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教育科研研究报告:社会广泛参与支持教育

甘肃教育科研研究报告:社会广泛参与支持教育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全国相比,甘肃省的经济状况相对较差,教育投入有限,因此甘肃省的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积极动员各方力量捐资助学,支持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图60甘肃省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全民教育发展,全省厂矿、企业、各阶层人士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物的捐物,有谋的献计,积极参与捐资助学。在秦晓明的带动下,50 多位村民又捐款7 万元,村民共义务投工投劳2 000 多个,唤起了村民关注教育和捐助教育事业的热情。

甘肃教育科研研究报告:社会广泛参与支持教育

与全国相比,甘肃省的经济状况相对较差,教育投入有限,因此甘肃省的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积极动员各方力量捐资助学,支持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图60

甘肃省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全民教育发展,全省厂矿、企业、各阶层人士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物的捐物,有谋的献计,积极参与捐资助学。如:武威皇台集团为本地教育事业捐助资金300 多万元,为各地援建希望小学捐资近50 万元;天津滨海人才科技有限公司于2006年10月23日在正宁一中启动“爱心助学”结对扶贫救助活动,公司总经理杨晓勇委托杨晓敏女士向15 位贫困学生进行了捐赠,同时每年为学校设立3 000 元资助贫困学生基金国家电网公司在甘肃省捐资200 万元,援建5 所希望小学;影视明星周杰自筹资金25 万元在西部贫困地区——甘肃省兰州永登县秦川镇兴建了一所希望小学;2001年起,台商李建铭先后捐助16 万多元,资助了渭源的1 000 多名贫困生;中央统战系统12 家出版社2006年向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中小学捐赠图书12 万册,建立了40 个“心桥图书室”;2006年,天津市18 个县区的中小学生捐书100 万册,在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的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五市的100 所农村中小学建立了100 个“爱心图书室”,6 万多名师生从中受益。2004年,全省社会各界捐赠资金20 538.7 万元,比2003年增加4 811.8 万元,增长30.6%。

案例:国家开发银行甘肃分行捐资助学纪实

白银市平川区东南部的种田乡,山大沟深,长期干旱,当地群众祖祖辈辈靠天吃饭。沿着种田乡拉排河上溯而行约15 里,进入大山腹地,山坳里散落着一座座土坯民房,四周围分布着一块块大小不一的沟坡地。在一处四面环山的台地上,坐落着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捐资兴建的种田乡屈庄小学的新校舍。

2003年6月18日,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马学思行长带领30 多名同事在白银、平川领导的陪同下,来到种田乡北庄村开展“手拉手”助学活动。马学思行长一行为孩子们送来了130 套学习用具,当了解到一些孩子因家庭贫困面临辍学时,马学思行长当即决定,由省分行员工结对救助30 名贫困学生,每年为他们提供300 元的学习费用,直至资助他们上中学大学。马行长一行又实地查看了校舍,眼前的情景让他们为之动情。校舍的土墙被雨水冲刷得斑驳残缺,教室没有门板,窗户上蒙着破损的塑料薄膜;走进教室,房顶不时掉下几块泥巴和草屑,特别是屋顶几处破洞透进来的光柱,深深刺痛了大家的心。马行长面对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目光,当场表示愿尽自己的力量,尽快为屈庄小学建一所新学校。

2003年9月屈庄小学新校舍开工建设,2004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孩子们从此告别了破败、阴暗的旧教室,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教室。(www.xing528.com)

2004年9月,马学思行长、徐元副行长一行专程到学校回访,看到美丽的校园和孩子们灿烂的笑脸,他们欣慰地笑了。当发现学校的课桌凳很破旧时,马行长决定为学校捐赠150 套新桌凳。回到兰州,他发动员工捐款2 万余元,于2005年5月份把新桌凳送到学校。5月30日,他们又带着140 多个新书包作为礼物,与孩子们欢度“六一”儿童节。

如今的屈庄小学成为全庄最靓丽的风景,孩子们背上新书包,用上新桌凳,部分贫困孩子受到资助,这一切在闭塞的小山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案例:秦州区兴起社会力量捐助办学热潮

天水市秦州区平南镇孙集村,格外引人注目的是孙集小学的校容校貌,漂亮的白色教学楼里不断传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宽大的操场上一尘不染,校园里还布设了草坪花坛投资这样一个花园式学校需要105 万元,秦州区危改立项时只投资了28 万元,其余资金是由天水方大建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天水市政协委员秦晓明和部分村民捐助的,此举在秦州兴起了一股社会力量捐助办学的热潮。

孙集小学校长赵满元介绍说,孙集小学最早建在山坡上,由于山体下滑,校园出现裂缝成了危校。1995年学校搬迁到了现在这个地方,在教育部门的投资和村民集资下,建了二层楼共6 间教室,380 多名学生上课太拥挤,再加上学校占用的是村民的打麦场,没有围墙,夏天校园被麦垛包围,冬天柴草堆成了孩子捉迷藏的地方,存在着安全隐患。到了2003年,孙集小学被秦州区列为危改项目,投资28 万元准备扩建。这时从村里走出去创业成功的天水市政协委员秦晓明决定捐资70 万元,对学校进行整体规划,高标准建设。2004年6月扩建完成,学校由原来有校无园扩展到占地8 亩多,新增教室4 个,解决了教室不够用的难题,又购进30 台电脑,设立了电教室,农村孩子坐在电脑前可以了解外边的世界了。还为教师建了生活用房,使之成为了秦州区一流的农村小学。

在秦晓明的带动下,50 多位村民又捐款7 万元,村民共义务投工投劳2 000 多个,唤起了村民关注教育和捐助教育事业的热情。平南镇党委书记任保平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在孙集村的带动下,全镇5 个村出现了村民集资办学的热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