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播媒介的内涵的介绍,何为传播媒介

传播媒介的内涵的介绍,何为传播媒介

时间:2023-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传播媒介的内涵一、何为传播媒介(一)传播媒介即传播中介物传播学认为,传播媒介是传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传播行为得以实现的物质手段。面向大众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我们称之为大众传播媒介,它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书籍等。信息是传播的第一要素,传播是信息的生命依托。

传播媒介的内涵的介绍,何为传播媒介

第一节 传播媒介的内涵

一、何为传播媒介

(一)传播媒介即传播中介物

传播学认为,传播媒介是传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传播行为得以实现的物质手段。广义上的传播媒介包括两种含义:第一,它是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第二,它是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及传播机构。

具体来讲,媒介即中介或中介物,存在于事物的运动过程中。施拉姆认为,“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传播意义上的媒介是指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如传播声音符号的物质实体是广播,传播声音信息符号和图像信息符号的是电视电影等。面向大众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我们称之为大众传播媒介,它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书籍等。以传播新闻信息符号为主的物质实体是新闻媒介,它包括报纸、新闻性杂志、广播、电视等。[4]

(二)传播媒介是信息的生命依托

我们生活在信息的世界里,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产生了浩如烟海、纷至沓来的信息。信息源于生活,源于物质世界。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就会给人们带来信息。笔者认为,信息是客观事物矛盾运动的表征,它只有诉诸人类的感官才会起作用。

信息是传播的第一要素,传播是信息的生命依托。信息和传播相依为命,相辅相成。信息是第一位的,没有信息就没有信息流通,传播就成了无源之水。[5]而如果没有载体———传播媒介,没有了交谈、书信、书刊、电视、广播、电影、电报、电话、音像、电子计算机、卫星通讯、信息业等这些传播渠道,信息也将失去意义。

二、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

传播媒介经历了从单一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与人类文明的进步是同步的。在媒介的发展过程中,每当一种新媒介诞生之初,它都不可避免地要借鉴旧媒介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同时以自己的传播力量影响旧媒介形成的固有格局。经过一段时期的纠缠和交错,各媒介的独特个性逐步确立,媒介格局也会稳定下来。

纵览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历史,在每次新媒介诞生并与旧媒介并列的交叠关头,始终存在着一种“新瓶装旧酒”的现象,即尽管新媒介在技术手段、传播特性等方面迥异于旧媒介,但在开始发展的一段时期内,它的传播内容、传播形式都直接借鉴原有的旧媒介,旧媒介的传播逻辑或多或少地要渗入新媒介。这样经过一段时期的纠缠和交错之后,新媒介才慢慢积淀出完全适合自己的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而一旦新媒介独立之后,它就会以一种独立的力量对旧媒介产生强有力的冲击,重新结构媒介格局。[6]

我们把旧媒介的传播特色和传播内容渗入新媒介的现象称为媒介的“干涉”,而将新媒介成熟以后对旧媒介产生冲击并形成相对稳定的特征,新旧媒介并行发展,称为媒介的“叠加”。这两种现象随着报纸的诞生就初见端倪了,一直延续至广播电视

(一)早期的实物媒介和文字媒介

1.最古老的媒介

人类最古老的媒介不是别的东西,而是人的身体本身。人们使用手、脸等身体部位来进行动作、表情等非语言传播,然后才产生了语言。反过来,语言把传播的内容保存下来。

语言传播使身体在传播中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原始人类在漫长的相互交往和群体生活中,经过了形体语言、手势语言等无声语言阶段,学会了把声音同它所代表的事物分离开来,并且学会了用语言符号代表具体事物和抽象意义。规则的语言符号组合提高了人类传播信息的质量,增强了人类的相互联系,促进了社会的缓慢发展。

