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元代四贤祠的历史与建筑风格

元代四贤祠的历史与建筑风格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元人黄裳的《灵济庙记》记载,庙原在“西山之地”,元代至正十五年岭南西道肃政廉政访副使也儿吉尼命静江路判官王惟让重修灵渠时,将四贤旧祠重新扩建,并改名“灵济庙”。当时三殿并列,左殿祀龙王,右殿祀黑衣神,中殿祀“四贤”及历代对灵渠有功的人物。如今的四贤祠保留了桂北传统的建筑风格,灰瓦白墙,显得古香古色,门口一株古樟树衬托出它的悠久历史。

元代四贤祠的历史与建筑风格

四贤祠位于南陡下游100多米处的灵渠畔,因祀奉历代修渠功绩显赫的四位先贤——史禄、马援、李渤、鱼孟威而得名,是灵渠文物汇集的重要场所。

四贤祠创建于元代以前。元人黄裳的《灵济庙记》记载,庙原在“西山之地”,元代至正十五年(1355年)岭南西道肃政廉政访副使也儿吉尼命静江路判官王惟让重修灵渠时,将四贤旧祠重新扩建,并改名“灵济庙”。后来屡修屡毁,仅在清代就经历4次重修、3次损毁。清代雍正十一年(1733年)重建,在旁增设了黑神祠,祀“黑衣神”也儿吉尼。当时三殿并列,左殿祀龙王,右殿祀黑衣神,中殿祀“四贤”及历代对灵渠有功的人物。清代咸丰元年(1851年),灵济庙和黑神祠被焚毁,后重建。清代光绪十一年(1885年),灵济庙和黑神祠再次被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又重建,复名“四贤祠”,祠中只列两殿,右殿改为住室,共六开间,占地宽24米,深11米,脊高9.5米,前有八字门墙紧靠水边,总面积为280平方米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后,祠宇逐渐破败。1981年,兴安县政府决定,由兴安县文物管理所对原祠进行绘图、拍照后拆除重建,于1985年5月1日竣工。重建后的四贤祠总建筑面积为743平方米,比原来扩大近2倍;占地面积也由原来的1100平方米扩大到1935平方米;保留了原来的建筑风格和形式,增建东门楼、西门楼和临渠小榭,保留原来6块清代修渠碑记,重塑“四贤”的青铜塑像;院内新挖鱼池,堆砌假山,增设碑廊,保存从外面移入的26块元代以来有关灵渠的古代碑刻。(图9-12)

如今的四贤祠保留了桂北传统的建筑风格,灰瓦白墙,显得古香古色,门口一株古樟树衬托出它的悠久历史。石砌的大门上方“四贤祠”三个大字熠熠生辉;大门两侧镌刻的一副对联“咫尺江山分楚越,史君才气卷波澜”,高度概括了灵渠的重要地位,赞颂了灵渠建造者的历史功绩。

祠内花窗回廊、古木葱茏,祠外绿水环抱,颇有岭南园林意趣,置身其间,有时空穿越之感。

图9-12 四贤祠

四贤塑像 元代至正十五年(1355年),岭南西道肃政廉访副使也儿吉尼扩建灵济庙,祀奉历史上创建和维修灵渠有功的“四贤”——秦代监御史禄(图9-13)、汉代伏波将军马援、唐代桂管观察使兼桂州刺史李渤、唐代桂管防御使兼桂州刺史鱼孟威。清代重修四贤祠时,除供奉四贤之外,还增添了李师中等历代修渠有功的人物。民国时,神像渐毁,祠宇犹存。1985年,兴安县文物管理所重修四贤祠时用青铜重塑四贤像,并立于正殿。四贤形象庄严肃穆、栩栩如生,每尊神像均设有基座,上刻各位先贤的生平简介,供人们瞻仰凭吊。

碑林 四贤祠内原存6块古碑(图9-14),其中元代碑刻1块,即黄裳的《灵济庙记》碑;清代碑刻5块,分别是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陈元龙的《重建灵渠石堤陡门碑记》碑,乾隆二十年(1755年)梁奇通的《重修兴安陡河碑记》碑及杨应琚的《修复陡河碑记》碑,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赵慎畛的《重修陡河碑记》碑,光绪十四年(1888年)陈凤楼的《重修兴安陡河碑记》碑。1985年,兴安县文物管理所重修四贤祠时,又将兴安各地的26块古碑一并移入院内,并增设了碑廊,形成灵渠碑林,为灵渠研究保存了难得的文物和史料。其中,元代黄裳的《灵济庙记碑》是兴安县境内发现的唯一元碑,碑文记载了一则灵异故事,说四贤如何关心修渠,这是极为罕见的。

图9-13 史禄塑像

图9-14 四贤祠碑刻(部分)(www.xing528.com)

此外,祠内碑廊中有几副石刻对联也值得玩味,如“国宝并辉北望长城一万里,仙源可辨南流入海二千年”“一苇可航南海眼前小,万流皆俯黄河天上来”和“湘漓异源非异源自来地志纷纷忘了相离二字,秦汉杂霸不杂霸只此江堤寸寸亦当雄视千秋”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灵渠的沧桑历史和重要地位。

三绝碑 祠内有3块稀世罕见的古碑,又称“三绝碑”。

第一块是《古树吞碑》,祠前有一棵需两人合抱的大重阳树,虽然树龄已有700多年,但是依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将靠在树身一方清代乾隆十二年(1747年)的四贤祠《新装水神石碑》横向吞入三分之一,使碑与地面平行悬空约30厘米,可谓一大奇观(图9-15)。

图9-15 古树吞碑

第二块是《劣政碑》,亦称《损德碑》(图9-16)。碑高1.47米,上书“浮加赋税冒功累民兴安知事吕德慎之纪念碑”19个大字,落款为“中华民国五年冬月阖邑公立”。民国二年至五年(1913~1916年),桂林籍的吕德慎任兴安知县,因增加赋税,形成积怨,被兴安百姓联名告状革职,在其离任后,县民立碑以示惩戒,成为此后过往官员的一块警示碑。

图9-16 劣政碑

第三块是清代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查淳榜书的《湘漓分派》原碑,高2.76米,宽1.34米,最先立于铧嘴。20世纪90年代初,因打鱼的村民冬天在碑前生火取暖而爆裂,碎为数块,后经文物工作者修复移竖于祠内。最为奇特的是,碑中的裂痕恰巧形成一幅铧嘴与大天平、小天平的平面示意图,亦是碑中一绝。

美龄桥 四贤祠附近10多米处有一座造型精美的汉白玉石拱桥,即“美龄桥”(图9-17)。1941年8月,蒋介石偕同夫人宋美龄游灵渠,兴安县政府在此架木桥让他们到灵渠游览大天平、小天平。后来,人们在此修建一座水泥平桥。20世纪90年代,改建为石拱桥,称之为美龄桥。

图9-17 美龄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