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德育任务与培养学生优良品德的方法

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德育任务与培养学生优良品德的方法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德育要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的理想和志向。培养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德,具有勤奋学习、热爱劳动、关心集体、乐于助人等优良品德和文明习惯。

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德育任务与培养学生优良品德的方法

根据中小学德育纲要的有关规定,中小学德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任务:

(一)培养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政治方向是指一个人对社会中的阶级、政党、国家的基本观点和态度,是一个人思想品德的核心内容,因此政治教育应成为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德育要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的理想和志向。当前,还要特别加强公民教育,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

世界观是指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人生观是指人对其生存价值和意义的看法,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体现。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锻炼过程,德育为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学校德育要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初步的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以集体主义为导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作风。(www.xing528.com)

(三)逐步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品质和法纪观念及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学校德育主要是培养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德,具有勤奋学习、热爱劳动、关心集体、乐于助人等优良品德和文明习惯。同时,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学校德育必须培养受教育者具有强烈的法制观念,做到懂法、守法、护法,并能够自觉地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四)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品德能力是指一个人顺利完成品德活动的本领,主要包括品德的认识能力、情感能力、践行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等。品德心理一般是由知、情、意、行等因素构成的。学校德育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品德心理因素,促使其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同时,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道德思维、判断、评价能力以及自我管理和教育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