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字信息资源配置-分析和讨论

数字信息资源配置-分析和讨论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基础上拉开与现存信息交流技术产品在可用性与易用性上的差异,促使用户使用行为发生转移而选择该产品。因此,企业应该时时密切关注市场动向,不断推出新功能和新应用,减小用户对具有类似功能的产品的感知差异。1 2 3 4 5 6 7相比于即时通讯来说,使用社交网络使我和他人的信息交流更加简单。1 2 3 4 5 6 7总体来说,社交网络比即时通讯更有用一些。

数字信息资源配置-分析和讨论

从模型验证的结果可以看出,用户以往的使用经验对信息交流方式转移中的感知有用性差异和感知易用性差异都具有显著性影响,进而显著影响到用户使用社交网络的行为,也就是同类信息技术产品之间的价值属性差异会对用户的选择产生关键影响。此外,研究发现两种信息交流方式的相似性对以往使用经验和系统间的价值属性差异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如果用户感知到两种交流方式之间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则用户以往的使用经验对两项交流技术产品间的价值属性差异的影响会减弱。

*
p<0.05;**p<0.01;***p<0.001
图6-10 PLS运行结果

(1)理论意义

在TAM的基础上从比较感知价值差异出发,通过问卷调查验证了在信息交流行为转移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TAM对信息技术/系统接受行为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其研究范围局限于研究在一定的组织环境下对某一特定的技术或系统的接受行为,当在面临多种选择情况下,使用TAM对接受行为的解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互联网环境中,存在多种信息交流方式供用户自由选择,使得单纯使用TAM研究用户行为具有极大局限性。假设模型正是尝试弥补这一不足,在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的基础上,针对用户面临多项选择的环境,从价值比较出发提出感知易用性差异和感知有用性差异,通过实证研究验证这两个潜在变量在信息技术/系统使用转移中具有关键影响作用。建立在TAM基础上的感知易用性差异和感知有用性差异变量既包含技术/系统接受行为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又能合理解释行为转移的动因,对人们选择交流技术产品的行为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此外,另一个理论意义是再次验证了相似性在用户使用转移中的影响作用。许多关于行为转移的研究都验证了相似性或与相似性类似的关系在行为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如对网页中超链接关联性作用的研究[72]和对门户网站与即时通讯软件之间具有的实体性(entitativity)联系的研究等。[73]但本研究的模型考察的是具有可替代性产品之间的相似性在用户选择行为中的影响作用,模型验证得出的结论也与先前的研究具有不同之处。以往关于实体性联系的研究主要强调由同一主体提供的技术具有相对较高的实体性,它在行为转移过程的作用要比相似性强,主要受到群体内相似性与同质性等因素的影响。但是即时通讯与社交网络这两种信息交流方式虽然有类似之处,它们在本质上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即时通讯的基本功能仍然仅限于提供聊天交友,但是社交网络突出将人的社会性融入信息交流中,强调人际联系与社会关系。即时通讯的核心优势是实现实时交流,在这一方面,社交网络无论在功能上还是在快捷上都比不上即时通讯。因此,在研究用户选择不同的交流技术产品中,使用相似性变量更具有合理性。

(2)实践意义

从实践的角度看,用户信息交流方式的转移受到可供选择产品的感知易用性差异与感知有用性差异影响。企业在推出一种信息交流的新产品时,应充分考虑市场上现存信息交流应用的可用性与易用性。在此基础上拉开与现存信息交流技术产品在可用性与易用性上的差异,促使用户使用行为发生转移而选择该产品。对于已经占领市场的信息交流技术产品,缩小与新出现的产品之间在易用性与可用性之间的差异则是保持用户数量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应该时时密切关注市场动向,不断推出新功能和新应用,减小用户对具有类似功能的产品的感知差异。此外,企业在推出一项新的信息交流技术产品时,还应注意到相似性的影响。用户在接触一项新的信息交流产品时,会考虑到目前正在使用的产品,进而有意识的对两种产品的价值进行比较,包括有用性和易用性。不管用户使用以往技术产品的时间的长短如何,产品之间的相似性越高,用户感知到的易用性差异与有用性差异就越小,则越不利于用户选择使用新的产品。因此,尽量推出具有差异性和新型性能的产品是企业在同类市场上占据优势的利器,这同样适用于互联网经济环境下的市场竞争

