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的德治思想及其教育方针

孔子的德治思想及其教育方针

时间:2023-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柏拉图在 《理想国》 中提倡的教育方针是:知识与道德并重、训练身体和陶冶心灵相结合。至于技艺性的教学或任何单纯赚取钱财的教学,都属于庸俗不堪,不配称之为教育。他的教育方针中,特别重视 “存理去情” 理论。关于教育同天赋、环境的关系,柏拉图认为 “天赋最好的灵魂受到坏的教育之后就会变得比谁都坏”。理想国中三个等级的存在和分工,除由先天的心灵所决定之外,也承认后天的教育和选拔是主要措施。

孔子的德治思想及其教育方针

柏拉图在 《理想国》 中提倡的教育方针是:知识与道德并重、训练身体和陶冶心灵相结合。

柏拉图继承了其师苏格拉底 “冶知于德中” 的观点,主张观念 (知)与理想 (德) 是统一体的两个方面。他强调真正的教育只有指向德行,使学童竭尽其能地成为善良的公民,精于治人也习于治于人。至于技艺性的教学或任何单纯赚取钱财的教学,都属于庸俗不堪,不配称之为教育。

柏拉图一贯强调政治家必须同时是哲学家。他的教育方针中,特别重视 “存理去情” 理论。他在人之心性三分说中,推出理性占主要地位。他主张全国都以 “理” 行事,而不因情去影响判断。一切事物都应 “诉诸理性”,而不 “诉诸感情”。在理想国中,通过教育使人们都能不顾情面而听从理性的指挥,“大义灭亲” 值得歌颂,而摒弃旧的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的惯例。这样才能得到公正和正义,才能杜绝弊端,才能做到政治家是哲学家的基本素质。

关于教育同天赋、环境的关系,柏拉图认为 “天赋最好的灵魂受到坏的教育之后就会变得比谁都坏”。[46]他举例说道:“任何种子或胚芽(无论植物的还是动物的) 如果得不到合适的养分、季节、地点,那么它愈是强壮,离达到应有的发育成长就愈远……如果得到的是不适合的培养,那么最好的天赋就会比差的天赋所得到的结果更坏。”[47]

柏拉图强调理想国中的公民应有四种品德:一是智慧,二是勇武,三是节制,四是正义。每个公民只需具有其中一种品德,从事一种职业。这种品德,除靠天赋之外,主要是依靠教育来取得。在理想国中,有三部分人:一是哲学家,有智慧之德,负责统治国家之责;二是护国者(亦称卫国者),有勇武之德,负责保卫之责;三是供养者,有节制之德,负责国人生活所需之一切。奴隶不在这三个等级之内。柏拉图指出哲学家 (统治者) 是神用黄金造成的,护国者 (军人) 是白银造成的,作为供养者的一般的农工大众,是铜铁造成的。三种人各有分工,互不矛盾,协调一致。国家的 “正义” 在于,三种人在理想国中各做适合他天性的事,这便达到社会的正义。理想国中三个等级的存在和分工,除由先天的心灵所决定之外,也承认后天的教育和选拔是主要措施。(www.xing528.com)

柏拉图还指出:“灵魂的其他所谓美德似乎近于身体的优点,身体的优点确实不是身体里本来就有的,是后天的教育和实践培养起来的。但是心灵的优点似乎确实有比较神圣的性质,是一种永远不会丧失能力的东西,因所取的方向不同,它可以变得有用而有益也可以变得无用而有害。”[48]

柏拉图特别重视对人的音乐文艺教育和体育教育。“教育就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49]通过从小教育来培养心灵与身体的和谐,以便达到人的和谐发展。教育要先教音乐后教体操,从音乐里发掘故事,这里的音乐包括文学或故事。在他看来,教育大抵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用体操来锻炼他们的体格;另一方面是用音乐来陶冶他们的灵魂。总之,柏拉图强调了教育的作用,可以促使人们的心灵和身体得到和谐发展。

柏拉图教育内容体现了和谐教育思想,对世界教育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始,和谐教育被世界各国看作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后来,斯宾塞进一步继承发展,提出了德育、智育、体育三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目标;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以德、智、体为主要内容的全面发展教育学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