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跨越文化差异,实现课程改革

跨越文化差异,实现课程改革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我国近代现代的课程改革就完全不同,当时中国学校教育与西方的学校教育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评价方式等所有的环节,西方的学校教育文化与中国传统的学校文化完全不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探究和研究性学习,提倡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试图弥补中国学校教育的文化缺陷,是给中国学校教育添加新文化要素的重要举措。

跨越文化差异,实现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总是试图改变某种现存的东西,或者增加某些原文化中不存在的文化因素,或者改变某种文化因素的性质。在文化交流日益方便和频繁的当代,课程改革跨越文化的幅度越来越大。这与在某一文化的框架范围内进行的教育改革不同。如我国北宋时期,王安石发起的教育改革就是在儒家文化的框架内进行的,它就不存在跨越不同文化界限的问题。而我国近代现代的课程改革就完全不同,当时中国学校教育与西方的学校教育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评价方式等所有的环节,西方的学校教育文化与中国传统的学校文化完全不同。如当时中国学校要培养学生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忠实服务者,而西方学校要培养具有开拓的精神、资本主义民主意识的各类人才;西方学校主要传授科学技术知识,而中国学校主要传播儒家经典。当时中国的改革者最看重的是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急于将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引进到中国的学校中来。这是当时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然而,中国当时的学校缺乏现代科学文化,引进的现代科学文化与中国学校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别。这个差别就像一座大山一样横亘在中国教师的面前。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到20世纪90年代,这座大山似乎已逐渐被夷平,人们似乎忘却了中外学校在科技文化或现代文化方面还存在什么差异。确实,在科学知识传播方面,差异已经不如以前那么明显,然而科技文化不只包括书面上的科技知识,而且包括教师的科技素养、学生的科技素养,以及作为科技文化生长发育的理性主义的光芒。

事实上,新课改注重填补我国学校教育在能力素养方面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新课改方案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作为核心理念,把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实践进行探究、研究等作为此次改革推行的新理念。这是因为,经历了上百年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在中国得到了传播,并且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学校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不足,不能满足社会创新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尽管长期以来,中国人通过学校教育学习和掌握了不少科学技术知识,但是学校未能普遍产生孕育科学、促进科学发展的科学文化要义。甚至,中国学校在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时,总是不自觉地维护自己传统文化的面子,学校把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作为客观的知识,而不是自己主动地成为科学技术和理性主义文化主人。再加上急于求成的思想,不想花功夫了解如何获得科学知识,而是以最直接的方式,学习别人取得的成果。再者,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人们没有深刻体会科技知识获得的过程。也没有体会到科学知识与发现科技知识的人之间的关系。因而学校教育缺乏探究、研究、创新的文化要素。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探究和研究性学习,提倡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试图弥补中国学校教育的文化缺陷,是给中国学校教育添加新文化要素的重要举措。作为添加的新文化要素,其可能遇到的文化阻力就可想而知了。第一,绝大部分教师对于探究、创新和研究性学习都是茫然无知的。第二,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对探究、创新和研究性学习缺乏必要的支持。第三,学生和社会对探究、创新和研究性学习缺乏现实需要。这些都是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成文化阻力的原因。因此,要克服这种文化阻力,就只能努力培植创新的文化要素。(www.xing528.com)

培植创新文化要素首先要引进关于它的知识。创新这种文化要素包括一整套的知识和方法系统,它是与现代西方文化,尤其是科学技术文化相伴而产生发展的。理性之光是现代西方文化的基础,离开了理性光芒的照射,创新的种子将无法萌发。因此,培养创新文化要素一定少不了全面营造创新文化的环境。也就是要着力解决缺乏创新文化要素的成长环境的问题。即不仅要引进创新的种子,还要努力培育创新的文化土壤。第一,培养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使教师学会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二,改革管理制度,使学校、教师具有更多的自主权。第三,要把学生从过度的重复的知识学习中解放出来。第四,改革现有的考试制度。第五,营造一个宽松的民主的文化环境。第六,在时间上解放学生,解放学校。第七,在物质上保证从事创新教育活动的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