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正定临济寺澄灵塔:中日友好历史见证与文物保护

正定临济寺澄灵塔:中日友好历史见证与文物保护

时间:2023-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定临济寺澄灵塔,俗称青塔、衣钵塔,位于河北省正定县城民生街临济寺内,始建于唐咸通八年。随后,临济院迁至该处,更名临济寺。寺院奉旨在塔第一层正面圆拱形门楣上端镶嵌篆书“唐临济惠照澄灵塔”石匾。此宗认定临济寺为其祖庭,视澄灵塔为其重要的祖塔之一,近年来多次派遣代表团前来拜谒祖塔,进行佛教文化交流。澄灵塔既是中日人民友好的历史见证,又是促进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纽带,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定临济寺澄灵塔:中日友好历史见证与文物保护

正定临济寺澄灵塔,俗称青塔、衣钵塔,位于河北省正定县城民生街临济寺内,始建于唐咸通八年(公元867年)。

临济宗是佛教主要宗派之一,影响力巨大,临济寺为该宗派的祖庭,每年有大量信徒来朝拜。临济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院,东魏兴和二年(公元540年)它的前身——临济院在城东南二里许的临济村创立。晚唐禅师义玄驻锡此院并创立临济宗,四方信徒纷纷来此参师求学,盛极一时。义玄,唐代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县)人,为探求佛教真谛,云游天下、参学诸家,精研佛教经律。唐宣宗大中八年(公元854年)北归乡里,抵河北镇州城(今正定),主持临济院,为禅宗的发展开创了新局面。他学识渊博,禅风峻峭,广收徒众,自成一家,并以寺名宗号临济宗,成为中国佛教禅宗五大支派之一。唐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义玄圆寂,懿宗赐谥“慧照禅师”。众弟子在城内东南隅建衣钵塔葬之,名曰“澄灵塔”。随后,临济院迁至该处,更名临济寺。金大定年间(l161—l189年)重修。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世宗胤禛加封义玄为“真常惠照禅师”。寺院奉旨在塔第一层正面圆拱形门楣上端镶嵌篆书“唐临济惠照澄灵塔”石匾。

澄灵塔高30.47米,是一座砖砌八角九级密檐式实心塔。塔下为宽广的八角形石砌台基,台基之上设须弥座,其束腰部分雕饰极其富丽的奇花异鸟图案,其上为仿木构砖雕斗拱、平座、栏杆;再上即砖制三层仰莲以承托塔身。塔身第一层甚高。正面设对开式拱形假门,侧面饰花棂假窗,转角处作圆形倚柱。塔身的八层檐相距甚近,给人以重檐密布之感。从整体看,除第一层椽飞和各层角梁为木制外,其余各层檐下斗拱和平座栏杆均系砖仿木构。塔顶以砖雕刻的刹座,以铁铸的相轮、仰月、宝珠,增加了佛塔的庄重。澄灵塔建立后,于金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年)进行了重修,元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明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明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又屡有重修。现存砖塔为金大修后的建筑。(www.xing528.com)

澄灵塔设计精巧,造型美观,雕饰富丽,结构富于变化,是密檐塔中的佳作。但由于年深岁久,早已残破不堪。1966年邢台大地震时塔刹坠毁,1985年予以大修,各层瓦顶、残破的斗拱、砖雕、铜镜等一一修缮,焕然新姿。

宋代以后,禅宗中的两大支派之一临济宗在日本学徒云集,朝野尊尚”,成为日本佛教主要宗派之一。此宗认定临济寺为其祖庭,视澄灵塔为其重要的祖塔之一,近年来多次派遣代表团前来拜谒祖塔,进行佛教文化交流。澄灵塔既是中日人民友好的历史见证,又是促进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纽带,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