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教育发展与公平研究:政策措施及意义

甘肃教育发展与公平研究:政策措施及意义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通过国家和省上的一系列政策,省外、省内的教育差距在逐步缩小,省内地区之间差距也在逐步缩小,但是历史与环境原因形成的差距在某些方面还存在并在短期内不可能消失,所以在甘肃开展促进教育公平的阶段性目标及政策措施研究具有推动甘肃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区域差距、控制教育资源分配失衡、照顾处境不利家庭学生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甘肃教育发展与公平研究:政策措施及意义

(一)甘肃省社会教育发展现状

甘肃省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带,地形狭长,地貌复杂,多民族杂居,在地形地貌、自然环境、气候、物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语言文字、民情民俗等诸多方面差异性很大。全省辖12个市、2个民族自治州,87个县(市)区,2006年,全省生产总值2275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250多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34元,城乡人均收入差距为6789元。常住人口2606万人,每十万人拥有的受教育程度为:大学及以上2665人,高中及中专9863人,初中23925人,小学36907人。

目前全省共有小学14002所,在校生284.63万人,小学毕业升学率达到98.96%;普通初中1637所,在校生142.27万人,初中毕业升高中升学率达到46%;普通高中493所,在校生61.39万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2%;中等职业学校招生14.8万人,在校生达到30.8万人;普通高校34所,招生9.86万人,在校生达到29.6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18%;幼儿园2457所,在园幼儿33.02万人;全省87个县中实现“两基”的县达到79个,人口覆盖率提高到95.2%。

近年来通过国家和省上的一系列政策,省外、省内的教育差距在逐步缩小,省内地区之间差距也在逐步缩小,但是历史与环境原因形成的差距在某些方面还存在并在短期内不可能消失,所以在甘肃开展促进教育公平的阶段性目标及政策措施研究具有推动甘肃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区域差距、控制教育资源分配失衡、照顾处境不利家庭学生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www.xing528.com)

(二)促进教育公平阶段性目标及政策措施研究的必要性

促进教育公平是一个长期的艰难任务,甘肃省教育发展与公平的理想目标存在较大的差距,诸如:区域差距相当明显,金昌等市已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而还有8个县尚未完成普九;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未“普九”县区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城乡教师待遇差别明显,全省农村还有2万多代课教师。据已有调查研究数据显示,2000年甘肃教育公平指数居全国第26位[1]。甘肃省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任务异常艰巨,因此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及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针对甘肃教育发展实际,提出促进甘肃教育公平的阶段性目标,分析制定促进甘肃教育公平发展的政策措施,将有利于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明确促进教育公平工作的任务,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有效推进甘肃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