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行与思:提供教学素材的世界音乐

行与思:提供教学素材的世界音乐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多元音乐教育的理念不断被重申,得到了全世界音乐教育专家的一致认可。随着世界各国的音乐被介绍到国内以及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开设,我们接触到的音乐的范围不断扩宽,类型不断增多。通过对音乐形态的学习逐步实现对音乐文化的理解,这也正是当今我们音乐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行与思:提供教学素材的世界音乐

21世纪是一个多元的、信息化的、地球村的世纪。交流在这一世纪显得尤为频繁而重要。文化的交流首先是建立在文化理解基础之上的,只有充分理解才能实现顺畅的交流。因此,多元文化一时成为显学,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理念也被大家广泛接受。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指:不同民族、地区、国家的音乐文化是各民族根据本民族的生活习性、审美标准而创造出来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文化都应受到尊重和理解,并得到发展。不同的音乐文化不应有高级、低级之分,科学、非科学之别,应在得到充分理解与尊重的基础上纳入相应的学科教育范畴,以打破欧洲音乐中心论的单一音乐教育格局。

西方艺术化的音乐作为人类音乐的瑰宝经过了数百年的积累,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并汲取其中精华,但西方的民族音乐和亚洲、非洲、美洲的民族民间音乐、古典音乐同样需要我们学习。这一点从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召开的历届大会即能窥见一斑。从20世纪50年代到目前的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历届会议都在不断深化多元音乐教育的理念。第3届大会倡导“促进东方世界和西方世界音乐共同发展,并以此作为国际间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的一种手段”,第6届大会主题是“音乐世界中的东方和西方与音乐教育”,第12届大会进一步提出“保留本土音乐和传统,构建民族音乐体系,开设民族音乐课程”的音乐教育发展规划,第18届大会重申“音乐教育的世界性观念”的多元文化观主题,第20届大会确立了“共享世界音乐”的主题,第29届在北京举办的世界音乐教育大会以“和谐与世界的未来”为主题……多元音乐教育的理念不断被重申,得到了全世界音乐教育专家的一致认可。随着世界各国的音乐被介绍到国内以及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开设,我们接触到的音乐的范围不断扩宽,类型不断增多。作为音乐学本科专业的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多元音乐文化认知思维及文化平等的思想,单纯依靠世界民族音乐一门课程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多元音乐文化认知思维的培养需要音乐学各门课程的紧密配合。(www.xing528.com)

以视唱练耳课为例,通过对学生进行世界不同区域音乐的演唱和听记训练,对异域的音乐必定有生理上的感受,再通过教师对产生这种音乐的文化背景进行讲解,使学生对这种音乐现象背后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逐步使我们的视唱练耳学习从一种感性的声音感受上升为理性的文化理解。通过对音乐形态的学习逐步实现对音乐文化的理解,这也正是当今我们音乐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