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方音乐史中的艺术歌曲与钢琴音乐小品

西方音乐史中的艺术歌曲与钢琴音乐小品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艺术歌曲是19世纪初由诗歌与音乐结合而产生的浪漫主义抒情音乐形式,是以抒情诗为基础而为独唱写的有伴奏的歌曲。声乐套曲、钢琴小品曲集,是由若干歌曲或钢琴小曲组成的套曲,有一定的情节因素和总的乐思,形式结构统一,其中一些歌曲或钢琴小曲可以单独演唱、演奏。由于浪漫主义诗人自传式的诗歌创作影响,这两种套曲像短小的音乐故事集或有情节的抒情小品集,有鲜明的音乐形象、描绘性的音乐内容。

西方音乐史中的艺术歌曲与钢琴音乐小品

艺术歌曲(德文Lied,字意:歌曲)是19世纪初由诗歌音乐结合而产生的浪漫主义抒情音乐形式,是以抒情诗为基础而为独唱写的有伴奏的歌曲。Lied(音译:利德)在德奥最早指通俗劳动歌曲与酒宴歌曲。16世纪亦指无伴奏的德国歌曲,一度因歌剧兴起而衰退。18世纪末在狂飙运动影响下,有一些德国作曲家努力复兴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其中莱哈尔特(J.F.Reichardt,1752~1814)、策尔特(C.F.Zelter,1758~1832)同歌德有密切交往,为这位大诗人的不少诗篇谱写歌曲,力求曲调与诗词自然融合在一起,用近乎宣叙调的音调来表现诗句音节的韵律,将“利德”发展成具有艺术性的歌曲,为舒伯特所确立的艺术歌曲形式奠定基础。

艺术歌曲取材于著名诗人的诗篇,以抒情诗为主,歌曲形式适应诗歌的结构特点,力求词曲融合,突出诗意的表现;用钢琴伴奏,渲染气氛,烘托形象,抒发情感,描绘意境;演唱要求细致内在,近似吟诗的方式,表现具有诗情画意。其结构,通常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分节歌形式(Strophic form),诗的每一段或每一节诗句都重复同样的旋律,基于一个总的格调,这是民歌与通俗歌曲常用的曲式结构。一是通谱形式(Through composed,其意:通体作曲),每段歌词都谱写不同的曲调,音乐随着歌词的诗节变化而变化,没有旋律整段地反复;另外,有一种采用分节歌与通谱歌曲相结合的形式,总体是通谱写法,将其中二三段歌词用同一曲调重复演唱。

钢琴音乐小品(法文Bagatelle,英文piano piece或piano forte music)是相当于歌曲的短小的钢琴曲,通常标有具体的抒情体裁形式的名称,或带有描述性的、幻想性的文字标题。这类作品大部分是抒情性的,没有复杂的曲式结构,旋律优美,一般都有明确的标题性的音乐内容。其中,《音乐瞬间》(Moment musical)是舒伯特开创的即兴曲性的体裁,曲式比较自由,和声具有色彩性,乐思简朴流畅。《无言歌》(德文Lieder ohne worte,英文Songs without words,有译无词歌)是门德尔松首创的,旋律优美而富于歌唱性,和声织体近似歌曲伴奏,音域不宽接近于人声的音区,曲式结构短小简捷,像无歌词的歌曲,因此而得名。(www.xing528.com)

声乐套曲(德文Liederkreis,英文Song cycle)、钢琴小品曲集(Sets of pieces),是由若干歌曲或钢琴小曲组成的套曲,有一定的情节因素和总的乐思,形式结构统一,其中一些歌曲或钢琴小曲可以单独演唱、演奏。由于浪漫主义诗人自传式的诗歌创作影响,这两种套曲像短小的音乐故事集或有情节的抒情小品集,有鲜明的音乐形象、描绘性的音乐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