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音乐教学法:发展学生智能,培养创造力

音乐教学法:发展学生智能,培养创造力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教学方法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出发点,如美国的《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的五个教学环节:自由探索、引导探索、即兴创作、有计划的即兴创作、巩固概念,就是通过自觉乐感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一音乐教学法又称“发掘创造力教学法”。也就是说音乐教学活动主要是由音乐教师和学生这两个能动体的双向交往活动来完成的。这也说明音乐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

音乐教学法:发展学生智能,培养创造力

(一)音乐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的关系

音乐知识的传授,学生对乐理和声、歌唱、演奏、欣赏由不会到会并逐步形成技能技巧,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保证学生能正确地领会和掌握教材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智力、能力,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教师也能从中积累教学经验,增长教学能力。教学方法不得当,音乐教师同样花了很大的精力,但收效甚微,甚至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音乐能力也得不到发展。虽然有些教师歌唱、演奏技能技巧的水平可能在一般音乐教师之上,但由于其不研究音乐教学方法,所以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掌握科学的音乐教学方法是一个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它不仅对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有重要意义,而且关系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音乐教学方法的产生及发展

远在中国春秋末期和古希腊时期,当时的音乐教学主要是个别教学形式,主要采用讲授、模仿法。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教学方法发展缓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需要培养各方面的科学技术人才,学校课程不断增添,以班级为形式的集体教学体制出现,引起了教学方法的革新。与此同时,一些教育家,积极推行演示、观察、实验等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生理学心理学的新成就,为教学方法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现代社会的知识积累速度加快,为了把越来越多的知识尽快地传递给下一代,需要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创造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20世纪50年代以前,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以保证“双基”的传授为主,美国当代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纳主张教学的目的除了要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科学知识以外,还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良好的智力发展,以便使学生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主动参加知识获得过程的人,而反对把人当作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发现学习的方法。现代教学方法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出发点,如美国的《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的五个教学环节:自由探索、引导探索、即兴创作、有计划的即兴创作、巩固概念,就是通过自觉乐感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一音乐教学法又称“发掘创造力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十分强调即兴创作,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创造音乐,这些都具有现代音乐教学法的特点。

(三)音乐教学方法针对的对象

由于在现代教学中,教学方法不再单纯地被看作是指导学生的方法或者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而是教师和学生相互联系活动的方法,所以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包括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的教与学的双向交往活动。也就是说音乐教学活动主要是由音乐教师和学生这两个能动体的双向交往活动来完成的。(www.xing528.com)

例如,教师指导学生欣赏一部作品,当学生熟悉了第一、二乐段主题旋律后,教师用谈话法,要求学生在听第三部分音乐时,找出这一部分与前两部分的关系。学生仔细地听完了作品的第三部分,发现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音乐的再现,从中懂得了ABA三段体曲式的特征,并能创造性地运用这一知识,即兴创作一首短小的三段体音乐。这就充分地体现了双向!交往这一特性。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由教师的教,转换为学生的学,其本质也揭示了教法与学法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转换。如学生学会了指挥图式后,用指挥来控制自己的节奏感;学生学会了力度表现后,用歌声的力度控制来表现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与情感的抒发等等,都表现出教师的教已为学生自己吸收和消化,体现了教与学的双向性。

(四)要重视情绪在音乐教学方法中的作用

现代教学方法强调情绪在教学中的作用,这是符合生理学、心理学基础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认识与情绪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积极的情绪对认识具有动力功能。大量的实验证明,愉快时则感知比较敏锐,记忆比较牢固,思维比较活跃。脑功能定位理论也提供了生理学根据:大脑左半球控制抽象逻辑思维,右半球控制具体形象思维,两者互相协调地活动才会提高大脑活动效率。音乐属情感性艺术,情绪在音乐教学方法中的作用,比其他学科更显得重要。积极的情绪会产生兴奋感、自豪感,给音乐教学活动注入活力,技能技巧不是机械的操作,而是有情感的表现。每唱一首歌、奏一首乐曲都充满着情感,音乐教学就取得了更大的效益,改变教学中一味强调知识、技能技巧而忽视情绪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克服了学生在学习音乐时的枯燥、厌烦。

音乐教学活动既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艺术。音乐教学要按其自身教学规律,从学生的生理、心理出发,这是科学。音乐教学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恰当的、合理的教学方法从知、情、意、行去引导,这就是艺术。

(五)教学有法而无定法

教学方法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和发展起来的。音乐教学是一种复杂的、多元的活动,这是由于音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等决定的。是随着社会科学文化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教学方法归根到底要受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的制约,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随之改进和发展。从教学对象来讲,不同时期的学生呈不同的特征,这就要求音乐教学方法要因人而异,具有多样性。从另一角度讲,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能包罗万象、一统全盘,所以“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这也说明音乐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一种教学法的产生都将经过实践和科学的检验,且随时代的变化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