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的先天能力与知识获取能力:教育学原理

人的先天能力与知识获取能力:教育学原理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个人的知识不是先天就有的,是生在人世间之后获得的;但汲取知识、“储存”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却与先天大脑的构成和发育状况有着密切联系。通常说一个人完成了一种什么样的“天才”事业,既是对他的天赋能力的称颂,更是对他呕心沥血精神的赞誉。

人的先天能力与知识获取能力:教育学原理

日常生活中所谓的“先天禀赋”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素质”,它是每一个人的种族世系所遗传给他的一定的遗传素质,也就是一个人神经类型所具有的某些先天性特征。它是构成一个人发展的自然条件(听觉、视觉、发音器官、脑神经等)。

教育理论上,对于人的发展,围绕着先天禀赋究竟具有什么作用的问题,历来有所谓“教育无能论”和“教育万能论”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与见解。这两种理论对于人的成才与先天禀赋关系的认识都具有片面性,都不足以正确解释其中的关系。概括说来,教育无能论者所持的是遗传决定论的理论观点,认为人的发展是由先天不变的遗传素质决定的,教育只能加速或延缓人的遗传素质的实现,而绝不能改变它。因此,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是极其微弱,甚至可以说是无用的。而教育万能论者又正相反,他们只强调后天环境与教育对人的成材的作用,而否认遗传素质的作用。这种观点出自英国哲学洛克,他首创“白板说”,认为新生儿是一块“空白的石板”,父母和教师可以在这块石板上书写任何东西,创造出他们所希望的人。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J.B.华生是具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他声称:“给我一打强健无缺陷的婴孩,任我在特殊的天地里将他们培养成长。我深信随意挑一个出来,都可以培养成我所选择的任何类型的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可以训练成乞丐、小偷,不管他的天资、爱好、性格、能力、禀赋等如何,也不论他祖先属于哪个种族。”在成材问题上的极端的先天论、环境论和教育万能论,已被现代科学所否定。不过,遗传、环境与教育等因素孰轻孰重,仍在争论中。而在我国,长期以来,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在批判唯心论的“天才论”中,一种貌似唯物,实则更加唯心的观点,就是只强调后天的实践,而不讲大脑素质(从心理学上说,就是大脑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点、特性)。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心理学、优生学遗传学一个时期被打成了“资产阶级伪科学”,实际上也波及到神经生物学脑科学等。自然科学的停滞状态也反过来使哲学日益贫困。不重视思维机能的物质基础,就是唯心主义;过于忽视头脑素质,只强调思维(意识)内容的物质来源,而忽视或实质上否认思维机能的物质基础,这就是一种片面性,就是形而上学。按照过去那种理论,天才固然需要勤奋,但却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勤奋者是不是都能成为杰出人才,成为天才?成不了天才的是否都是不勤奋?

理论上出现的问题,导致在政策上影响了量才使用,教学上影响了因材施教,也影响了个人实事求是地根据自己的素质特点妥善地选择学习的方向。

鼓励人们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加强实践锻炼是需要的。一个人,脱离世界,脱离实践,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甚至会退化。狼孩的故事,就说明了实践对于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多么重要。现在,我们应该恢复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面目。辩证唯物主义从来认为意识的本质既是大脑的机能,又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应该承认,人的思维能力,既是大脑机能的体现,又是实践锻炼的结果。两者是统一的,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不是彼此孤立的。不能认为不论大脑的先天素质如何,只要勤奋,就都可以成为天才或人才;成不了天才或人才的就都归结为不勤奋。比较好的大脑素质是一个人成为天才或人才,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是成为天才或人才的一种可能性;而实践、勤奋,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又能对大脑素质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是变可能性为现实性的决定性环节。

