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方音乐史(修订本):城市流浪艺人的主角和他们的乐器

西方音乐史(修订本):城市流浪艺人的主角和他们的乐器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器乐几乎全在城市、民间世俗音乐领域中流传,各国的流浪艺人是主角。管风琴是利用压力使气流通过一系列音管发声的键盘乐器,演奏时手与脚并用。随着城市的发展,流浪艺人相继在城市定居下来,他们建立行会组织,经常去城堡或市镇演出,用器乐伴舞、伴唱,逐渐形成独立演奏的器乐曲,如三拍子的“埃斯坦比耶”,意大利节奏跳跃的“萨尔塔雷洛”舞曲;意大利三拍子的“罗塔”舞曲等都逐渐演变成流行的器乐体裁。

西方音乐史(修订本):城市流浪艺人的主角和他们的乐器

宗教音乐中世纪仅限于声乐范围,除管风琴之外,一切乐器都不允许在教堂里使用。器乐几乎全在城市、民间世俗音乐领域中流传,各国的流浪艺人是主角。他们使用的乐器很多,弓弦乐器类有维奥尔(Viol),按不同尺寸、调音和形状,通常分为高音、次中音、低音三种,其琴身背部扁平,肩斜,弓子握在手掌上方,指板有一套羊肠制的弦品。雷贝克琴(Rebec),一种梨形长颈小型弓弦乐器,其名来自阿拉伯语rebab,为小提琴前身,有三根弦,相当于小提琴下方的三弦定音。轮擦提琴(Vielle a roux)用木轮摩擦弦而发音,用手键操纵木杆按弦,后来由手摇风琴所取代,为卖艺人使用的街头乐器。里拉琴(Lira)是一种用弓演奏的弦乐器,小型一类抱在臂上演奏,大型一类置于两膝之间演奏,为雷贝克琴类。弹拨弦乐器仅有西滕琴(Cetra),其琴身背板是平的,用金属弦线,以拨子或手指弹奏,类似琉特琴,18世纪流行于英国被称为“英国吉他”。

管乐器有横笛(Piffero,小笛、牧笛)、长笛(Flauto)、角号(Hornpipe,亦译:号角单簧管)、长号(Tromba Spezzata)、小号(Trompete)、短号(Cornet,木制或象牙制,呈弯形,号嘴为杯形,有指孔,现已废弃)。

打击乐器有钟琴(Campanetta,排钟)、管钟、钹、小钹(Cymbales)、三角铁(Triangle)、鼓(Drum)等。

管风琴(Organ)是利用压力使气流通过一系列音管发声的键盘乐器,演奏时手与脚并用。它有悠久的历史,有关基督教教堂使用这种乐器的文字记载很多。根据大小尺寸不同而分为固定式、便携式管风琴。13世纪时,它的琴身体积不大,有2个或3个音栓(Stop,管风琴音栓,亦指管乐器的指孔,控制气流入音管的把手或拉手,有时亦指一组音管),由两个八度自然音阶组成。14世纪其音域扩展至三个半八度的宽度。15世纪时,它已广泛运用于欧洲各国,出现专为演奏使用的大型管风琴,固定建在大教堂内。由于举行常规弥撒时,唱诗班演唱圣咏,管风琴需将圣咏旋律进行复调对位加花演奏,出现所谓“管风琴弥撒”(Organ Mass)。

随着城市的发展,流浪艺人相继在城市定居下来,他们建立行会组织,经常去城堡或市镇演出,用器乐伴舞、伴唱,逐渐形成独立演奏的器乐曲,如三拍子的“埃斯坦比耶”,意大利节奏跳跃的“萨尔塔雷洛”(Saltarello)舞曲;意大利三拍子的“罗塔”(Rota)舞曲等都逐渐演变成流行的器乐体裁。(www.xing528.com)

中世纪初期和中期,乐谱全靠修道院或寺院的修士、神父手抄保存下来,他们在价格昂贵的羊皮纸上精心谱写音符和歌词,把歌词的第一个字母写成漂亮的美术字体,由于乐谱抄写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新的作品难以流传开来。15世纪金属活字印刷出现,人们萌发印刷乐谱的想法,于是意大利于16世纪初首次出现用活字印制的乐谱,对于专业音乐作品的传播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标志着欧洲音乐文化向更广阔的领域发展。

【注释】

[1]“复布尔东”(Faux bourdon)亦指15世纪法国一勃第即兴复调的歌唱技术。另在英国15世纪还有一种即兴的复调,圣咏曲调在中间声部称为“法伯顿”(Faburden),两者有何来源不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