大约在两万年前,人类已经开始用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思想。他们的作品———关于驯鹿、野马和一些灭绝的动物的绘画,今天在法国北部的山洞里依旧可见。对于画中所表达的意思我们很难理解,也不清楚他们使用的是什么方法,更不知道这些壁画对当时的人们产生过什么影响。但在史前的不同时期,这些壁画一定是由那些最富创造力的原始人类创作的,是史前人类的媒介之一。

人们还在树上刻标记以指明路线,用堆石头表示方向或边界。在文字产生以前的社会中,人类把表达深远意义的装饰性图案做在陶器、编织物、雕刻和其他简陋的日常用品上。例如,他们发明了字、十字、蛇、鸟和其他动物的标准图案;他们用一些有意义的符号来修饰他们的作品。在舞蹈、庆典和宗教仪式中,他们表演能体现部落中心观念的神话和传说,并用特殊的服饰、发型和文身标志地位、荣誉和特权。身上的装饰品、花纹和伤疤常表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婚姻状况,诸如武士、巫师或酋长等。

烽烟和旗鼓曾是古代远距离传播的重要媒介。烽烟用于示警,旗鼓用于指挥进退。中国的《孙子兵法》所说的“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指的就是这种情况。[7]

2.文字媒介的诞生

在语言产生以后,人类的先祖们又学会了把声音同发出声音的人分离开来并加以保存的技术,这就产生了文字。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原始时代的结束,文明时代的开始。

象形文字在世界很多地方都出现过。古代埃及人发展了一种雕刻文字的符号。他们把这种文字刻在石头上,用来装饰坟墓或公共建筑。但是,雕刻文字既费力又复杂,需要用成千上万个符号来表达一种语言。符号必须刻在石头上,而石头不便于长途搬运。在这种情况下,普通人不会读写。只有少数政治和宗教头领控制的抄写员使用这种书面语言。

文字符号如岩洞象形文字、甲骨文钟鼎文等的相继产生,使人类的信息传播第一次突破时间、空间限制而得以广泛流传和长期保存。人类第一次具备了可靠的记录信息、传承信息的本领。

当人们发现了可以代替石头的书写材料时,人类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在世界的好几个地方和不同时期,抄写者开始把文字写在兽骨、木片或竹片上,或用笔墨写在羊皮或树皮上。利用这些媒介,书写速度提高了,而且书面信息更容易传播。

在欧洲人开始使用绵羊皮做成的羊皮纸以前,中国人已经用上更便宜、更充足的材料———纸张。从公元5世纪以来,纸就已经在中国广泛地应用了。6世纪左右,中国又发明了雕版印刷:把字和图像反刻在木块上,然后把木块染黑,把纸压在木块上后,墨染的黑底上就显出白字。纸的制造和使用慢慢地传向西方。到了14世纪,纸张在整个欧洲得到使用。英国到15世纪末叶、美洲到17世纪末叶才自己生产纸张。制作早期纸的原料是亚麻碎片,而不是木浆。

一旦有了简化的书面语言和纸这样便于携带的媒介,信息就能长久地保存和传播,不受时空的限制。在希腊和罗马文明的时代,书籍、史料、商业文件、法典、科学和权威性著作已成为文化的一部分。

虽然冗长的纪录文件几乎和文字本身的历史一样悠久,但我们所熟悉的书籍直到公元4世纪左右才出现。在此以前,它们是一张一张连成长卷的卷子。这些纸卷既不便使用也难于保存。罗马的法官决定把单张纸卷折起来放在一起。折缝对折缝,再装订起来,上下加封皮,形成一个抄本。我们可以把这些抄本看成最早的书籍。

与此同时,中国人又领先于西方发明了活字印刷。大约从9世纪开始,中国人就尝试着使用活字印刷的方法。活字印刷的使用是发展复制方法的关键,比起手抄来既简单又便宜。每个活字凑起来组成一页,它们还可以重新使用组成另一页。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11世纪40年代,我国宋朝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完成了人类传播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尽管中国人没有充分发挥这个伟大的发明,但人类第一次具有了大批量、简便复制信息的能力。

