紧要。教育要为全社会而设计,要为训练成对社会作点事的人而设计;教育决不能为挑选少数选手而设计,结果使这些选手光荣显耀,站在众人的头顶上,伸出手来,收受众人的供养。

正在“受教育”的学生诸君对于这意思觉得如何?诸君也许说:“理想的话解不开现实的结。”这话我也承认,但是真正的教育将来一定会涌现,我这样相信。

刊《中学生》杂志14号(1931年4月1日),署名郢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