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揭示中国旅欧游客购物行为的社会学洞察

揭示中国旅欧游客购物行为的社会学洞察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发现,商务老板大多积累了大量的欧美品牌知识,很清楚什么样的商品适合什么样的人群,自己的需求应该相应找什么商品来满足。图8-1商务游客逛考夫霍夫商场一层从这段场景的对话可以看出,该礼品公司老板T对欧美商品的品牌故事、发展历程、追捧的市场人群都比一般游客清楚。商务老板对于欧洲商品知识的了解还体现在其对于欧洲商品的细致观察、品鉴上。

揭示中国旅欧游客购物行为的社会学洞察

研究发现,商务老板大多积累了大量的欧美品牌知识,很清楚什么样的商品适合什么样的人群,自己的需求应该相应找什么商品来满足。考夫霍夫是德国的一家连锁百货商场,售卖欧美的各类中高档品牌日用商品,国内商务游客在德国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参展期间,几乎都会抽时间来法兰克福位于采尔大街的这座绿色的百货商场购物。下面是一段我在2015年 1月29日跟随3位前来参加“圣诞礼品展”的东莞礼品出口商(老板:T,50多岁,设计师出身;总经理:H,40多岁,曾跟着T学设计)逛考夫霍夫商场的观察笔记,我以第一人称记录了场景和人物语言,从中可以透视出商务老板对欧美品牌知识的熟悉程度(见图8-1)。

……拐个弯逛到日默瓦行李箱柜台,T指着柜台上面银色的小登机箱,说“这个好”。转过走道继续走,T转过头对我们说:“你看这个箱子,价格可能是很多人不能接受的。可是它真的很耐用。可以用很久。”H马上接话:“是啊。我们门口那个钱生不是买了一大堆这个嘛。”(省略一部分闲聊)T继续说:“像那个箱子的品牌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成了那么好的品牌了。上面写着源自一八九几年,也一百多年了。此箱不仅闻名于几个国家,在全世界都追捧为好牌子。确实是耐摔。像那个LV啊,不是有个故事嘛,说一个LV的箱子因沉船沉到海里,后来打捞上来,打开,里面的东西还是和原来一样。”……

图8-1 商务游客逛考夫霍夫商场一层(实地拍摄)

从这段场景的对话可以看出,该礼品公司老板T对欧美商品的品牌故事、发展历程、追捧的市场人群都比一般游客清楚。这与他从事外贸礼品设计这一职业经历相关,也得益于其作为公司老板具有一定的消费水平,可以长期关注、使用这些欧美商品。对他来说,摆在欧洲商场橱窗里的这些商品并不陌生,他甚至可以如数家珍地品味这些品牌故事、表达生活品位。所以这类具有多次出国游经验、经济能力能够承受中高档欧美品牌商品的商务游客往往积累了大量专业的商品知识。(www.xing528.com)

商务老板对于欧洲商品知识的了解还体现在其对于欧洲商品的细致观察、品鉴上。一位浙江衢州的防盗设施商人F-S7这样描述他对德国汤匙的了解:

不光是有牌子,打个比方,我上次来买了一个调羹,我们在中国买个调羹是拿来吃饭用的,它这个就感觉像工艺品,做得很精致。(问:怎么个精致法呢?)比方说,我们那个调羹是不是后面有一个柄啊?我们中国人调羹的那个柄可能有些时候还做得很薄,抓起来有点别扭、不舒服。德国的那个调羹正好有一个弧度,我们抓上去刚好手的位置在那个地方。再人家这个材料、真材实料。我们就弄块铁皮,一镀,发亮点就行了,好一点发亮一点点。它这个我怀疑不是镀出来的,是真的那种材料打磨出来的,那个重量完全是两码事,我们两个比不上它一个重。(F-S7)

这段话中表现出F-S7具有长期的使用欧美商品的体验,同时深谙国内外品牌商品的材质、性能,具有丰富的商品知识。由于F-S7要去欧洲会见客户、洽谈业务,常常去德国,他对德国的钢制品观察很细致。自身体验带给他的结论是:中国的调羹仅仅满足使用功能(“拿来吃饭用的”),而德国的调羹在满足盛食物功能之外,还很注重细节:首先,调羹的弧度与人手拿调羹的姿势相适应;其次,是真材实料打磨出来的。可见,商务老板不仅对品牌知识有较多的了解,对于商品具体的材质、设计细节都有自己深刻的触觉、视觉等多感官体验,是名副其实的“专家”。因此,商务老板不用像团队游客那样被导游补课、想象欧洲商品的好,也无需像一部分自由行游客那样通过行前积极“做功课”来进一步认识、想象欧洲商品。对一件事物拥有知识就是部分地拥有权力(Urry & Larsen,2011),由此可以推测,他们在逛商场时会呈现出一种自如、从容的心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