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作为传播媒介的优势的介绍

电视作为传播媒介的优势的介绍

时间:2023-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视在对人和社会施加影响的同时,显示出其不容忽视的多种优势。可以说,电视对美国社会和人民生活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与电影那种单元性重复放映时空组织方式相比,电视传播手段在时空组织上无疑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电视作为传播媒介的优势的介绍

第四节 电视作为传播媒介的优势

电视,这个渗透在人类生活各个领域和社会组织每个细胞的传播媒介和艺术样式,在短短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显示出无与伦比的传播优势。电视艺术冲击着迄今为止的一切传统艺术,改变着人们固有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它消除了高山大海的隔膜,使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地球在进入太空传播时代以后,几乎紧缩成了一个“世界村”;它消除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时空界限和信息差距,并改变着整整一代人的审美情致和文化心态。在新的挑战面前,它无须声嘶力竭地呐喊,也不曾慷慨激昂地发表面世宣言,却以自己的无形魅力,悄然步入每位观众的心田。电视在对人和社会施加影响的同时,显示出其不容忽视的多种优势。

电视是视听合一的媒介。作为一种现代传播工具,它传播信息的渠道有两个,即视觉和听觉,这就决定了它与其他传播媒介的区别,也奠定了电视优势的基础。

一、传播优势

美国大众传播学者彼得·M.桑德曼指出:“大众媒介的力量基础是拥有的受众数量,是一次发射即抵达百万人的能力。”今天,没有哪种大众传播手段,在内容的包罗万象和同时能影响亿万群众方面可与电视媲美。[20]

(一)电视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媒介

从某种意义上说,电视报道能够影响事件的进程。如美国电视对人权运动的报道加速了1964年人权法和1968年选举法的出现。美国从越南撤军也受到了电视报道的影响。电视对“水门事件”的宣传加速了尼克松总统的辞职。另外,自从1939年美国第32届总统罗斯福第一次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开始,历届美国总统的竞选活动都没有离开过电视。可以说,电视对美国社会和人民生活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由此也不难看出,电视媒体在人类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已经或正在显示出巨大的传播优势。

(二)电视兼有时间和空间两种组织因素

电视媒体的传播优势在其影响人类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是显而易见的。大众传播学研究在进行各种媒介性质的比较时证明:一切印刷品、照片、图画等艺术性的媒体都是由空间因素组织而成的;而以广播和电话为传播工具的语言媒体则是由时间因素组织而成的;只有人际交流(面对面谈话)以及电影、电视才兼具时间和空间两种组织性因素。

我们把同样具有时空两种组织性因素的电影与电视做比较,就会更清楚地发现,电视媒体不仅兼有时空两种组织性因素的特征,而且该特征与传播优势的形成具有必然的逻辑关系。

电影传播的内容,几乎都是过去时态发生的事情。从传播方式上看,电影是以单元性重复放映(传播)为时空特征的。电视则一开始就显示出向所有覆盖地区同时播送视听内容的特征。因此,电视的时空组织特征是以广阔的覆盖空间和同时性传播作为标志的。与电影那种单元性重复放映时空组织方式相比,电视传播手段在时空组织上无疑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三)电视的多重性传播结构

电视传送方式的多样化以及编播方式的多元化,又使电视媒体的时间组织因素与空间组织因素形成了多重性传播结构。如同步性(即同时性,如实况转播)、重复性(纪录性电视节目)、交叉性时空及可塑性时空结构(指对纪录素材进行剪辑或特技处理)。电视媒体的时空传播优势不仅缩短了地球上的距离,也为电视节目的制作开拓了无限的想象力

总之,电视无论是从传播方法、传播内容、覆盖面积、观众人数,还是从传播效果、反馈程度等角度来考察,都宏观地展示了它作为现代先进的大众传播媒介所拥有的巨大传播优势。

二、综合优势

电视已经广泛地渗入人们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工具,一种独特的艺术创作形式和崭新的、卓有成效的教育工具,电视的综合优势与日俱增。

我们讨论电视媒体的综合优势,是要讨论电视传播手段对其他诸种传播手段的综合,以及电视媒体对其包罗万象的传播对象(即传播内容)进行综合的能力。

电视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大的传播工具。对于这个20世纪诞生的电子奇迹来说,将其功能仅限于记录和传播时间,或是对其他艺术起转播器作用的时代早已过去了。电视本身也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它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和传播规律。作为电影和广播之后的又一新的艺术形式,电视有着继承和综合其他艺术手段并吸取其丰富滋养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电视艺术是在人类诸种艺术手段趋于完备,艺术观念臻于成熟的丰厚基础上出现和完成的。因此,电视艺术是一种容量更大,视野更宽,起点更高,手段更新,观众更多,综合性优势更强的独立艺术样式。

