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音乐教育学术分析:发文质量与量

音乐教育学术分析:发文质量与量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检索到相关学术论文之后,课题组采取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论文的发文数量、发文级别、发文内容、发文作者学缘、学历结构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的学术分析。

音乐教育学术分析:发文质量与量

在检索到相关学术论文之后,课题组采取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论文的发文数量、发文级别、发文内容、发文作者学缘、学历结构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的学术分析。

1.发文数量分析

发文数量的多少与发文刊载的级别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贵州民族音乐学青年研究人员的研究广度和研究深度,是本研究的一项重要指标。课题组以2004—2013年为研究目标时间段,以省级刊物和国家级刊物(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为发文刊载级别,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了分类整理,具体情况如表1。

表1 2004—2013年贵州民族音乐学青年研究人员发文数量、级别一览表

(1)从发文数量上来看,2004—2013年发文数量呈递增趋势,且明显分为两个阶段:2009年以前和2009年以后。2004—2008年累计发文8篇,而2009年一年就发文8篇。

从整体上来说,这一现象与近年来民族音乐学研究热度持续升温有密切关系。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了对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发展扶持的力度,一批青年学者投身到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展的研究中,并对某一民族音乐文化现象进行了持续关注。如贵州民族大学乐舞蹈学院胡小东老师,仅2012年一年就在《中国戏剧》《四川戏剧》《贵州民族学院学报》《戏剧文学》发表关于音乐类“非遗”保护方面的学术论文4篇,这与他对“非遗”保护的长期关注是密不可分的。

此外,随着国家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贵州民族音乐学方向研究生数量的不断增多,在老一辈专家的带领下,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民族音乐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已见成效。如:贵州大学2008、2009届硕士研究生曾雪飞、陈赟、杜方芳、朱玲波(指导教师:张中笑)等;贵州师范大学2011、2012届硕士研究生杨胜兴、瞿小蕾、李娟、胡小会(指导教师:邓光华)等,他们作为本土培养出来的高层次人才,对贵州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有着更多了解。有的已经成为国家级项目的主持者,如曾雪飞主持2010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有的又到了更高一级的学府进行深造(杨胜兴:中央音乐学院2012级博士研究生。这些青年学者都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把贵州的民族音乐研究推向纵深。

(2)从发文级别来看,2004—2013年,青年学者在省级刊物发文102篇,国家级刊物发文14篇,且国家级刊物的发文年限主要集中在2012—2013年。从发文时间上来看,这一现象也并非偶然。各个地州市的民族音乐学青年研究人员对贵州的民族音乐现象经历了一个从陌生到逐渐熟悉的过程,其研究的深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也相应得到拓展,从而出现在高级别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越来越多的现象。

2.发文内容分析

通过对发文内容的分析能够了解贵州民族音乐学青年研究人员的知识结构、研究领域、学术取向等相关问题。课题组对检索到的学术论文进行逐篇阅读,同样以2004—2013年为研究的时间段,以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类”“音乐文化研究类”“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展类”为划分的基本依据,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检索到的文章进行了逐年的统计(统计结果见表2)。对学术论文进行定性的分析,可以从中发现贵州省民族音乐学青年研究群体研究的热点和空白点,从而有利于青年研究人员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实现整体优化,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

表2 2004—2013年贵州民族音乐学青年研究人员发文内容一览表

(www.xing528.com)

续表

从对论文所进行的定性分析中可以看出:2004—2013年的116篇文章中,研究音乐文化类文章83篇,占研究成果总数的71.6%;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类文章33篇,占研究成果总数的28.4%;研究方法类文章0篇。

音乐文化研究类的83篇学术论文主要涉及民间歌曲、民间器乐、祭祀乐舞、民俗文化等研究方面;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类文章33篇,主要涉及民间音乐校园传承研究、民间音乐自然传承研究、民间音乐舞台传承研究、民间音乐现状调查研究等方面。

我们通过对贵州民族音乐学青年学术团队研究成果的梳理发现:具体的民族音乐事项研究成果较多,而民族音乐学学科理论研究相对较少。这也正如我省著名民族音乐学家张中笑先生所言“关于民族音乐学学科意识的问题,我们感到是我省的一个薄弱环节,我们需要加强我们的学科意识”[1]

3.发文作者学缘、学历结构分析

通过对发文作者学缘、学历结构的分析,能够更清晰地了解贵州省民族音乐学青年人才队伍的学术传统,进而为民族音乐学青年学术团队的构建与对策的制定提供更加翔实和准确的数据资料。

课题组查阅到的116篇学术文章涉及作者56人,按照毕业院校的位置,我们把发文作者的学缘分为省内院校毕业和省外院校毕业2个大类;按照现行的学历教育情况,把学历结构分为研究生学历、本科学历和其他学历3种。具体情况如表3。

表3 2004—2013年贵州民族音乐学青年研究人员发文作者学缘学历结构一览表

在我们检索到的56名研究者中,从学缘结构来看毕业于省内院校的研究者共计35人,占总人数的62.5%;毕业于省外院校的研究者共计21人,占总人数的37.5%。从学历结构来看,具备研究生学历的人数共计29人,占总人数的51.8%;本科学历的人数共27人,占总人数的48.2%。

从这一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贵州的民族音乐学青年研究者就学缘结构而言,已经出现了多元发展的格局。研究队伍中不仅有本省培养的熟悉本土音乐文化并对本土音乐文化怀有炽热情感的高层次人才,也有毕业于省外院校,带有不同学术传统并将长期投身于贵州民族音乐文化研究的省外研究者。就学历结构而言,在56名研究者中间,研究生学历所占比例为51.8%,高于本科学历1.8个百分点。随着教育、科研部门对从业人员要求的不断提高,相信这一数据还将会不断提升。这些都将推动贵州的民族音乐文化研究朝着多视角、多维度的方向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