四个世纪以后,德国古登堡(Gutenberg)把活字印刷术变为实用技术,使印刷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近代的平面和印刷媒介

在媒介发展史上,古登堡是位杰出的发明家。1450年,他用金属铸造了活字,又用榨汁机的部件改制成了一部坚固实用的印刷机。他印制的《圣经》成为一部非常精美的作品。而且,在中世纪欧洲习惯于手抄本的世界上,一本书有200册一模一样的复制品,是件令人震惊的事情。古登堡的发明在西方世界促进了一场名副其实的革命。

恩格斯说,印刷术的推广给市民阶级和反对封建制王权的斗争带来了好处。在印刷机发明之前,书本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随着印刷机的增加,越来越多用普通百姓语言印刷的书籍出现了。以前,大部分书是用宗教当局的语言拉丁文写成的。随着印刷业的发展,几乎每一个识字且买得起书的人都能够逐渐地接触到科学、哲学和宗教的发展情况。[8]

印刷媒介的普及是媒介的一场革命。教育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书籍出版事业的发展。到16世纪,几乎所有西欧国家都建立了大学宗教改革使得对《圣经》和其他宗教著作的需求量大增。此外,科学、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要求出版越来越多的书籍。

印刷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内容的逐渐变化,更多世俗的、实用的和通俗的作品,以及政治或宗教的小册子和传单的出现,对中世纪社会的转变产生了影响。由此带来了由书籍引起的社会变革。

活字印刷发明了近200年以后,现代意义上的新闻报纸才开始出现。17世纪初,定期出版的报刊首先诞生于德国。之后,欧洲各国先后出现了日报。1660年在德国莱比锡创办的《莱比锡新闻》,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份日报。

欧美各国的报业发展历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的阶段:自由主义报刊、政治报刊和商业报刊。现在,虽然在许多国家,商业报刊都是占主导地位的报刊形式,但从报业的发展来看,还是脱胎于早期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报刊,特别是在传递当时的政治经济信息方面,明显地带有早期资产阶级报刊的痕迹。

(三)电子媒介

电子媒介的出现是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综合产物。19世纪后半叶,由于电的发现和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开始诞生了一大批电子媒介,电报、电话、电影、广播、电视等等都是19世纪至20世纪人类的伟大发明。电子媒介对人类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9]

电子媒介的出现是与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的发明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从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的历史,须从电磁波的发现说起。

电磁波这项重大的科学发现最早出现在欧洲。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奥斯特实验的启发下,经过十多年的试验研究,在1831年发表了他的研究结果,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人们一般认为无线电波的发现者是德国科学家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Heinrich Rudolf Hertz)。赫兹发现了无线电波产生、发射以及接收的方法。

1899年3月28日,意大利科学家G.马可尼(G. Marconi)成功地将一份电报从英国跨越英吉利海峡发至法国,1901年又完成了横越大西洋的无线电报的发送和接收。此后,无线电报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1912年发生的震惊世界的“泰坦尼克号”邮轮遇险事件,就是由于有了无线电报的呼救,船上七百余名乘客才幸免于难。(www.xing528.com)

在此期间,另一项伟大的发明是贝尔(Bell)发明的电话。当世界上第一条海底电缆铺设成功,连接了大西洋两岸的欧洲与美洲时,这两个大陆上的人们举行了19世纪最大规模的狂欢,以庆祝这项伟大的发明。

电话、电报和无线电的发明形成了庞大的电讯媒介和电讯产业。对于邮电部门来说,现在的“电讯”传播有几种不同的分类,即电话、电报、传真、邮政通信、网络传播等。按传播信号方式来分,可以分为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传播途径有电缆通信、波导通信、微波中继通信、卫星通信等。

总之,电话、电报与无线电的发明创立了电子媒介和电讯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拉开了20世纪电子时代的帷幕。

19世纪后期,出现了记录影像的照相技术和电影,加上20世纪出现的广播、电视,更使传播媒介壮大、发展起来,使得人们对传播媒介的利用及依赖达到了空前的程度。[10]