电视媒体进入成熟期之后,翻新各种编播方式,开辟多种传递渠道,传播丰富多样的节目,强化了电视媒体传播内容的综合能力。从1980年起,美国各独立私营电视台、公共教育电视台和有线电视网对三大商业电视网(NBC、CBS、ABC)形成了不可小觑的挑战。他们对频道做了专门划分,有的专门播放音乐、舞蹈节目,有的专门播放电视系列片、电影,有的专门播放“肥皂剧”。另有一个被称为“迪斯尼乐园频道”,每天16个小时播送家庭和儿童片,其中不少是以迪斯尼乐园为背景的动画片。这些分门别类的频道,以五花八门的节目种类,别具风格的艺术形式吸引了不少电视观众。这正显示了电视媒体多种经营方式、多种编播方式和多种传送渠道以及多种节目内容构成的综合优势。[21]

三、制作优势

(一)电视传播内容的极大丰富性和传播方式的多元速成性

电视节目种类的多样和节目性质、规模的多元化,要求制作手段包罗万象,花样翻新。美国《万象》杂志编辑布鲁斯·阿帕说:“如果40年代为广播时代,50年代为电视时代,60年代为彩色电视时代,70年代为高保真度的立体声时代,那么80年代肯定是视像时代的黎明。”所谓视像时代,是指利用电视屏幕收看各种各样并非完全由电视台播出的电视节目。这意味着新的电视制作样式的出现,如电视杂志资料、盒式录像带、录像唱片电缆电视、家庭录像一体化等等。除了多种传送渠道外,电子新闻采集系统、纤维光波通讯、激光束等新制作手段的研究和广泛利用,使电视制作优势形成了又一个高潮。

(二)丰富多彩的美学追求与先进的电子视听优势相结合

当今的电视摄录像器材不断朝高清晰度、高保真度发展。综合剪辑方式、数码特技等电脑控制的合成手段,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

(三)电视制作的高效率、高速度、短周期甚至同步完成的时间优势

这使得电视节目的质量日益提高,也使得电视媒体在诸种艺术门类中极大限度地发挥了它本身所特有的视听优势。[22]

四、视听优势

(一)电视集视听之娱,占声色之美,是现代视听手段之集大成者

有关研究表明,人类的整个文化形态和生活正不知不觉地渐渐远离文字,因为它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劲敌———视觉和听觉的媒体手段。这些媒体进入每个家庭,甚至深入卧室。以娱乐性而言,视听媒体可以用来解释文学(如小说的电视化或电影化),而文字很难用来解释视听艺术元素。电视作为电影之后的最新视听综合形式,自然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

人们从视觉获得的信息占84%,来自听觉渠道的占11%;从记忆效果看,阅读的信息能记住10%,听到的信息能记住20%,目睹的信息能记住30%,边看边听的信息能记住50%。由此不难看出,视听兼备的电视媒介远比单为听觉的广播媒介优越。应当指出,电视的视听优势首先来源于人类视觉和听觉的综合心理优势。

(二)包括电影和戏剧在内的其他综合视听艺术也为电视优势的确立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和美学基础

我们知道,电视是以画面和声音进行传播的时空交叉结构的传播媒介。图像和声音是构成电视内容的重要物质材料。电视的这种音画交叉运动结构,形成与电影的构成相似的视听模式,即:声画同步、声画平行、声画对位等。它们进入电视媒介后,借助电子技术的优势,更加富有音画交融、声像并茂的感染力。

(三)形象接收设备的发展,将给电视视听结构增添新的魅力

这些设备包括大屏幕、高清晰度电视机,可以接收多频道的电视节目,以及多重性广播声像系统,立体化、立体声以及自动化,等等。

(四)电视视听手段的真实感和可信任性(www.xing528.com)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人们对于自己亲眼见到的事物,总是相信的。观众在收看电视时,似乎也置身于事件中直接感受到活动画面中展现的现实场景、场面音响和气氛。观众观看电视主要是了解活动的画面及声音(包括解说)所传递的信息,而不单纯欣赏画面和音响的结构美感。有时,屏幕上出现某些突发性事件的镜头,取景并不完美,且晃动十分厉害,但观众并不计较。相反,它刺激了观众的神经,引发观众对现场情景的联想,使观众获得一种在欣赏其他视听结构作品时所没有的参与感和亲临感。[23]

