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贵州省本科院校学习动机研究成果

贵州省本科院校学习动机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女生的学校归属感高于男生的学校归属感。可见,人际关系可能是学校归属感的一个影响因素。

贵州省本科院校学习动机研究成果

学校归属感是学生在学校环境中感受到自己被接受、尊重和支持,认为自己是属于学校共同体成员中的一员的心理感受(古德诺,1992)[84]。我国学者包克冰、徐美琴(2006)认为学校归属感是指学生对学校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愿意承担作为学校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以及乐于参与学校活动[85]。研究者对学校归属感的研究包括研究工具的开发、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本书主要对学校归属感在个体背景变量上的差异情况及其与其他变量的关系作一简要概述。

一、学校归属感在个体背景变量上的差异研究

目前对学校归属感在个体背景变量上的差异研究,主要集中在性别、年级、专业类型、是否独生、生源地等方面上。李西强、刘金婷、崔晨、黄慧华、孙小玉、程笑珍均采用了由古德诺(Goodenow)等人编制的,中国学者张(Cheung)和惠(Hui)(2003)修订的中文版的《学校归属感量表》。

李西强(2017)研究初中生的学校归属感,发现初一学生在学校归属感总得分及其归属感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初二、初三学生,在性别和住宿情况上差异不显著[86]

刘金婷(2017)研究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其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男生在抵制感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在专业、是否独生和年级上有显著差异,在生源地上不具有显著差异[87]

崔晨(2015)研究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其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女生的学校归属感高于男生的学校归属感。在抵制感维度上,非独生子女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大一学生的学校归属感高于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文科生的学校归属感高于理工科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医学类学生的学校归属感高于理工科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归属感和抵制感在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88]

黄慧华(2014)研究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其研究结果表明,女生的学校归属感高于男生的学校归属感,大一学生的学校归属感高于大二和大三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在生源地和学科类型两个变量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89]

孙小玉(2014)研究中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其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生源地、年级和是否独生上存在显著差异,农村中学生的学校归属感高于城市中学生,初中生的学校归属感高于高中生,非独生子女的学校归属感高于独生子女[90]。(www.xing528.com)

程笑珍(2014)研究高中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其研究结果表明,高中生的学校归属感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在年级、性别、学校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高二年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显著低于高一和高三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女生的学校归属感高于男生的学校归属感,重点学校学生的学校归属感高于普通学校学生的学校归属感[91]

张晓兰(2012)采用徐坤英编制的《中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研究初中生的学校归属感,发现初中生的学校归属感总体情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学校归属感高于男生的学校归属感,学校归属感在是否独生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非独生子女的学校归属感高于独生子女的学校归属感[92]

杜好强(2010)将学校归属感分为身份归属感和情感-精神归属感。他用自己编制的《大学生学校归属感调查问卷》研究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但在身份归属感和情感-精神归属感维度上性别差异显著。其具体表现为女生的身份归属感显著高于男生,女生的情感-精神归属感低于男生;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在生源地和学科类型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四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大三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其他年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情感-精神维度得分上大四学生高于大一、大二和大三,且大二高于大一[93]

赵联防(2009)采用浙江大学包克冰、徐琴美老师修订的《学校归属感问卷》研究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平均值略低于中度水平,说明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不是很强,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在性别、专业类型和生源地上没有显著差异,大一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其他各年级之间没有显著差别[94]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学校归属感在性别、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大部分研究表明在学校归属感及某个维度上低年级学生高于高年级学生(李西强,2017;崔晨,2015;黄慧华,2014;孙小玉,2014;赵联防2009),说明低年级学生具有更高的学校归属感。学校归属感在性别上既存在女生高于男生的情况(崔晨,2015;黄慧华,2014;程笑珍,2014;张晓兰,2012),也存在不具有显著差异的情况(李西强,2017;孙小玉,2014;杜好强,2010;赵联防,2009),这可能与不同研究采用的工具及其所选的被试者不同有关。

二、学校归属感与其他变量的关系研究

学校归属感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情感归属,它与学生不少心理变量产生联系。比如,有研究发现,在高职新生中,人际关系困扰与学校归属感呈显著负相关(尹美恒、龚雪,2016[95])。黄慧华(2014)[89]对大学生、程笑珍(2014)[91]对高中生的研究也发现,学校归属感同人际关系问题呈负相关。可见,人际关系可能是学校归属感的一个影响因素。此外,对流动儿童的研究表明,学校归属感对学业成绩具有直接效应与调节作用(孟瑞华,2019[96])。还有研究发现,教师支持和同学支持通过促进留守儿童的学校归属感促进其学业成绩的提升(魏昶、喻承甫、赵存会、王贞元、刘阳、王菊,2016[97])。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与总体幸福感、学校适应呈显著正相关,并能显著正向预测总体幸福感与学校适应(黄燕琼,2019[98])。由于本书主要研究学习动机,此处不再赘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