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贵州省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学习动机研究成果简报

贵州省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学习动机研究成果简报

时间:2023-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大二、大三学生满意度不及大一学生。说明家庭经济条件对生活满意度存在一定影响。

贵州省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学习动机研究成果简报

一、生活满意度现状分析

贵州省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生活满意度及其各维度(除学业满意度)得分处于理论中值偏上水平,与冯盼(2016)的研究结果比较一致[103]。具体看来家庭满意度得分最高,这说明贵州省新建本科院校学生比较喜欢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比较融洽,家庭氛围比较好。而学校满意度、学业满意度得分靠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可能与学校本身的教学质量及管理水平相对轻低有关,与其他老牌院校相比,贵州新建本科院校整体竞争力偏弱,在师资、校园环境、学校管理、文化积淀等方面存在短板;另一方面,现在的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新建本科院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学业规划做得不够。这些因素使许多学生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将来到底适合从事哪些方面的工作,就业方向不明确,很多时候可能出现学业和就业方向产生矛盾冲突的现象。因此导致大学生的学校和学业满意度相对较低。

二、生活满意度在个体背景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1.生活满意度在个体因素上的差异分析

在性别上,男生的学业满意度和环境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其可能的原因与男性和女性的某些性格特性的差异有关。艾格雷(Eagly,1995)的研究表明,女性更具有社会敏感性、友好和关心他人幸福这样的特性,她们更多地受到负疚感和焦虑的困扰,在家庭和其他社会组织中,女性要承担更多的社会支持及维持关心的责任。可能正是由于这些人格上的特点,使得女性在生活满意度总体水平上比男生更低[120]

在年级因素上,大一学生的学校满意度高于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大一学生的学业满意度和总体生活满意度高于大二学生。这其中的可能原因是:一方面,大学的管理和氛围比高中宽松,这使刚摆脱高中时期紧张和束缚的大一学生能够感受到自由宽松的学习生活所带来的乐趣,认识新学校、新同学,参加各种活动、社团等;另一方面,他们还延续了高中时期的学习习惯,对学习还保持较高的投入度和专注度,而大二、大三的学生过了“新鲜期”,进入了“倦怠期”,更多学生表现出对现状的不满和对将来生存的忧虑,他们投入学习的时间和精力也不及大一时期。因此,大二、大三学生满意度不及大一学生。

在学科类型上,艺体类大学生的学业满意度高于文科类和理科类学生。这可能与学科性质有一定关系。艺体类学生接触的更多是具有可操作性的知识和技能,而文科、理科类学生接触到的更多是理论性、抽象性的知识。艺体类学生可能更多感受到学习的趣味,因此学业满意度较高。

在志愿选择上,自主选择志愿和调剂志愿学生的学校、环境满意度和总体生活满意度高于父母或他人意愿组的学生。自主选择志愿的学生,其学业满意度高于父母或他人意愿和服从调剂组的学生;自主选择志愿的学生,其自由满意度高于父母或他人意愿组的学生。其可能的原因是,自主选择志愿的学生,对填报学校及专业有一定了解,具有自主性,其选择体现出自己的意愿,自身心理感受得到尊重。而调剂志愿组往往是未被自己选择的专业录取,而被调剂到其他专业。这种情况属于个人选择受阻,迫于无奈,被动服从安排。父母或他人意愿组的学生是完全被动服从他人意愿,自己可能并不了解和喜欢这个学校及专业。因此,志愿填报是出于父母或他人意愿以及服从调剂的学生生活满意度较低。(www.xing528.com)

2.生活满意度在家庭因素上的差异分析

在生源地因素上,城镇学生的友谊和学业满意度高于农村学生。其中可能的原因是农村大学生升入大学之后,生活空间发生了较大变化,与城镇学生对比,他们可能需要更多的适应时间。同时他们也可能不那么自信和乐于交往。根据人际关系理论,付出越少,得到的关注相对也较少,这使农村学生在友谊方面的满意度不及城镇学生。此外,可能是因为来自农村的学生比较敏感,自尊心较强,会对自己的学业有过高的期望和要求,所以学业满意度也比较低。另外,本研究中,农村学生中认为自己家庭经济水平为中等及较差的人数占比为43.41%,城镇学生中认为自己家庭经济水平为中等及较差的人数占比为17.76%。因此,更多农村学生可能因为经济原因,压缩了与同学交往以及投入学业的时间,

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本研究发现独生子女的友谊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其可能原因有二:一是对独生子女来说,由于家庭中无兄弟姐妹,对友谊的需求相对就更强烈,自然在与朋友的交往中表现得更积极,得到的回应也更多,朋友也就更多,对友谊也就更满意;二是有的独生子女可能习惯了独处的生活,对友谊的需求较低,只要有一两个朋友,便觉得相当满意了。本研究结果与冯盼(2016)的研究结果不一致[103],她研究结果表明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生活满意度没有显著差异。这可能与取样群体及取样数量不同有关。

父亲文化程度上,除学校满意度外,在友谊、学业、家庭、环境、自由满意度及总体生活满意度上均存在父亲文化程度上的显著差异,并且总体上表现为父亲文化程度越高,满意度得分越高的态势。而在母亲文化程度上,只有友谊满意度和学业满意度两个维度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且文化程度越高满意度得分越高。这说明父亲的文化程度比母亲的文化程度对孩子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更广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就越能在友谊、学业、家庭等各方面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使孩子在这些方面得到的熏陶和教化更多。

在家庭经济条件上,生活满意度及其各维度得分均表现出随着经济条件变好而变高的态势。说明家庭经济条件对生活满意度存在一定影响。经济条件是满足物质需要的一个前提。经济条件好的家庭,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生活上的需求,也更有条件与他人交流、交往,也更能感受到生活、学习的自由。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会更多考虑生活的不易与艰辛,他们有的还会通过兼职、求助等方式解决费用不足的问题。因此,生活满意度会相对较低。

3.生活满意度在学校因素上的差异分析

生活满意度及其各维度在专业学习条件、校园环境、住宿条件和饮食条件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并且总体表现学校是条件越好,大学生的满意度越高。专业学习条件、校园环境、住宿条件和饮食条件等是构成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物质及环境要素,这些因素对生活满意度起着决定性、基础性的作用,脱离了基本的物质和环境条件,就谈不上满意度。学习条件和学业、学校满意度有密切关系。学习条件越好,就越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能较好满足学生课业学习、自我探索等方面的需要。校园环境与环境满意度、自由满意度的关系较密切。舒适宽敞、风景怡人的美丽校园,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心情。轻松的氛围、必然能够较好满足他们对自由的向往及对美好环境的需要。住宿条件和饮食条件与学生基本需要(生理、安全等)的满足直接相关。生理需要得到较好满足,学生才能更好地追求友谊,满足归属与爱的需要,才能更好地投入学习,满足学业上有所成就的需要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