五、观众优势

电视媒体的传播优势,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通过观众来体现的。著名大众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认为,传播是个分享过程。他说:“‘传播’一词来自拉丁语Communis,即与他人建立共同意识的意思。当我们进行传播时,我们是在试图与他人建立一个‘共同意识’。这就是说我们是在试图分享知识、观点或态度。”这段话说明了一个事实,就是受众在接受传播时,有一种强烈的参与意识,即施拉姆说的“分享过程”。受众,或说电视观众的这种参与意识,成为电视媒体观众优势的重要支柱。[24]

吸引和诱导观众参与传播过程,无疑是一切先进的现代传播形式的共同宗旨。西方传播学者认为,凡是媒介所容许观众的参与程度或观众自认为参与的程度越大,则说服力越强。电视里活生生的图像和声音,必然吸引观众介入其中,其传播效果当然优于仅凭文字的臆测。为什么现代中国观众喜欢收看电视台的智力竞赛节目?观众为什么会在电视里的文娱或体育比赛结果未揭晓前,同比赛者一样紧张、入神?我们想,这大概就是观众参与意识的妙处吧!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形成电视观众优势的深刻而广泛的人类创造性心理基础———参与意识。

而今,世界瞩目的社会或政治文化活动,能在同一时刻把数以亿计的不同国家的人吸引到电视屏幕前。这是任何其他传播手段都无法与之抗衡的。电视的观众人数将占有绝对优势

电视媒体的观众优势还表现为对整个当代人的集体影响。在数不清的家庭中,电视不仅是人们最重要的信息来源,还是日常生活的指南、舆论权威,甚至是儿童的“保姆”。美国《时代》周刊载文说:“电视像是一个新型的壁炉,它是家人在一起活动和谈话的中心。”美国人几乎一多半的时间是在电视机前度过的。著名日本电视评论员佐藤洋指出:“大多数日本人对电视的崇拜已经达到了盲目的程度。”[25]

如果上述情况还不足以证明电视媒体的观众优势的话,那么,电视与电影院剧院争夺观众的事实,无疑有着雄辩的说服力。

总之,电视有其优势,如视听兼备,形象感、现场感强,生动、及时,但也有其不足之处,如电视传播的内容往往比较肤浅,转瞬即逝,观众不易选择等。如果事实或人物是观众希望收看的真实情景,他们就会收看电视。

【注释】

[1]〔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陈亮译:《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9页。

[2]张凤铸著:《电视声画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3]〔美〕R.M.小巴斯费尔德著,田园译:《剧作家的四种媒介》,《世界艺术与美术》(第七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版。

[4]胡正荣:《传播学总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228页。

[5]张凤铸:《电视声画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22页。

[6]祁林:《论大众传播媒介发展的叠加与干涉》,《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7]黄旦:《新闻传播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8]黄旦:《新闻传播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9]李彬:《大众传播引论》,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

[10]胡正荣:《传播学总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229页。

[11]Chowk, Varanasi:Mass Communication& Development,Vishwavidyalaya Prakashan, 1997.

[12]〔美〕Werner J. Severin/James W. Tankard,Jr.著,郭镇之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Communication Theories:Origins,Methods and Uses in the Mass Media),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吴燕莛译:《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页。

[14]胡正荣:《传播学总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236页。

[15]刘行焱等编著:《传播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6]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7]王学亮主编:《传播学基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8]胡正荣:《传播学总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248页。

[19]刘树林、李泱主编:《电视文艺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页。

[20]屈建平:《电视媒体的优势种种》,载张凤铸主编《广播电视文艺论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14页。

[21]屈建平:《电视媒体的优势种种》,载张凤铸主编《广播电视文艺论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20页。

[22]屈建平:《电视媒体的优势种种》,载张凤铸主编《广播电视文艺论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22页。

[23]屈建平:《电视媒体的优势种种》,载张凤铸主编《广播电视文艺论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24~25页。

[24]屈建平:《电视媒体的优势种》,载张凤铸主编《广播电视文艺论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24~25页。

[25]屈建平:《电视媒体的优势种》,载张凤铸主编《广播电视文艺论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24~2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