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情景再现:发挥电视传播优势,提升观众体验

情景再现:发挥电视传播优势,提升观众体验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情景再现可以充分发挥电视传播优势,提升观众收视体验。对“情景再现”是否满足新闻真实性的要求,存在一定的争议。注意控制时间长度,不能喧宾夺主,超过纪实内容的篇幅;控制使用对象,动态消息等硬新闻通常不用情景再现,故事化的新闻专题可根据需要适量使用。情景再现的内容一定要用字幕、解说或视听手段明确告知观众,以避免真假误认与混淆。

情景再现:发挥电视传播优势,提升观众体验

情景再现是指在电视新闻、电视纪录片等电视纪实节目的创作中,在现场影像资料缺失的条件下,通过“人物扮演”或“场景搬演”的方式,模拟拍摄事件的事发现场或过程的一种技法。情景再现最初出现在电视纪录片创作中,近年在电视新闻中也频繁使用,已经成为电视新闻节目的重要辅助手段。

电视新闻中的情景再现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再现的“情景”来源于真实事件的核心事实,通常与新闻事件的真实现场片段结合使用,给观众带来比较完整的真实体验。二是“再现”是一种艺术加工,其方式、方法难以避免创作者的主观因素和个人偏好。

情景再现可以充分发挥电视传播优势,提升观众收视体验。在关键现场影像缺失的情况下,通过现场还原、细节再现等内容,可以丰富镜头语言,挖掘新闻内涵,增强影像感染力,充分发挥电视媒体形象生动的优势;通过过程还原、悬念设置、氛围营造等手法,可以补足叙事缺失环节,展示事实的完整性,强化新闻报道的故事性,从而更好地满足观众的收视期待。

对“情景再现”是否满足新闻真实性的要求,存在一定的争议。情景再现对事实经过了艺术化的加工,带有创作者的主观色彩,因此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电视新闻中要谨慎、适度、有限地使用,避免滥用和泛用,要遵循如下原则和要求:(www.xing528.com)

情景再现必须以事实为基础。不能无中生有、完全想象虚构;也不能为了表达戏剧性效果、追求故事化而扭曲事实。

把握使用范围,做到少而精。注意控制时间长度,不能喧宾夺主,超过纪实内容的篇幅;控制使用对象,动态消息等硬新闻通常不用情景再现,故事化的新闻专题可根据需要适量使用。同时,注重人性关怀,避免悲剧场景、灾难场景的再现,否则容易造成对新闻当事人或其他相关人的“二次伤害”。

情景再现的内容一定要用字幕、解说或视听手段明确告知观众,以避免真假误认与混淆。视听手段主要是指坚持“宜虚不宜实”的原则,对情景再现进行象征性处理,刻意留下“摆拍”痕迹,对场景进行虚化表现,弱化与被表现对象间的物理相似性,以方便观众辨认和区分。主要方法包括:不出现台词;避免真人实景,不轻易用表演者实实在在的正面近景,巧用侧影、光影、动作;改变画质效果和画面色彩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