思维能力、知识与才能,三者是有区别有联系的。思维能力,在有些场合也叫智力。法国心理学家比纳认为智力高低不等于知识多少,有许多人知识丰富,但智力平庸。有的人可把知识转化成智慧,而有的则不善于完成这种转化。思维能力是才能的一个重要表现,才能,更主要地反映在能力上,表现在对知识的掌握上以及对客观世界的创造性认识、改造上。思维是大脑的一种机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大脑的基本素质,包括了先天的成分;知识只能是后天所得。正如法国唯物主义者爱尔维修说的:“人生而无知,并非生而愚蠢。”[2]才能和知识的关系,犹如体质和劳动能力、劳动技巧的关系。我们说一个人体质的好坏,绝不是抽象的,应该表现在他从事体力劳动的能力和技巧上。劳动的能力和技巧无疑是后天学得的,但它是以一定的身体素质(即体质)为前提,而一定的身体素质是包括先天成分的。同样的,一个人思维能力强弱也不是抽象的,它要表现在对知识的汲取、“储存”和灵活运用上。一个人的知识不是先天就有的,是生在人世间之后获得的;但汲取知识、“储存”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却与先天大脑的构成和发育状况有着密切联系。

所以,“天才”既包括了先天的因素,也体现了后天勤奋刻苦的学习、实践和锻炼。通常说一个人完成了一种什么样的“天才”事业,既是对他的天赋能力的称颂,更是对他呕心沥血精神的赞誉。只靠后天的实践锻炼而无必要的物质条件——没有先天形成的大脑的一些优点,成不了天才或人才;只有先天形成的大脑的优越条件,而无后天的实践锻炼,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也同样成不了天才或人才。思维离不开实践,也离不开头脑。

我们多年来听说过爱迪生“天才就是1%的灵感和99%的汗水”这样一句名言。其实爱迪生的这句名言全文是“天才就是1%的灵感和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学矣。”这句话大约更符合现实。由于哲学上的片面性,曾经使得谈论思维能力只能谈后天的实践,而不能谈先天因素,不能谈大脑素质,探讨“先天”和“素质”因素(“素质”与“先天”不等同,素质属于“后天”因素,并有变化)成了一个禁区。因此,有关脑科学、优生学、神经生理学等学科在国内没有研究进展,国外的成果也不能介绍进来,连自然科学界,有的也还是停留在早期的一些生理解剖的了解上。的确,早就有人从宏观解剖上做过比较,正如前面讲到的,对于个体来说,大脑重量与聪明状况不具有必然的联系。大脑重量相差悬殊的人,聪明才智可以不相上下。例如,俄国的屠格涅夫脑重2010克,法国的法朗士脑重1017克,一般人是1400克左右。他们两人脑重量相差悬殊,一个高于常人,一个又低于常人,但他们在世界文坛上的贡献却差不多。现代科学的进展证明,人脑的机能从素质上讲是重量与结构的统一。近年已知,人的大脑内有如“微型电路”的结构,能敏捷地处理“数据”,脑内传递的“信号”是电脉冲化学信号。人的智力不仅取决于脑重与体重之比,还取决于“微型电路”的复杂程度。有的动物的大脑绝对重量比人脑重,但与其体重比,不及人。人的脑重与体重之比约为1∶50,而猴子的脑重与体重之比为1∶18,超过了人,但却不具备人脑所具有的复杂的信息处理结构。这也如同人的“第二大脑”——计算机一样,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体积是90立方米,重达30吨,每秒钟只能进行五千次的加法运算。1971年的微型机体积是第一台的三万分之一,重量以克计,运算能力却为第一台的20倍。两种机器差别的关键是由不同结构决定的。(www.xing528.com)

我们现在需要冲破一个多年来的禁区,实事求是地正视先天因素和大脑素质以及后天的实践,在发展人的思维能力方面的地位。

脑科学、心理学、神经生物学(包括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在20世纪得到迅速的发展,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是第一个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末是第二个阶段;20世纪从70年代开始是第三个阶段。