1.电影的发明

电影作为传播媒介的新形式出现在19世纪末,但内容上它并不新鲜,它只不过是将传统的娱乐转移到了一种新的传播形式上。

在为更广泛的大众消费者提供故事、音乐戏剧、幽默方面,电影掀起了一场技术性的革命。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人们以既经济又文雅的方式欢度空闲时间的需要,它为工人阶级带来了可以享受更高层次文化的可能。从它迅速增长的历史来看,电影所能满足人们的潜在需求是巨大的。电影发明和迅速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是电影所满足的社会需求。城市市民和工人阶层的需要才是电影发展的最重要动因。

在电影发展史上,电影除了作为艺术样式出现和掀起社会纪实电影运动外,还被用于国家或社会的宣传目的。虽然将宣传思想和娱乐两者结合起来的做法在文学和戏剧中已经确立好长时间了,但电影所具有的崭新功能使它能够向更为广泛的人群传播,画面更真实,更具可信性。

现在,电影在吸引观众兴趣方面屈从于电视,伴随而来的是它与其他媒介特别是与音像出版、流行音乐以及电视的整合。尽管电影的直接观众减少了,但它已经成为其他媒介的陈列橱窗和一种文化源泉,出现了录像带、光盘、电影歌曲和电视连续剧等。因此,电影仍称得上是大众文化的创造者。

2.广播的诞生与媒介的国际化

作为大众媒介,广播和电视两者都是在共同的科技———通讯技术、摄影技术和录音技术等基础上产生的。尽管现在两者在内容和应用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人们常常把广播和电视放在一起看待。广播电视似乎是一种寻求更大传播效果的媒介,而不是对新型服务和内容需求的回应。两者都向其他的媒介借鉴,两者大多数的内容和形式都是由其他媒介派生的———电影、音乐、故事、新闻和体育运动[11]

广播的发明首先得益于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全世界最先开始发展广播事业的是美国。1906年后,美国的无线电研究者、爱好者先后安装起各种电台,播放商业广告、音乐和天气预报等,但正规的每日广播是从底特律开始的。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座标准广播电台是美国匹兹堡的KDKA电台。1920年11 月2日,KDKA电台以报道哈定和柯克斯在总统选举中的得票数目开始了营业。至1922年,美国的广播电台已经发展到近500家。

英国政府到1922年初才宣布准许设立广播电台。1922年底,由六家大无线电广播公司和电器制造公司联合组成了商业性的英国广播公司。1927年,英国政府根据当时颁布的皇家约章将其收为国有,正式定名为英国广播公司(BBC)。当时,英国广播的覆盖率达到了80%。

到1930年,无线电广播几乎遍及全世界。

当代国际广播已发展成为遍及世界各大洲的发达国家和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全球性庞大事业。长期以来,世界各地都处在众多的国际广播电波的多重覆盖下。在大部分对象地区特别是“热点”地区的上空,每日至少有几十座国际电台的电波,为争夺当地更多的听众而进行着激烈的交锋,形成全球范围的电波战。

据统计,美国政府系统的三座国际电台———“美国之音”、“自由欧洲”和“自由”电台,现共使用50种语言对全世界广播,每周广播时数共为1835小时;英国广播公司世界电台现使用39种语言对全世界广播,每周广播时数为919小时;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使用43种语言进行广播,每周播出时数1400小时。各国的电台在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重点播出地区。

3.电视时代的开始

(1)电视的诞生

电视的出现是媒介发展史上的又一场革命。电视是科学发现与传播事业发展的结晶。在广播技术的基础上,硒元素具有光电效应这一现象的发现是电视诞生的基础。英文中,广播电视常常一起使用,在两者之间划一道清楚的界限是很难的。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广播是个大概念,电视是个小概念。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广大地区播送声音、图像节目的传播媒介,统称为广播。只播送声音的,称为声音广播;播送图像和声音的,称为电视广播。也就是说,广义上讲,广播包括了单有声音的广播及声音与图像并存的电视,也包括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

