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襄阳古城仲宣楼-纪念王粲的古迹

襄阳古城仲宣楼-纪念王粲的古迹

时间:2023-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仲宣楼位于襄阳古城东南角,又名王粲楼,因纪念东汉末年文学家王粲(字仲宣)而建,故有两名称。后人为纪念王粲,修建仲宣楼。仲宣楼始建年代无考。据清乾隆《襄阳府志·古迹·仲宣楼》所记:“在郡城东南角。汉王粲依刘表于襄阳,尝登楼作赋,后人因以名之”。仲宣楼以其雄伟的造型,古朴的韵致,丰厚的文化底蕴,于明万历年间即和黄鹤楼、晴川阁、岳阳楼并称“楚天四大名楼”。

襄阳古城仲宣楼-纪念王粲的古迹

仲宣楼位于襄阳古城东南角,又名王粲楼,因纪念东汉末年文学家王粲(字仲宣)而建,故有两名称。

仲宣楼(胡春生供图)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王粲出身于名门望族,祖父王畅任汉灵帝时司空,位列三公;父亲王谦,曾任大将军何进的长史。王粲少有才名,为著名学者蔡邕所赏识。初平二年(191),因关中骚乱,往荆州(治所襄阳)依附刘表,客居荆州十余年。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南征荆州不久,刘表病逝,其子刘琮举州投降,王粲也归附曹操,深得曹氏父子信赖,任侍中,赐爵关内侯。建安二十二年(217),王粲随曹操南征孙权,于北还途中病逝。王粲与另六位建安时期的文学家合称“建安七子”;又与曹植并称“曹王”。王粲著述颇丰,诗、赋、论、议各体均有名篇。

王粲博闻强记,有过目不忘之才。

相传,有一天王粲与几个朋友到郊外玩耍,走到半路上,发现路旁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满密密麻麻的碑文。王粲见碑文写得不错,就大声读了起来。有个朋友说:“王粲,你读完这一遍,能背下来吗?”王粲说:“试试看。”于是,他把脸背过去,一句句地背诵起来。朋友们一边听,一边对照原文看,结果背得一字不差。有一次,王粲和几个人围着看下围棋,有人不小心把棋盘给碰翻了。下棋人正下到兴头上,见棋盘翻了,很生气;碰翻棋盘的人也很尴尬。这时,王粲说,我能把棋盘上的棋子按原样摆好。在大家半信半疑的瞬间,王粲一子不错地把棋子摆好了。在场的人,惊讶不已。《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记载:“(王粲)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作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

王粲投靠刘表到襄阳,客居近17年。

东汉末年,战乱频仍,刘表治下的荆州(治所襄阳)相对安宁,大批文学之士投奔襄阳。王粲的祖父王畅是刘表的老师,王粲也来到襄阳。

王粲初到襄阳时,刘表厚待他,想招他为婿。但见他“容状短小”“体弱”“形陋”,而且“放荡不羁”,就改变了主意,把女儿嫁给了王粲的族兄——相貌堂堂、风流倜傥的王凯。(www.xing528.com)

婚姻受挫,随之仕途也不得志。刘表没有因为王粲是他的同乡、又是恩师的嫡孙而委以重任,仅让他充当幕僚而已。但是,王粲在襄阳近17年间,是他文学成就最辉煌的时期。他曾作《三辅论》,对刘表讨伐张羡的武功大加歌颂;撰写《荆州文学记官志》,记载荆襄文教活动盛况;撰写《尚书释问》,驳难郑玄《尚书注》。他最为著名、享誉文坛、流传千古的《登楼赋》和《七哀诗》也是写于这一时期。《登楼赋》深刻地反映了他去国怀乡之情以及身处逆境时的企盼,苍凉悲壮,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该赋写景和抒情结合,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脱尽汉赋铺陈堆砌的习气,显示出抒情小赋艺术上的成熟,既是当时天下闻名的上乘之品,又是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

后人为纪念王粲,修建仲宣楼。

由于《登楼赋》的名声而引发了千百年来关于此赋究竟写于何处的不同说法:有说是王粲登当阳麦城城楼时所写;有说王粲所登之楼在江陵。清乾隆《襄阳府志·古迹》记:“荆州之江陵,安陆之当阳皆有是楼(仲宣楼),然考其实当以在襄阳为确。”

仲宣楼始建年代无考。据清乾隆《襄阳府志·古迹·仲宣楼》所记:“在郡城东南角。汉王粲依刘表于襄阳,尝登楼作赋,后人因以名之”。这一记述有力佐证:该楼本是襄阳城东南角城墙上的一角楼,是因王粲登楼作赋而得名,修建年代当不晚于东汉末年,即刘表为荆州(治襄阳城)州牧期间,否则,就不会有王粲“尝登楼作赋,后人因以名之”。该楼屡圮。清雍正年间,襄郧道副使赵宏(一作弘)恩重建。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署襄阳知府胡翼重修。清光绪二年(1876),维修所在城垣时,从楼下得清顺治四年(1647)抚治郧阳等处都御史赵兆麟所书“先生(指王粲)之风”匾刻一块,随即嵌于楼内。民国初年,该楼毁于战火。

仲宣楼夜景(刘海容提供)

1993年,襄樊市在原址上新建仲宣楼,为双层重檐歇山顶式,分城墙、城台和主体楼三部分。楼高17米,总面积650平方米。楼内悬挂沈鹏等当代书法名家题写的匾联(对联),饰有壁画石刻“建安七子图”。楼下城墙西侧辟有风景优美的休闲广场,中立王粲石像,供游人凭吊。仲宣楼以其雄伟的造型,古朴的韵致,丰厚的文化底蕴,于明万历年间即和黄鹤楼晴川阁岳阳楼并称“楚天四大名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