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和融合-发展意义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和融合-发展意义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民族声乐经过了数十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其实践已经取得了十分丰富的成果。现代民族声乐在发展过程中就已经形成了自己典型的艺术特征以及多种多样的演唱形态和基本教学体系。当人们依据事物的发展规律去正确看待现代民族声乐在发展方面的问题时,我们的理论研究势必不会出现无的放矢的情况,现代民族声乐在歌唱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就会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和融合-发展意义

现代民族声乐经过了数十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其实践已经取得了十分丰富的成果。现代民族声乐在发展过程中就已经形成了自己典型的艺术特征以及多种多样的演唱形态和基本教学体系。尽管它的艺术特征之中已经包含了“继承传统、借鉴西方”两个方面的重要因素,但是它绝不等同于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使用传统或者西方的声乐标准去衡量与判断它。对于它的相关理论研究,应该要从“它是一门独立的民族歌唱艺术”这一角度去出发。只有有了这样明确的立足点,我们在研究方面才能够更加深入和全面地进行相关理论研究,而并非仅仅停留于一般的层面上;只有有了这样比较典型的立足点,才可以有利于人们去全面地认识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展,更好地去把握住其特质,科学地去评判中国现代民族声乐在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众多现象,如“土洋之争”“演唱风格雷同”等。我们也需要把这些现象视为现代民族声乐在发展进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它不但不会影响到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展进程,相反,可能会起到推动现代民族声乐不断发展的重要作用,绝对不会由于这些现象的产生而造成盲目地否定或者肯定。当人们依据事物的发展规律去正确看待现代民族声乐在发展方面的问题时,我们的理论研究势必不会出现无的放矢的情况,现代民族声乐在歌唱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就会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注释】

[1]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www.xing528.com)

[2]赵讽.声乐表演的民族形式和外来形式的民族化问题[J].人民音乐,1963(Z1):17-19.

[3]袁里.演唱艺术的民族化群众化[J].人民音乐,1963(Z1):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