1925年,英国科学家约翰·洛吉·贝尔德(John Logie Baird)利用P.尼普柯夫(P. Nipkow)发明的机械扫描盘成功地完成了传送和接收画面的实验。1926年1月26日,他在伦敦做公开的示范表演,震惊了世界。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播出黑白电视的国家。贝尔德也因为对电视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被称为“电视之父”。

在美国,电视技术有了重大的突破。1928年,工程师法恩斯沃斯(Fransworth)发明了电子图像分解摄影机,在电视摄影机的改良方面跃进了一大步。1930年至1940年这十年,是电视成形的时代。除了在转播工程技术方面有较显著的改进外,随着电视接收机的生产销售,电视已开始成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电视事业开始在美国及其他国家蓬勃兴起。

1946年,美国第一次播出全电子扫描电视,从此,电视进入电子扫描时代。战时,美国只有六家商业电视台,民间使用的电视机总数也不过一万台。战后,美国新设的电视台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至1948年底,电视台增加到41家,电视接收机的产量也达到100万台。

(2)彩色电视的普及

20世纪50年代,彩色电视发明并兴起。美国于1940年首先完成了彩色电视的发明,战后经过研究改进,于1946年宣布了所谓“点描法彩色电视技术标准”。其方法是在摄影机中装三个摄影管,分别摄取透过滤光镜所分析出来的红、蓝、绿三种原色,转变为三种电子讯号,然后再调变在一起加以传送。接收机在接收到讯号后,又分别经由红、蓝、绿三色图像管各自向荧光屏扫描,恢复原来的彩色图像。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在黑白电视接收机上也能显像,只是显示的是黑白画面而已。

美国政府于1953年接受了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的建议,采用“点描法”为美国的彩色电视技术标准,通称为NTSC制。1954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首先正式播送彩色电视节目。

从1954年至1964年的十年间,彩色电视的发展并不如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所预料的那样迅速。1964年,彩色电视机在美国突然变得畅销,当年即销售了124万台,几乎是过去十年的总和,使彩色电视机的总数一下子高达286万台之多。三大电视网为配合这种趋势,也先后增加了彩色电视节目的播出。至1966年,全美国彩色电视机超过了1000万台,彩色电视机在美国逐步普及。

在美国的影响下,西方先进工业国家也开始发展彩色电视。联邦德国所发明的彩色电视系统,简称为PAL制式。与美国的NTSC制相比,PAL制的播出范围更广,受山岭的阻碍较少,而且不会有色调失真的现象。法国所发明的彩色电视系统简称为SECAM制。从技术和经济上看,SECAM制并不完美,但由于政治因素的渗入,美国、联邦德国和法国开始在世界市场上竞争。中国在1973年开始正式播出彩色电视节目。

电视信号在地面是用微波传送的。微波传送的特性近似于光线,是按直线前进的。因此,电视信号传播的范围极为有限,通常传播的距离只有六七十公里,在这个距离之内信号强且稳定,接收的质量较好。要扩大传送的范围,就要采用“接力”的方式,每隔50公里左右设一个微波中继站,电视信号在每一站经过接收、放大,再传给下一站。这样一站一站依次传递下去,发射的天线越高,受到地面建筑物、地形的阻碍就越小,电视传播的距离就越远。[12]

(四)新媒介

在这里,我们把20世纪末出现的互联网以及手机短信等统称为新媒介。与之前的电子媒介最大的不同是,新媒介使传播更加开放,传播权不再被高度垄断而是日益分散,从而为普通百姓提供了一个新的舆论平台。