附录:网络信息交流方式的转移行为问卷

本问卷仅用于学术研究,不会用于任何商业目的。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发展,以FaceBook为代表的社交网络正促使用户信息交流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互联网用户中使用即时通讯的用户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社交网络的用户正迎头赶上。本研究旨在厘清从互联网中以QQ等应用软件为代表的即时通讯交流方式到以FaceBook为代表的社交网络交流方式的变化过程,以及社交网络出现后其对互联网信息交流方式的影响。

感谢您的大力支持!

第一部分基本情况调查

1.您的性别

□男□女

2.您的年龄段

□15岁以下□15—20□21—25□26—30

□31—40□41—50□51—60□60以上

3.您正在攻读或已获得的最高学位

□小学以下□初中□高中□中专□大专

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以上

4.您使用手机的时间

□1年以下□1—2年□2—3年□3—5年

□5年及以上

5.您使用互联网的时间

□1年以下□1—2年□2—3年□3—5年

□5年及以上

6.您使用过得信息交流方式

□即时通讯(例如QQ、MSN等)

□社交网络(例如:校内网、开心网、FaceBook等)

第二部分 信息交流方式变化的调查

请根据您的理解对以下的每个陈述句问题进行判断,并在问题后面的相应数字(1,2,3,4,5,6或7)处进行选择。您的回答应反映您的判断,不存在正确或错误。请不要遗漏任何一个问题,如果您感觉对某个问题难以做出完全准确的判断,请提供尽可能准确的判断。

在下面的问题中,即时通讯包括但不限于QQ、MSN等聊天软件,社交网络包括但不限于人人网、开心网、QQ校友、FaceBook等网站。

有用性差异(1=强烈不同意˜7=强烈同意)

提示—有用性包括但不限于:能找到多年的老朋友,能与朋友实时交流,能方便快捷的交换各种信息:文字、图片)

(1)相比于即时通讯来说,使用社交网络能让我更方便与他人交流。(www.xing528.com)

1 2 3 4 5 6 7

(2)相比于即时通讯来说,使用社交网络使我和他人的信息交流更加简单。

1 2 3 4 5 6 7

(3)相比于即时通讯来说,使用社交网络能提高我与他人交流的效率

1 2 3 4 5 6 7

(4)总体来说,社交网络比即时通讯更有用一些。

易用性差异(1=强烈不同意˜7=强烈同意)

(1)相比于即时通讯来说,学会如何使用社交网络要更容易一些。

1 2 3 4 5 6 7

(2)相比于即时通讯来说使用社交网络能更容易得到我想要的信息。

1 2 3 4 5 6 7

(3)相比于即时通讯来说,我能更容易地学会如何熟练使用社交网络来与他人交流。

1 2 3 4 5 6 7

(4)社交网络要比即时通讯更容易使用。

1 2 3 4 5 6 7

相似性(1=强烈不同意˜7=强烈同意)

(1)即时通讯与社交网络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例如,即时通讯与社交网络两种交流方式所提供的服务,两种信息交流方式的功能、作用等等)。

1 2 3 4 5 6 7

(2)即时通讯与社交网络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例如,即时通讯与社交网络的操作方式、产品界面等等)。

1 2 3 4 5 6 7

(3)我认为使用即时通讯的经验对我使用社交网络有帮助。

1 2 3 4 5 6 7

(4)总体来说,即时通讯与社交网络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1 2 3 4 5 6 7

使用频率

(1)平均来说,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你使用过多少次即时通讯?

□没有使用过□一月一次□一月几次□一星期一次

□一星期几次

□几乎是每天一次□一天多次

(2)平均来说,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你使用过多少次社交网络?

□没有使用过□一月一次□一月几次□一星期一次

□一星期几次

□几乎是每天一次□一天多次

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完成了问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