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鱼梁洲:襄阳旅游经济龙头

鱼梁洲:襄阳旅游经济龙头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伍氏娘子绕汉江而下,追至鱼梁洲上,望江而泣。如今,荆州牧刘表在鱼梁洲高筑的呼鹰台,遗址不存,史书尚在。无论是上古神话还是民间传说,它赋予鱼梁洲深远悠久的历史魅影和千古绝唱的动人诗歌。在经过规划部门和专家学者们考察调研后,市委、市政府决定把鱼梁洲打造成襄阳旅游经济的龙头开发区。在申报省委、省政府批准之后,襄阳自创建了汽车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鱼梁洲成为全市第三大经济开发区。

鱼梁洲:襄阳旅游经济龙头

位于鄂西北之要津的襄阳,得荆楚山川而雄奇,得江河纵横而丰赡。

鱼梁洲在大地山川江河之间,生于洪荒,长于水中。在雷电风雨的激灵中,在日升月跃的激光下,在水流漂移的浪击中,没有留下博古通今的陶瓷瓦片,龟骨竹帛,为它历史存照;更没有黄钟大吕、九州之鼎的铭文,对它作详尽记载。而它孕育发酵的过程,似真似幻的传说,却放大了它立足于世的魅影。

鱼梁洲从远古神话中走来,有三千多年流光溢彩的神奇。在人们口传薪播的故事中,有“仙人在汉水落江,被项鳊腾跃救起”的传奇。传奇上说,那项鳊将仙人托举出水面而升天,仙人在飘飞离去时回眸一顾,但见得一道沙梁分四水,梁上尽见沙金鳞。

鱼梁洲从历史典故中走来,有两千多年的经历。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楚王平听信谗言,杀了楚大夫伍奢及其长子伍尚,伍奢次子伍子胥沿汉江而逃,奔吴越而去。伍氏娘子绕汉江而下,追至鱼梁洲上,望江而泣。乾隆时《襄阳图志》借此典故称此洲为“伍娘子望夫洲”。

鱼梁洲真正从《晋书》和《水经注》中走来,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习凿齿与桓秘书云:“肆睇鱼梁,追二德之远。”这二德乃东汉末年庞德公和司马德操。《水经注·沔水》亦载:沔水中有鱼梁洲,为庞德公所居。《襄阳府志》山水卷与古迹卷均明确记载鱼梁上有呼鹰台,“为刘表所筑”。《水经注》确认“表好鹰鸣,尝登台歌《野鹰来》之曲”。刘表在鱼梁洲建“呼鹰”台,不是故作风雅,而是在此招贤纳士,为振兴襄阳而用。如今,荆州牧刘表在鱼梁洲高筑的呼鹰台,遗址不存,史书尚在。

鱼梁洲从似真似幻的神奇中走进唐诗宋词,便走进了生活的现实场景与社会的真实。唐代田园诗首席诗人孟浩然,隐鹿门下鱼梁,留下了“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的千年咏叹,也留下过“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的繁华乐章,更留下了“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的妙景。因为孟浩然,鱼梁洲头来了“诗圣”杜甫,来了“诗仙”李白,来了“诗佛”王维,来了“诗王”王昌龄。于是鱼梁洲犹如“清水出芙蓉,明镜映高台”。在这里,“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在这里,“雄鸭绿头看汉水,肥鳊缩项出鱼楂”;在这里,“鱼梁临汉水,水绿沙如雪”。宋代文豪苏东坡到此,更是惊叹“洲中浣纱子,环佩锵锵鸣”的生活之状。

鱼梁洲作为汉江上的好望角,可直达岘山、观音阁、凤林关、习家池的沙头角,能把“一江四城”紧密相连,也为襄阳人长生于汉水河畔的风俗民情,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它也是襄阳民歌民谣民俗的发源地。例如:正月里来是新年,襄阳人放灯到洲前,花灯好似天上星,一河两岸耀阳春。二月二来龙抬头,鱼梁洲上放龙舟,龙舟奔向龙王庙,一闹水龙中国调,二闹全年风水好。三月里来杨柳岸,鱼梁洲上放花篮,篮篮装满五谷粮,等着神女来下凡……