综合三个阶段的进展,在对大脑的了解手段上:首先,找到了一些颅外探测的办法,能够比较粗略地了解大脑结构。继CT扫描机之后,新出现的核磁共振(NMR)医疗诊断技术可以看到人的大脑中的灰色和白色组织,能监视婴儿大脑的发育情况等。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已经初试成功,即用电子技术脑电波能“阅读”人的思维。也就是用电子技术和脑电波发现被试者每想一个不同的词,就有不同的脑波类型(也叫特征波型),这样,就不需要被试者用语言说出他在想什么,而是根据不同的特征波型即可以了解或“阅读”他在想什么。目前科学家已经鉴别了27个词和音节的脑波类型。这是一项初步的但却是惊人的突破。美国核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梅斯奇(P.Mesich)预言,利用电子技术“阅读”思维的下一步发展,将不必用电极接触头皮,而只需像收音机一样,通过调频,即可以接收遨游在空间的脑波,从而“阅读”人的思维。其次,利用对病人的手术考察、药物治疗,已发现人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在大脑皮层里。在部位分工上:左半球,主要承担理性认识,如抽象能力、理解语言的能力等(加拿大女医生麦克格朗通过对385个病人考察,发现女人的语言中枢分布在两个半球上);右半球,主要承担感性认识,如记忆、情感、本能、识别图形、情绪等。两半球在初级感觉和初级运动方面与身体外部四肢等是交叉对应的,但在专门化功能上是不对称的,各有分工,并通过胼胝体和前连合把两半球联结起来而进行合作,如果切断中间的联系,就会出现指挥上的混乱。再次,用动物实验证实,神经元构成大脑,相当于高大建筑上的砖块,神经元的活动原理从蜗牛到人类都是相似的。所以对大脑的探索,一部分可用动物进行实验。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的心理学家和神经化学家已查明,大白鼠的记忆力存在于一种化学物质(蛋白质)上,这种物质叫肽;瑞士的神经学家发现,受过训练的大白鼠脑细胞核糖核酸(RNA)含量占脑重的12%,用实验证明了记忆力随核糖核酸和肽的含量和结构而变化,还证明了肽由7~15种氨基酸按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从而形成不同的记忆类型。一个人一生中,大脑可储存一千万亿条信息,可见肽的结构之复杂。这是从化学分子水平上对记忆的研究,可谓“分子记忆说”。澳大利亚的神经生理学家艾克尔斯认为,记忆就是神经细胞之间铺设了传递信息的“专用线”,即“突触”,这叫“突触生长学说”。这种学说也是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因为随着人们不断的记忆和学习,大脑突触的数目在增加,用电子显微镜和微电极可以测出突触内电位的变化。美国的心理学家罗森茨韦克用实验证明: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环境中的老鼠比单调环境中的老鼠大脑重量增加,脑皮质加厚,化学结构也不同。这就是用科学实验表明了高等动物的大脑素质在一定限度之内是随着环境的刺激、实践的锻炼而有所改变的,说明智力变化与生理变化是相联系的,可塑性是受形态结构控制的。荷兰、比利时、西班牙的科学家还发现一种“加压素”(是人脑里分泌出来的),注射到人体内有助于加快学习和记忆。

通过以上对现代科学的简介说明,大脑确是思维活动的承担物质,思维是大脑的机能,而且实践又会促进大脑本身的变化。“分子记忆说”、“突触生长学说”和罗森茨韦克的实验都共同地证明了,对于人的思维发展来说,实践与素质是统一的。

当然,目前人类对自己大脑的了解还很肤浅。从前面我们看到,脑科学只是对记忆的研究进展比较快,确实找到了储存信息的物质,但对表现理解力和创造力的大脑活动机理还很缺乏了解。当人类对大脑了解越来越多的时候,也就更加感到对它还很不了解,还是很无知。现代科学认为,大脑是一个特大的控制中心,大脑皮层140~150亿神经元相当于140~150亿台微型计算机,且都不是“单干户”,而是组织成网络发挥作用的。大脑还有个特点:一旦把它打开就失去了活脑的功能,这就增加了人们对它探测上的困难,所以,人们称它为“黑箱”。据目前的了解,从大一点的部分来说,人脑是几百个部分组成的。要搞清一个小部分的机能就需要一两名生理解剖学家用5~10年时间,而且这样的学者要求具有很强的自制力。它的难度是,胜任这项研究工作的生理解剖学家全世界也是不多的,而且还需要其他科学的配合。有人认为大脑目前是宇宙中最复杂的东西。这都说明,人的思维,特别是对大脑的理解能力、创造能力,要从生理机制上彻底揭开它的奥秘,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路程要走。最复杂的事物就需要用最复杂的手段对付,对大脑的研究,也需要多学科协同作战。人类凭着有个发达的大脑,认识了千千万万事物,但至今,大脑本身是如何进行思维的,对它的工作机制的了解还很少。相信总有一天,人类对自己的大脑也会有比较清楚的了解。恩格斯曾经预言过:“终有一天我们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把思维‘归结’为脑子中分子和化学的运动。”[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