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弗莱雷解放教育:挑战传统教学模式

弗莱雷解放教育:挑战传统教学模式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弗莱雷指出,这种“讲授”会导致学生机械地记忆所讲授的内容,会把学生变成被教师“填塞”的“容器”。这种讲授式教学充分反映了一种传统的旧教育观。这种“储蓄教育观”实际上反映了一种压迫意识:无知的绝对化。[23]因此,弗莱雷提出要用“提问式教学”来取代“讲授式教学”,要用“解放教育观”来批判“储蓄教育观”。

弗莱雷解放教育:挑战传统教学模式

1.“讲授式教学”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弗莱雷探究了学校中的教学关系。他发现,学校教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讲授”。

弗莱雷认为,这种“讲授”具有一种特殊的弊端,即表明了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讲授者是教师,是主体;听讲者是学生,是客体。作为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用讲授的内容来“填满”学生脑子。作为客体,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听讲,把教师所讲的储存起来。在这种教学中,师生之间没有对话,没有交流。这种不对话表明了教师与学生的一种垂直关系,而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在教师的讲授过程中,讲授的内容又往往是远离学生生活经验的、脱离现实的。

弗莱雷指出,这种“讲授”会导致学生机械地记忆所讲授的内容,会把学生变成被教师“填塞”的“容器”。教师把这些“容器”填塞得越满,越会成为好教师;这些“容器”越是愿意顺从地让教师填塞,就越会成为好学生。这种讲授式教学充分反映了一种传统的旧教育观。

2.“储蓄教育观”

对于这种传统的教育,弗莱雷有一个著名的十分形象的比喻——“银行储蓄”(bancaria)式的教育。弗莱雷指出,“这种教育是一种‘储蓄’行为,学生就像是银行里开的‘户头’,教师则是‘储户’。教师进行讲授,进行存款,而学生则被动地听讲、接受、记忆和重述,进行储存。师生之间以这种‘你储我存’取代了相互的‘交流’。学生‘户头’里的‘存款’越多,他们发展批判意识就越少,而这种批判意识可以使他们作为世界的改革者介入于这个世界。”[21](www.xing528.com)

在这种“储蓄教育观”中,教师是至高无上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因此,在教育中就出现了弗莱雷指出的如下的一些现象:[22](1)教师总是教,学生总是被教;(2)教师什么都知道,学生则一无所知;(3)教师总是在思考,学生不用去思考;(4)教师总是讲授,学生总是顺从听讲;(5)教师执行纪律,学生遵守纪律;(6)教师有权选择并作出规定,学生则遵守规定;(7)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围着教师转;(8)教师有权选择教学内容,学生(从未被征求过意见)则要适应这些教学内容;(9)教师利用自身的威望成为知识的权威,反对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只能听从教师;(10)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客体。

在这种“储蓄教育观”中,知识被看作是智者给予愚者的一种恩赐,学生被看作是要进行适应的人和要进行调整的人。学生储存的东西越多,学生自我发展批判意识就越少。学生越是被动地学,越会倾向于去适应世界,而不是去改造世界。

这种“储蓄教育观”实际上反映了一种压迫意识:无知的绝对化。在这种意识的影响下,教师和学生持有的不可更改的固有观念是:教师总是什么都知道,而学生总是一无所知。这种僵化的观念否认了教育和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一种探究的过程。

弗莱雷猛烈地抨击了这种“储蓄教育观”,他指出:“这种教育观剥夺了或压制了学生的创造权。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发展的是一种依附权威的思想,他们所受的教育就是听教师告诉他们应该怎样想和怎样做。结果,未来的他们只能成为被动的、没有创造力的劳动者。”[23]

因此,弗莱雷提出要用“提问式教学”来取代“讲授式教学”,要用“解放教育观”来批判“储蓄教育观”。要实施解放教育,首先要从克服教师与学生的矛盾着手,通过双方的协调,使师生双方共同来进行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