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的德治思想与道德教育的普遍规律

孔子的德治思想与道德教育的普遍规律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广泛采取对具体人物的评价,以建立道德概念和信念的方法,不仅符合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思维的辩证法,而且在形成良好的道德舆论方面也有重要的意义。孔子认为,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应重视教育学生立定志向。孔子认为,一系列道德行为和习惯的养成是形成人个性的重要手段。孔子的道德教育过程是符合人认识的客观规律的,他初步揭示了道德教育的普遍规律,是难能可贵的,是我国古代德育理论中宝贵的遗产。

孔子的德治思想与道德教育的普遍规律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习惯构成的。所以,知、信、行是德育过程中最根本的问题。即分三个阶段:

(1) 道德认识阶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首先晓之以理,给学生明确道德概念,树立道德信念。使学生掌握概念,是道德教育的起点。因为道德行为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学生必须有明确的道德认识,才能明辨是非,行止适当。他说:“由,知德者鲜矣。” (《卫灵公》) “志于道,据于德” “君子怀德”。孔子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套完整的道德概念,他注意向学生解释这些概念。其中,最主要的当然是 “仁”和 “礼”。为了提高学生的认识,孔子还常使用道德评价,在道德修养方面评价当时人和历史人物以及自己的学生,以对学生进行教育,他称宓子贱为君子,称赞南宫适是君子,尊尚道德等,有非常多的例子,不赘。在道德评价中,他很注意社会舆论的作用。“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子路》) 说明孔子认为人应有道德信念,反对不分是非的老好人。孔子广泛采取对具体人物的评价,以建立道德概念和信念的方法,不仅符合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思维的辩证法,而且在形成良好的道德舆论方面也有重要的意义。

(2) 道德感情和意志培养阶段。对学生晓之以理之后,还要动之以情。孔子重视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信念和形成道德感情。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孔子认为道德情感离不开道德认识。他说 “仁者爱人”。就是仁德的人,有爱人的道德感情。要求仁人爱憎分明:“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 就是说,只有具备仁德的人,才能有强烈的爱憎。这就是孔子仁学中的爱憎统一。可见,孔子 “仁” 的本质有好仁和恶不仁的两个方面。

孔子不仅认识到情感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而且还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把诗和乐作为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教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泰伯》)(www.xing528.com)

孔子认为,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应重视教育学生立定志向。立定志向就是确定人生目的和理想,树立明确的努力方向对君子来说,就是要求他们先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 再下决心行道。他认为,君子只要立志于道,就一定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学道、行道,并最终实现道。

(3) 道德行为和习惯阶段。这是指对学生道德行为和习惯的培养,它是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基础上导之以行。道德行为和习惯的形成,才是真正的形成了道德品质。人的道德面貌是以道德行为来表现和说明的。

孔子非常重视行,他要把学生培养成身体力行的君子。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是,把认识和情感物化为行为,这是提高品德的方法。孔子认为,一系列道德行为和习惯的养成是形成人个性的重要手段。同时,他又把由个人修养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看作统一过程。这就把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结合起来了,德育教育自然就成为德治的有机组成部分。

孔子将行纳入德育教育过程,以知行合一作为追求的目标,形成了中国古代教育的特色和优良传统之一。孔子的道德教育过程是符合人认识的客观规律的,他初步揭示了道德教育的普遍规律,是难能可贵的,是我国古代德育理论中宝贵的遗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