互联网是20世纪末兴起的传播媒介。它是以地空合一的电信设施为传输渠道,以功能齐全的多媒体电脑为收发工具,依靠网络技术连接起来的复合型媒介。与之前的电子传播媒介———广播、电视、电影相比,网络传播最大的特点和优势是其充分自由的反馈机制以及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关系的改变和“距离感”的消失。大众传播的薄弱环节是反馈,媒介居于传播的中心,信息是由点到面的传播,受众对传播者几乎没有充分的、即时的反馈机会。而在网络传播中,反馈是及时而充分的,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理想的“平衡—互换”模式,原来横亘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消失了,用户可以随意发布信息,相互交流、沟通。任何用户都可以发布自己的信息,都可以自由选择,分享网上丰富、广泛的信息资源,使传播权利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得到了真正的普及。

手机短信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英国。1992年12月,英国沃达丰公司通过GSM网络从一台电脑将一条短信传递到一部手机,标志着手机短信的诞生。到2000年,随着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手机短信业务的相继推出,短信在国内全面兴起并受到了广泛的青睐,从而呈现出爆炸性增长的趋势。根据世界GSP协会的统计,2003年世界范围内手机短信总量为5100亿条,其中中国达到1700亿条,占全世界短信量的1/3。

手机短信具有以下传统媒介不可比拟的优势:其一,传播源广泛分散。任何使用手机和互联网的用户都可能成为一条短信的制作者和传播者。其二,传播周期短暂、及时。依靠现代通信网络和终端的传递,信息可以瞬时传到大量受众终端。其三,传播成本十分低廉。除去无线电频率、通信网络和终端之外,无需再耗费任何其他资源。单位信息量的传播成本比传统媒体低很多。其四,传播方式多样化。信息制作者和传播者可以根据传播需要,任意选择短信的表达方式,只要受众拥有相应功能的终端,即可以解读此类信息。其五,传播范围广泛。由于世界各国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技术标准已经统一,网络漫游业务基本实现,短信业务可以跨国界实现,信息传播可以随用户漫游。最后,手机短信具有较强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信息接收者可以采用不同方式回复信息源,方便、及时地参与信息的反馈和再创造,致使短信业务的娱乐功能日渐突出。

正如上文所说,一部媒介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历史。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或是使信息的获取变得更加便捷,或是在认知方式上施加影响,凡此种种。正如尼尔·波兹曼所说,“任何认识论都是某个媒介发展阶段的认识论。真理,和时间一样,是人通过他自己发明的交流技术同自己进行对话的产物。”[13]

三、传播媒介的共存现状

我们注意到,传播媒介在发展的过程中,由最初的单一媒介到今天的多种媒介,几乎没有任何一种媒介消亡。比如,在广播刚刚出现的时候,人们曾经断言之前“红极一时”的报纸“行将就木”,然而时至今日,报纸依然存在而且办得有声有色;在电视刚刚出现的时候,也有人断言,电视将取代报纸、广播、电影等媒介。几十年过去了,电视在发展壮大的同时,报纸发行量也在上升,广播更加普及,收听率在发达国家超过了电视的收视率。这便是传播媒介共存的现状。

但为了实现当前的这种“共存”现状,各种媒介都经历了一个取长补短的过程。在相互竞争及新媒体的冲击下,传播媒介不得不扬长避短,以求进一步生存与发展。广播的出现,迫使报纸在四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增强时效性;二是发挥自己深度报道的优势,向报道的深度、广度发展;三是增加图片,增强现场感;四是改进报纸版面编排,吸引、方便读者阅读。电视的出现,对广播也带来了冲击。广播一方面要发挥自己听觉传播的特点和快速、及时向听众播报最新消息的优势;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自己收听便捷的优势,缩小收听工具,便于随时收听。[14]传播媒介这种为求得生存而作出的调整,强化了自身的传播优势,受众往往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媒介;同时媒介也有了自己善于驾驭的题材和表现的内容范围,并也因此有了一些属于自己的新的艺术形式。

总之,传播媒介经历了早期符号媒介到手抄媒介,到印刷媒介,再到电子媒介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使用、控制媒介进行传播,而传播媒介也以其自身的规律及特点,反作用于传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