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未来发展趋势判断教育科研研究报告

甘肃未来发展趋势判断教育科研研究报告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某种意义上说,甘肃省发展滞后的原因,是人才和劳动者素质上的差距。在高等教育方面,围绕甘肃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学科和现代工程技术学科,鼓励传统特色学科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并向应用型方向延伸和发展。

甘肃未来发展趋势判断教育科研研究报告

(一)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判断

“十五”以来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2006年,全省生产总值为2276.7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为333.35亿元,第二产业为1043.19亿元,第三产业为900.1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8757元,分别比2000年增加了1223.82亿元、139.25亿元、621.54亿元、463.03亿元、4628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8920.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34.00元,分别比2000年增加4004.34元、705.30元;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63.23%、14.79%、21.98%;地方财政收入294.98亿元,财政支出为528.59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加186.60亿元、340.3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024.87亿元,比2000年增加583.52亿元。[30]

《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指出:全省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到了关键期,从大的环境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产业转移和资本流动加快,为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方面,加大了对西部的支持,有利于甘肃省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扔态环境保护,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全国范围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加快,有利于优化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发展重点,有利于大力推及你技术创新,把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加速推进新兴工业化进程。

继续坚持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立足于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区域性特色经济,在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实现较快发展,促使第一产业由弱变强,第二产业由小变大,第三产业由慢变快,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快新兴工业化进程,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不断加大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优势支柱产业的力度。围绕我省优先发展的产业领域和重大项目的关键技术,整合力量,实施重大科技工程和技术专项攻关。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实现劳务经济的超常规发展,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格局,继续从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优势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品三个层次上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发展教育事业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根本保证。从某种意义上说,甘肃省发展滞后的原因,是人才和劳动者素质上的差距。缩小与全国的差距,就要加快发展教育,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发展同时,重点加强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教育

(二)甘肃教育事业发展战略目标分析(www.xing528.com)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的加快,对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结构和质量提出挑战,教育的需求逐渐多样化和高层次化,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尤其对西部贫困地区教育的关注与政策倾斜为甘肃教育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

发展思路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促进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积极构建学习型社会。

工作重点是:以农村义务教育为重点,全面实现“两基”目标,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以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努力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以改善办学条件为重点,扩大搞得够资源,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为重点,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快实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以办学体制改革为重点,促进非公有制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以教育创新为重点,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增强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

发展目标:构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衔接沟通、布局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甘肃特色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各类教育基本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各项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努力缩小与发展地区的差距,教育质量、教育发展整体水平达到目前全国平均水平。

甘肃各级政府充分认识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认真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逐步缩小学校办学条件差距,提高质量;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建立监测评估体系,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的普及率将进一步提高,接受高中教育的人口覆盖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为了普遍提高全省高中教育质量,需要加大高中阶段教师的培训培养力度,切实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特别是职业高中教师素质的提高与办学条件的提升,是未来一段时期高中教育的关键。在高等教育方面,围绕甘肃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学科和现代工程技术学科,鼓励传统特色学科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并向应用型方向延伸和发展。建设一批具有西部人文、社会、教育、自然环境和资源特点的特色学科领域,使学科结构更加科学、布局更趋于合理。高校科研立足于区域化发展目标,从区域发展的社会需求和区域资源优势确立学校的科研方向,从区域特色中培育科研的个性特色,以区域特色寻求科研的一流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