无论是上古神话还是民间传说,它赋予鱼梁洲深远悠久的历史魅影和千古绝唱的动人诗歌。作为自然形态的原始沙滩,它却是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留给山川大地上的实体,是流水无限在日晕月潮下的造化神奇。《襄阳府志》载:“鱼梁,亦槎头。在岘津上,水落时,洲人摄竹木为梁,以捕鱼。”1981年,经地名标准化确认,鱼梁洲之名正式固定,它原有的以当地群众俗称的洲名:伍娘洲、大河洲、大沙洲、无粮洲、无浪洲及一些不确定性之冠名随之取消。现实中的鱼梁洲,其实就是汉江与唐白河、小清河一江两河的冲积扇,由泥沙淤积而成的江心岛屿,加上浅水中的浅滩,当时的面积约31.28平方公里。(www.xing528.com)

鱼梁洲在漫长的时空中形成,在历史性的社会钩沉中起落。

新中国成立前,作为自然形态的鱼梁洲,江河横流时它洪水滔天;灾祸连天兵燹涂炭时,蒹葭苍苍之中,它是人们躲灾避乱的求生岛;世道平和,它又是渔民伐木造船、下江放货之码头。新中国成立后,这块大沙洲在新的社会制度下,有了新的体制归宿。它被划分到一县一区三镇四社八个大队十四个小队管辖。沙洲地归国家、集体两级所有。在不到4平方公里的滩涂沙地上,各生产队各自为战,隔河种地撵滩种粮,也有的生产队开发了多种经营基地:经营药草、瓜果、烟叶、蔬菜;也有三个大队在洲上开辟了防洪林场,有白杨林、柳林飒飒风响。春暖花开,洲上草长莺飞,桃红柳绿,芭茅芦苇,穗旗飘荡。夏至时,水来人走,粮草无收。秋分后,水走人到,游击大战再次打响,寒露霜降一把哄上,“一季小麦一季豆,夏来过河收几斗”成了模式。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三十年,鱼梁洲上有过会战,有过运动,有过公私自分明的土地界限,有过国家和集体所有制的两种解读,更有过学大寨大开荒留下的诗行。

鱼梁洲在不同时期,展示着不同的时代烙印和历史场景,成为特殊的地域符号。鱼梁洲真正撩开面纱,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也是在创特区和开发区的转折时期。1996年,作为汉江、小清河、唐白河2000多年冲积形成的江心洲,东西南北分别与东津、樊城、襄城、襄州隔江相望。鱼梁洲一洲两岛,三水环绕,四城望洲,两山映湖的资源禀赋,跳进了市委、市政府的视野。这块总面积为17.6平方公里的大沙洲,是三千里汉江上的一块飞毯,是从天上掉下的一片白云,汉水唯一,天下之奇。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这张白纸,少有历史遗存,开发成本低,创造空间大,是能引擎城市古文化和现代文化腾跃的上好飞地,也是发展高端文化旅游业的最佳区域。在经过规划部门和专家学者们考察调研后,市委、市政府决定把鱼梁洲打造成襄阳旅游经济的龙头开发区。

申报省委、省政府批准之后,襄阳自创建了汽车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鱼梁洲成为全市第三大经济开发区。

这个新生的开发区,立鼎以汉水文化为灵魂,生态景观为特征,文化创意和旅游业为支撑,辅以部分先进城市功能的动态文化为标杆,建成中国水城之最,国家级城市中央生态公园。无论是创意者还是开发者,从建设这个文化之岛的最初,同时提升襄阳人对汉江母亲河的特殊情感

汉水,我们襄阳人的母亲河,源远流长几千年,它不仅是中国最古老的大河之一,也是汉朝、汉文化、汉学的孕育之地。它是华夏民族心中的天汉银河,直通云天。《华阳图志·汉中志》云:汉沔彪炳,灵光上照,在天鉴为云汉,于地画成梁洲。襄阳,有四城望洲之心,有一江汉水而行,有一米阳光直射,有环水氤氲暖晴。打造汉水文化在鱼梁洲上扩展放大,同时也在创业者心中升华。襄阳,这个历史底蕴深厚的古城,无论是三国文化、荆楚文化,还是宗教文化,都将在汉水文化的包容中一领风骚,都将在鱼梁洲头再现神奇。

“沧浪之水,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可以濯我足。”现代性的鱼梁洲,吸引了襄阳人的眼球,生猛地闯入了现代图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