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缅边界商务条约签订及中国边疆学研究

中缅边界商务条约签订及中国边疆学研究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薛福成认为此次奉命与英国外部商议划界,虽获地无多,但得到五项益处。对于和英国外部谈判划分滇缅边界过程艰辛,他也有感而发表示:观于前使臣曾纪泽商办之时,迄今事隔八年,再与议约难易损益,相去倍蓰其明证也。[45]他将英国外相签订滇缅界务商务条约之草约,并呈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经奏明批准后即可进行换约。

中缅边界商务条约签订及中国边疆学研究

薛福成认为此次奉命与英国外部商议划界,虽获地无多,但得到五项益处。第一,风示各国俾无藐视。第二,隐备印度,杜其窥视。第三,保护土司免受诱胁。第四,扞卫滇边防彼勘进。第五,援用公法稍获明效。[39]薛福成说经他与英国外部交涉分界,始知曾纪泽所商议之界,迄今时异势殊,亦有窒碍之处。南掌诸部,已尽归暹罗,而掸人之康东土司,英人欲占为己有不肯让我。现经商议所获之地,皆在近边,较易控制。薛福成说他绘制滇缅分界图一幅,并以黄红绿三线分别旧界新界与英所占而退出之界。[40]

综观薛福成此份奏折内容,最主要是他在向朝廷报告他和英国外部交涉滇缅分界,从一开始英国外部不承认曾纪泽所订的分界节略,经他努力协商力争,终于获得英国外部允诺让地,对于展拓边界稍有收获。并绘滇缅分界图,图上以黄红绿三线代表新旧界线以及英国允让地之线。薛福成所绘此张地图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本图亦定名为《滇缅分界图》,图上绘有经纬度,本图右侧写有图例:“黄线系近百年来滇边原界,蓝线系英人初拟占进之界,红线系现实滇边之界。”图上之村镇、土司、关隘等地均有标示记号。三条界线以红线最靠左边,黄线在中间,蓝线在右边,三条界线相距并不很远。薛福成在奏折上所称的腾越八关,在图上亦标示出来,此八关位于腾越西侧,由北往南依序为神护关、万仞关、巨石关、铜壁关、铁壁关、虎踞关、天马关、汉龙关。

薛福成写上述奏折并附上此地图向清廷报告他与英国外部谈判滇缅边界交涉经过,从地图所绘来看,薛福成希望能与英国外部谈成以红线作为分界线,则位于红线右侧科干、孟连、十三版纳土司地(车里)均归中国。笔者对照薛福成此奏折与地图,发现奏折是写黄、红、绿三线,绿线是英所占而退出之界,但地图上的图例是写黄蓝红三线,蓝线是英人初拟进占之界,黄线是旧界,红线是新界无误,地图上所绘明明是蓝线,为何奏折会写是绿线,而奏折所写“英所占而退出之界”与地图所写“英人初拟进占之界”语意相差甚多,为何会有此现象发生,值得再去作探讨。[41]

薛福成除了将上述奏折与地图呈送朝廷外,也将他与英国外相商议分界办法的会议记录送给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其中重点提到英方不允薛福成所拟划分厄勒瓦谛江之地,所以薛福成再提“将中国界外自穆雷江起至北纬25度40分纸一条带形之地,宽约20英里,包含昔董在内归中国”的分界办法。薛福成说该20英里之地系要留住当地许多华人居住用。但英方所拟分界是让出穆雷江南北各一处长约五英里之地,包含昔马在内,但英国不让昔董之地。另外英方也提拟自色伯坪北以萨尔温江及恩梅开江中间之山水留分界处为分界线。[42]薛福成则认为最公道之办法是以迈立开江及恩梅开江中间之地划分界线。从双方会谈内容看来对于如何分界仍有岐异。

薛福成与英国外部谈判至光绪十九年(1893年)十二月,双方逐渐磨和意见,薛福成向朝廷报告说明腾越八关之神护关、万仞关、巨石关、铜壁关在老界之内,英方并无异议,而汉龙关与天马关早已被缅甸及野人所占,英方允勘明后归还中国,而虎踞与铁壁两关原先只知其名,但未究审其实址,经勘查后始知关也早已被英人所占,薛福成认为可要回铁壁关,但虎踞关因该国驻印度总督甚为坚持,要回难度颇高。至于野人山地划分,薛福成与英国外部达成“野人所居地势,酌量分划中国所得约短数十方里,兹于分划孟卯一东至潞江西岸之地照数补偿中国”之协议。

薛福成在奏折里提到英国外部对野人山地非常重视的原因,以及划分问题,薛福成说:(www.xing528.com)

英人所注意经营者,欲由滇西野人山地进入西藏,惟自昔董以北,浗夷、怒夷之地,英人亦未尝深涉其境,外部初议约略分至二十八九度之间,但既为人迹亦所不至,滇中亦无从查考,万一彼朦混分入藏地,将来彼必执条约为证据,关系非轻,现已再四与争,订明自二十五度三十分以北,暂不划分。[43]

薛福成所述此段话也是野人山地在北纬25度35分以北之地暂不划界的理由。对于和英国外部谈判划分滇缅边界过程艰辛,他也有感而发表示:

观于前使臣曾纪泽商办之时,迄今事隔八年,再与议约难易损益,相去倍蓰其明证也。臣再四思维,决机宜速不宜迟,防患宜远不宜迩,不值以一偶而妨全局,亦未便争小利而堕诡谋,度势揆情刚柔互用,甫在虎踞关以东划定界线,虽未能复百余年前旧地,较之滇边所守新界似稍有展拓,此界务已订之大略。[44]

薛福成此段话即在表明他对滇缅界务谈判的态度,在曾纪泽被召回国后即向朝廷建言应积极与英国商议,时间拖延越久对清廷越是不利,后来他奉命接下谈判任务后,积极探究滇缅边界形势,不畏艰难与英国外部辩论终获成果,对边界稍有展拓。薛福成在此奏折最后提到展拓之地计有下列几处:在西面计收回野人山内之昔马等地、收回铁壁天马等关,南面则收回宛顶边外之地、潞江以东科干之地,收回车里、孟连两土司。[45]他将英国外相签订滇缅界务商务条约之草约,并呈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经奏明批准后即可进行换约。光绪二十年(1894年)七月二十三日,清廷派驻英、法、比、义大臣龚照瑗与英国外部大臣金伯利在伦敦签署换约,并立有换约凭据。拖延多年的滇缅界务问题,在薛福成不屈不挠,费尽心力与英国外部激辩交涉后,终能让滇缅边界纷扰问题暂告一段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