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文艺与电视观众的心理需要的介绍

电视文艺与电视观众的心理需要的介绍

时间:2023-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生不息,共创美好生活”的栏目导语一度家喻户晓,为生活服务类栏目树立了成功的典范,这与其充分满足了观众的一些生理需要是密不可分的。

电视文艺与电视观众的心理需要的介绍

第二节 电视文艺与电视观众的心理需要

一、电视观众的心理需要

20世纪50年代,以亚伯拉罕·马斯洛为代表的一批心理学家创立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成为心理学史上的“第三思潮”,也成为人类了解自身过程中的又一座里程碑。

马斯洛的基本需要理论,几乎可以运用到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驱使人类的是若干始终不变的、遗传的、本能的需要。这是马斯洛理论中一个独到的基本概念。这些需求是心理的,而不仅仅是生理的。[4]

(一)生理需要

人的需要中最基本、最强烈的一种,莫过于对生存的需求。氧气、水、食物、性、住所……是人得以生存的必需条件。一个极度饥饿的人,最想得到的就是一大块面包,这时候,安全、情感、美对他来说可能都是毫无意义的,甚至,为了一块面包他可以放弃自尊。

如果将人的生理需要加以延伸,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对于与生存相关信息的关注。就电视新闻来说,一则关于“经济适用房买卖”的报道和一则“考古重大发现”的报道相比,相信前者更能满足广大普通百姓的需求。在眼花缭乱的电视栏目中同样可以发现,关于美食健康的栏目总是有着广泛的受众群,它可以不受年龄、性别、职业的限制,因为它满足了每个观众最基本的生理需要。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生活》就是这样一档贴近百姓并且具有高品质和权威性的生活服务类栏目。它着力把握时代的脉搏,以百姓生活为报道主体,反映普通人的生活,以科学、健康、智慧的生活方式引导观众,服务百姓。“生生不息,共创美好生活”的栏目导语一度家喻户晓,为生活服务类栏目树立了成功的典范,这与其充分满足了观众的一些生理需要是密不可分的。

(二)安全需要

一旦生理需要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就会出现安全需要。儿童心理学家发现,儿童需要一个可以预料的世界。儿童喜欢统一、公平及一定的规律。缺乏这些因素时,他就会变得焦虑不安。他喜欢的是有一定限度的自由,而不是放任自流。不安的人对秩序和稳定有一种迫切需要,他尽量避免奇怪或不测之事。健康者也寻求秩序和稳定。[5]

安全需要决定了人们必须首先要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诸如天气地理自然灾害等;社会环境,诸如政治法律、舆论等。人们通过了解自己所生存的环境来确定自己的生存状态和社会位置,并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对自己的生存策略做出相应的调整,以获得秩序和稳定的安全感。

电视新闻的真实报道能使观众较为真切地了解和认识其所处的环境。2003年春季的“非典”报道就是最好的例证。“非典”爆发之初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媒体也很少有相关报道。随着疫情的日渐严重和一些地方媒体的遮遮掩掩,各种有关的谣言也像“非典”病毒一样迅速蔓延开来,一时间,人们谈“非”色变,不敢去医院看病,而是购买各种预防的偏方,哄抢生活日用品,甚至连呼吸都充满了死亡的危险。这时,有责任感的媒体站了出来,他们进入抗击“非典”第一线,和“非典”患者亲密接触,和白衣天使并肩作战,给处在惶恐中的受众带来了最珍贵、最真实的全面报道,同时,向受众普及相关的医疗知识,教大家科学的预防方法,渐渐使人们从恐慌不安的气氛中平复下来。人们终于能够以科学健康的心态面对疾病,这对于最终战胜“非典”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三)归属和爱的需要

当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出现对归属和爱的需要。马斯洛发现,缺乏爱,就会抑制成长以及潜力的发展。这一点,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得到印证。现实生活中,许多少年犯都来自不完整的家庭或是有着不幸福的童年。临床医生一次又一次地发现婴儿不能缺少爱。很多心理病理学者也认为爱的需要受到挫折是心理失调的主要原因。马斯洛说:“爱的饥饿是一种缺乏症,就像缺乏盐和维生素一样……我们需要碘和维生素C,这一点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毋庸置疑的。我提醒你们,我们需要爱的证据与此是完全属于同一类型的。”[6]

现代受众对爱的需要越来越强烈,因为在现实社会中,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情感交流却越来越匮乏。忙碌的工作和快节奏的生活使人像个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很少有时间停下来和身边的朋友交流感情,甚至连亲人之间也变得越来越冷漠。1990年,《渴望》的热播正是适应了人们渴求真情的心理,在全国观众中引起了巨大反响。

(四)尊重的需要

尊重有两类,自尊以及来自他人的尊重。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有信心、有能力和独立的个体,同时也渴望来自他人的肯定、接受和关心。当一个人的尊重需要得到满足时,他往往会变得更有自信、更有能力、更有成就感

