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专业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飞速进展

专业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飞速进展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家庭及社会音乐教育越来越被广泛接受,其发展速度之迅猛、发展规模之庞大是此前所无法比拟的。尤其是社会力量办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音乐教育现象,是对专业音乐教育的一个有效补充,其对提高全民音乐素养的作用不可小觑。这种庞大的社会需求,不可避免地催生着社会音乐教育机构的迅猛发展。

专业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飞速进展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特别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全国曾掀起一股组建高等艺术院校的风潮,大多数省份都开办了艺术学院。后来,这些艺术院校由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经济困难又纷纷下马。“文革”结束后,在最初17年的基础上,专业音乐教育继续发展,当时保留下来的一些艺术学院在20世纪80年代将音乐和美术分开,武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广州星海音乐学院等就是在那时形成的。到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已经有九大音乐学院。同时,我国艺术院校中的音乐学院也是专业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上文提及的南京艺术学院外,还有山东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新疆艺术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等。这些高等专业音乐院校,其办学水平虽与中央、上海两院相比稍有逊色,但依旧涌现出一些出色的音乐家。如中国音乐学院的安波、马可、老志诚、张肖虎、蒋风之、张权、李志曙、冯文慈、黎英海、吴景略、耿生廉、董维崧等;沈阳音乐学院的作曲家李劫夫;武汉音乐学院的巫一舟、谢功成、孟文涛、王义平、马国华、童忠良、杨匡民、刘正维等著名作曲家及音乐学家;天津音乐学院的缪天瑞、许勇三、黄贵、朱世民、陈振铎、胡雪谷等一批国内知名的专家教授;南京艺术学院的黄友葵、徐振民、陈鹏年、茅原、高厚永等。这些艺术学院的音乐系科与专业音乐学院形成合力,共同为新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进入21世纪后,除传统的九大音乐学院外,2016年又新增两大音乐学院,它们分别是:在原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浙江音乐学院,该院秉承李叔同先生倡导的“学堂乐歌”精神,以“事必尽善”为校训,以“高水平音乐学院”为办学目标定位,以“专业基础厚实,实践适应能力较强,个性特色鲜明的高素质音乐艺术专门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水平办学;在原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基础上成立的哈尔滨音乐学院,该院依托哈尔滨对俄地缘优势及音乐文化传统,按照国际化和高水平的基本办学定位,明确精英式人才培养模式,确立“高位起步、精英培养、尖端打造、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国际化高水平音乐人才、探求音乐艺术新知、传承中外优秀文化为办学宗旨,强化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深化顶层设计,完善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突出国际化办学尤其是对俄合作办学特色,建设中俄音乐教育合作交流的“桥头堡”,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等音乐学府,培养“品质优良、专业优秀、气质优雅”的高水平音乐人才,使其成为黑龙江省乃至中国音乐艺术人才培养新摇篮以及中、俄两国高等教育和文化艺术交流新载体。这两大音乐学院虽刚成立不久,人才资源远不及传统的老牌音乐学院,但它们硬件设施一流,办学思路开阔,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两大音乐学院通过自身的努力,一定会成为专业音乐教育机构中的重要成员。

新中国成立以来,后世的音乐家们承前辈恩泽,虽历经时代变化,但其艺术渊源一脉相承,在音乐教育事业的历史途程中,赓续着先辈音乐教育家的优良传统,发挥着积极且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

随着社会生活的逐步安定,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社会及家庭经济状况发生巨大变化,人们对艺术的渴望日益凸显。家庭及社会音乐教育越来越被广泛接受,其发展速度之迅猛、发展规模之庞大是此前所无法比拟的。尤其是社会力量办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音乐教育现象,是对专业音乐教育的一个有效补充,其对提高全民音乐素养的作用不可小觑。(www.xing528.com)

家庭及社会音乐教育常常相互交织,很难截然分开。首先,家庭对音乐知识技能的需求是前提条件,无论是对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抑或是音乐表演技能的摄入,均离不开音乐教育。这种庞大的社会需求,不可避免地催生着社会音乐教育机构的迅猛发展。以数以千万计的琴童为例,他们大多散落在社会音乐教育机构中进行各类音乐技能的学习,即便这种学习缺乏专业音乐教育的系统性、专业性,但无论怎样,这些琴童均能或多或少地掌握一些音乐知识,这对国民艺术素养的提升大有益处。

其次,一方面,社会音乐教育是对学校音乐教育的有效补充,同时,也能为学校音乐教育储备后续人才;另一方面,从大的方面考量,社会音乐教育的从业人员大多是音乐院校的毕业生,对缓解就业压力有积极作用。再次,大量琴童的出现,带动了乐器产业、出版业、服务业的空前发展。这些都是家庭及社会音乐教育所带来的正面影响。

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社会音乐教育主要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第一要务,办学规模和层次不一,办学水平参差不齐,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现象严重。出现这种乱象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社会大环境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办学机构、从业人员缺乏责任心,缺乏对艺术的敬畏之心,忽视艺术教育规律,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针对此,政府应加强管控,社会教育机构及从业人员自身应共同负起责任,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作为办学的最高宗旨。唯其如此,家庭及社会音乐教育方可与各级学校音乐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为全民族艺术素养的提升做出积极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