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老工业基地型城市的空间区位与大气污染治理及城市空间优化

我国老工业基地型城市的空间区位与大气污染治理及城市空间优化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型城市基本上都是由资源开采基地发展起来的,因此与资源型开采区域的关系十分紧密。老工业基地型城市的区位还受到自然条件,特别是地形条件的限制。

我国老工业基地型城市的空间区位与大气污染治理及城市空间优化

1.宏观区位

我国老工业基地型城市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包括内蒙古东部)和中部地区(主要包括山西、内蒙古中部、河南、安徽等地区),位于这两个区域的典型老工业基地型城市占全国的2/3以上。这种宏观区位源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二是人口聚集的条件因素。

老工业基地型城市形成所依赖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我国矿产资源主要分布于几个成矿带内,纬向构造主要有三条成矿带,以盛产铁、铬、镍等矿产为特征的阴山-天山构造成矿带,以铬、镍、铜、铝、铁等为主要矿床的秦岭-昆仑构造成矿带,以钨、锡、有色金属等为主的南岭构造成矿带。在纵向上,我国东部地区存在三个相间分布的构造隆起带和沉降带,分别是包括台湾在内的一系列东亚岛弧以铜、金、铅、锌等矿产为主的第一隆起带,包括黄海、东海、南海及沿海大陆架在内的油气资源丰富的第一沉降带,包括张广才岭、老爷岭、长白山脉、辽东半岛、胶东半岛、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蕴藏有丰富的钨、锡、稀有金属、铜、铁、金刚石、菱镁矿等的第二隆起带,包括松辽、华北、江汉三大平原和渤海、北部湾在内的油气资源、盐类丰富的第二沉降带,包括大兴安岭太行山、湘黔边境山脉在内的以多种金属矿床为主的第三隆起带,包括鄂尔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的油气资源丰富的第三沉降带。另外,我国西部还存在几个由河西走廊组成的成矿带。矿产资源分布虽广,但有开采价值的矿藏主要相对集中分布,例如全国68%的煤炭探明储量集中于晋、陕和内蒙古地区,铁矿资源保有储量的60%分布于辽、冀、晋、川四省的鞍本、冀东、攀西、五台-岚县四个区域。又如我国油气资源主要分布于三大沉降带的三个含油气盆地内,松辽盆地形成了大庆、辽河、吉林三大油田,渤海湾盆地形成了胜利、大港油田,南襄、苏北盆地形成了中原油田,江汉盆地形成了江汉油田,在新疆的准噶尔和塔里木盆地形成了克拉玛依和库尔勒油田等。老工业基地型城市的宏观区位正是基于这种空间分布。森林工业城市的空间分布也是基于类似的森林资源(主要是用材林)的空间分布。但是资源的分布和开采并不一定形成城市,城市的形成主要是源于人口等生产要素的集中以及对于聚集效益的预期。老工业基地型城市的形成首先要求可开采的自然资源储量足够大,其次要求开采所需的劳动力足够多。前者是自然属性的反应,而后者是在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我国老工业基地型城市主要形成于工业化发展初期的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劳动力的相对充足,出于能力或意愿,资本的投入都相对不足,而且技术的制约进一步强化了劳动力对于资本和技术的替代作用,因此开发越早的老工业基地型城市所需要的劳动力越多,城市的规模也就越大。发达国家很少形成大规模的资源,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后由于技术的进步和资金投入相对充足也很少形成规模较大的老工业基地型城市都印证了这一点。

2.微观区位

基于资源开发而形成的老工业基地型城市的微观区位关系首先是城市与资源开采区的关系。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型城市基本上都是由资源开采基地发展起来的,因此与资源型开采区域的关系十分紧密。在计划经济时期及其之前开发的老工业基地型城市建设基本是与资源开采区域相互交错的,例如石油城市大庆市,煤炭城市抚顺、平顶山、淮南等。这种关系主要是由于开发初期的交通条件还不能够支撑远距离运输的需求,从开发初期节约成本的角度,这是一个相对合理的选择,但是对于城市空间的长期发展而言,可能使资源的开发和城市建设相互干扰。(www.xing528.com)

在1970年中后期建设的老工业基地型城市,特别是一些煤电基地,均采取了与资源开采区域接近但不互相交错的区位选择,霍林格勒市和伊敏煤电基地基本是采用了这种区位。老工业基地型城市的区位还受到自然条件,特别是地形条件的限制。由于成矿条件的原因除石油资源之外的矿产资源和可采的林木资源大多位于山地或丘陵地带,因此山间河谷地带是老工业基地型城市比较常见的自然地理区位特征,同时也是造成老工业基地型城市分散布局的原因之一。

在一些组合型的矿产资源分布区域,各类矿产资源的分布不仅能决定城市区位的选择,还能决定城市的各组成部分的区位及其后的功能分布。例如攀枝花市的资源分布对其现状乃至规划的工业布局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除了与资源开采区域的关系之外,老工业基地型城市区位选择中另一个问题是与原有城镇关系的处理。从经济的角度看,开发初期一般均要依托原有的城镇,例如大庆市开发的初期建设就依托于原有的沿滨洲铁路萨尔图、让胡路等城镇。但是处于单位制管理方便等方面的考虑,一般均采取既接近于原城镇,但同时又保持一定距离的区位,这是我国老工业基地型城市空间“双二元”结构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我国老工业基地型城市区位的选择来看,首先注重的是与资源开采区域的接近,其次才是与原有基础的结合,由于区位选择的“锁定效应”,这种城市的空间区位一直影响到现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