电视从业人员作为传播者,怎样才能满足观众的尊重需要呢?这就涉及一个“视点”的问题。

随着电视的出现及普及,大众文化迅速发展,大有湮灭精英文化的勇猛态势。大众文化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提供给电视媒介一种“平民视点”。“平民”指的是最普通的民众。从平民的角度看世界,看到的可能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琐碎平凡的小事,但其中却包含了传播者对观众真切的关心和尊重,它使电视一改以往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权威感,成为和观众平等沟通交流的媒体。

平民视点使电视栏目能够以平等的态度关注各个群体的受众,少了虚假的意识形态宣教,多了些人文关怀。人文关怀的方式是多样的,比如倾听就是一种人文关怀,当你让一个普通人有机会把他真实的想法、情感和他在人生转折点的一些复杂的或者是悲欢离合的故事以及感受表达出来的时候,不仅是访问者而且受众也在和他一起倾听,这就是一种人文关怀。普通人身边发生的故事往往更能打动观众,这也是现在很多谈话类节目火爆的原因。

中央电视台的《半边天》栏目站在女性视角,表达大多数女性的心声,特别关注她们生存的困境;为沉默者代言,最大限度地表达弱势群体的愿望与声音。因为它能紧紧扣住妇女的生存状况、社会地位、发展前景、发展途径、女性自身与外部世界的适应与协调这些最基本的、最关键的问题,所以能牢牢吸引住人们特别是女性观众关注的视线。

(五)自我实现的需要

“一个人能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发现人类有成长、发展、利用潜力的心理需要———马斯洛称之为自我实现———是马斯洛关于人的动机的理论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马斯洛还把这种需要描述成“一种想要变得越来越像人的本来样子、实现人的全部潜力的欲望”。马斯洛发现,当一个人对爱和尊重的需要得到合理满足之后,自我实现的需要就出现了。[7]

电视文艺节目给电视机前的无数普通观众提供了一条全新的自我实现的道路———真人秀节目。一直以来,观众只能在电视上仰视明星的光彩,而真人秀节目的出现使普通人也可以走上屏幕,展示自我,实现自己的梦想。如果说《幸存者》是对自身生存能力的挑战,那么《美国偶像》则是绝对的造星工程。在《新周刊》“2004生活方式创意榜”中,由湖南卫视与天娱传媒倾力打造的“快乐中国,超级女声”被评为“年度创意TV秀”,可以说是中国版的《美国偶像》。它是一档大型无门槛音乐选秀活动。该活动以一种不分唱法、不论外形、不问地域的互动性、参与性超强的“海选”为主要特征,只要喜爱唱歌并年满16周岁的女性,均可报名参加。通过层层淘汰选拔,征选出真正具备培养前途与明星潜质的歌手,打造“平民偶像”。无数对歌唱抱有梦想的女孩纷纷报名,无论是淘汰还是通过,她们都在电视上展现了自己的风采,满足了自我实现的愿望。

(六)认识和理解的欲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孩子最爱问“为什么”,因为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其实,任何一个健康人都有好奇心,都会追求秩序、系统和稳定。用马斯洛的话来说,“有人把这一过程称为寻找意义,那么我们就应该假设人有一种对理解、组织、分析事物、使事物系统化的欲望,一种寻找诸事物之间的关系和意义的欲望,一种建立价值体系的欲望”[8]。(www.xing528.com)

前面也提到过,电视新闻给人们提供了一种了解、认识世界的新手段。同样的,电视文艺中的专题片、纪实性节目等也能从某些方面满足人们认识和理解的欲望。

古代圣贤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问城记》说,“行万里路,问千座城”。这是湖南卫视电视栏目《象形城市》在2003年推出的年度策划所试图达到的目标。该栏目号称中国第一档城市文化地理电视专栏,希望见证“在全球化背景下奔跑而思想着的中国城市”。所推出的《问城记》———出访人类栖息地,选定中国十个城市作为解读对象,记录并分析现代化进程中各个城市的不同步伐以及变革的人文生态,该栏目组先后走过了青岛、珠海、深圳、苏州、昆明、沈阳等城市,并特别邀请作家龙应台随行。龙应台只是作为节目的一个代言人,清楚地替《象形城市》发问,用龙式语言点“问城”主题,[9]带领电视机前的观众走进各个城市,认识它们不同的历史,理解它们不同的文化。

(七)对美的需要

人类从原始社会就开始追求美,这可以从洞穴壁画、陶器上的花纹、兽骨制成的首饰等人类早期的艺术作品中得到印证。马斯洛发现,从最严格的生物学意义上说,人需要美正如人的饮食需要钙一样,美有助于人变得更健康。实验证明,丑会使人变得迟钝、愚笨。[10]所以,也可以说,需要美是人的天性。

审美需要在每种文化、每个时代都会出现。在当代审美文化领域里,一个最为明显的现象是,艺术和艺术活动发生了巨大变迁,审美从高高在上的艺术殿堂走下,揭开神秘的面纱,走向大众与日常生活。电视文艺在这其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一方面,文学歌舞戏剧、戏曲等传统艺术形式通过电视这个媒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传播。以前,去剧院看一场演出是多么奢侈的事,而现在,只要坐在家里的沙发上,就可以和全家人一起欣赏正在直播的大型晚会。电视媒体满足了千千万万普通大众的审美需要,也从此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艺术欣赏方式。

另一方面,电视媒体不仅仅起到传播信息的作用,也在此基础上创新出了新的艺术样式,一些完全属于电视媒体的艺术样式,如电视文学、电视相声、MV等等,而其中,最成功、最受欢迎的莫过于电视小品。至于MV的出现,完全颠覆了人们欣赏音乐的方式,把人们对音乐的注意力从听觉转移到视觉,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视听语言,并受到全球青年人的狂热喜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视文艺能被称为艺术,正是源于它独特的审美价值。

二、电视文艺满足受众需要的策略

如果电视只是满足了以上所说的人类的几种基本需要,还不能说是完全满足了受众的需要。人的心理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系统的和不断运动的。只有努力在系统和运动中把握住受众需要的一定规律,才能真正地把握受众心理。

(一)及时满足占主导地位的需要

人对哪一种需要的匮乏感更强,那一方面的需要就更为迫切。这种较为迫切的需要,会对人的行为起主导作用,人的行为都会围绕它进行。如一个饥饿的人,最迫切的需要就是食物;一个孤独的人,最迫切的需要就是关爱。

不同的人群,占其主导地位的需要也会不同。青少年注重认识和理解的需要,因为他们正处于刚刚开始认识世界、渴求知识的阶段。老年人则往往更多关注家庭和健康。男性与女性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男性更多关注时事,女性更多关注人生、情感。男性注重“世界发生了什么”,女性注重“我对世界的体验”。[11]不同的栏目应当针对其不同受众群的特点,把握他们的主要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文化和社会环境的作用,不同的群体也会有一些共同的心理需要。如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反映的是共和国军人的感情历程,听起来有些遥远,但是他们拥有美丽的心灵、高尚的人格,燃烧着对生活的激情和憧憬,观众在他们身上找到的正是今天缺少的悲壮和崇高。

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不同职业的观众对电视节目类型的选择(如表4-6所示):

表4-6

img10

首先,新闻和电影、电视剧受到各行各业受众的喜爱,因为它们满足了人们共同的一些基本的心理需求。文艺节目的受众中,文艺工作者最多,这和他们的职业密切相关。失业待岗人员对文艺节目的喜爱或许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文艺节目能够消除孤独、消磨时间、寄托精神的作用,也反映了这一群体主导的心理需求。军人和农民是最少关注电视文艺的职业,一方面是军队和农村收看电视的条件有限,另一方面,恐怕也和电视文艺节目很少关注或者没有真正关心农民和军人有关,不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

(二)尽量满足多种需要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各种需要之间也是有机关联的,所以,人的行为往往不是由单个需要决定的,而是由几个相互关联的需要共同决定的。这种心理特征决定了人们在看电视时,总是希望能从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把新闻、娱乐、情感、审美一网打尽。

韩剧的热播可以说是准确地抓住了观众的这一心理,凄美动人的爱情,琐碎而深沉的亲情,肝胆相照的友情,跌宕起伏的情节,传统与现代兼具的韩国文化,纯净优美的自然风光,魅力四射的偶像演员,精雕细刻的构图用光……聚集了这么多吸引人的因素,怎能不使观众“看了又看”?

在我国电视文艺节目中,最受关注和最有影响力的可能非春节联欢晚会莫属了。每年一度的春晚已经成为年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牵动着海内外亿万炎黄子孙的心。综艺晚会的形式满足了观众的多种需要,歌舞、相声、小品、戏曲、魔术、杂技……丰富的节目类型中有娱乐,有审美,更有情感,再加上一些纪实元素的应用,成了除夕之夜最丰盛的一道视听大餐。

(三)不断提高创新,满足不断变化的更高层次的需求

受众的心理需要是由物质到精神,由低级到高级不断上升发展的。一旦某种需要得到满足,这种需要就被平息,而新的更高层次的需要就会随之出现,这是一个常变常新的过程。

电视观众之所以“喜新厌旧”,正是这种心理特征的表现。当年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一炮打啊,各台都纷纷推出克隆节目,好景不长,又纷纷下马,可见盲目的追随模仿只能造成资源的浪费。观众的口味在不断变化,无论多么流行时尚的东西,都有随风而逝的一天。一个节目再好也不可能永远受欢迎,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赢得观众。因此,电视从业人员必须有把握时尚、预测趋势的能力,不仅要求变求新,还要好上加好,创出精品,满足观众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其实,不是观众没有能力去欣赏精品,而是能称得上精品的作品太少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