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陈维崧泊舟垂虹桥:江南水乡风景诗

陈维崧泊舟垂虹桥:江南水乡风景诗

时间:2023-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陈维崧与吴江吴氏是姻亲,其妹嫁与吴江松陵人、正德南京刑部尚书吴洪之玄孙吴全昌,因此多次来吴江,写的诗文也不少,涉及垂虹桥也有好几首(篇)。诗题说,来吴江泊舟垂虹桥,来不及过去会晤其妹,同弟纬云怅然填了这么一首词。陈维崧在词的上阕中撷取了吴江的一些代表性风物和垂虹桥周边的一些景观,诸如碧鲈、红稻、村市、江水、舟船等,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风景图画。

陈维崧泊舟垂虹桥:江南水乡风景诗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明末清初词人、骈文作家,阳羡词派领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拔为第一,与吴江吴兆骞、华亭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明亡后,科举不第。其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清顺治十五年(1658)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编纂《明史》。有《陈迦陵文集》《迦陵词集》。

陈维崧与吴江吴氏是姻亲,其妹嫁与吴江松陵人、正德南京刑部尚书吴洪之玄孙吴全昌(字鸠怀,撰有《香草斋诗钞》),因此多次来吴江,写的诗文也不少,涉及垂虹桥也有好几首(篇)。如《虞美人·泊舟垂虹桥,不及过晤舍妹,同纬云弟怅然赋此》:“碧鲈红稻江村市,淼淼重经此。夜深水起邻船,记得不曾听已十多年。北风渐酿篷窗雪,心事和谁说。匆匆忘发大雷书,望里汀花沙鸟暗南湖。”

清康熙《吴江县志续编》载陈维崧《续臞庵集序》文

诗题中的“舍妹”,即吴全昌之妻;“纬云弟”,即陈维崧之弟陈维岳,颇有文名,徐乾学、朱彝尊皆推重之,著有《秋水阁古文》一卷、《潘鬓诗》二卷、《红盐词》二卷,均传于世。诗题说,来吴江泊舟垂虹桥,来不及过去会晤其妹,同弟纬云怅然填了这么一首词。词中的“大雷书”,有着一个典故,南朝宋著名文学家鲍照曾有一篇骈体书信《登大雷岸与妹书》,其妹鲍其晖有文才,能诗。鲍照在大雷(在今安徽省望江县),曾致书其妹,其中描写了鲍照于旅次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色及其感受。后因用作致书家人之典。(www.xing528.com)

陈维崧在词的上阕中撷取了吴江的一些代表性风物和垂虹桥周边的一些景观,诸如碧鲈、红稻、村市、江水、舟船等,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风景图画。至于“夜深水起邻船”,也已十多年未听到过了,对于词作者此番来吴江也可算是不虚此行了。但因没有来得及去看望妹妹,不免生起一些怅然之感,这从词中的下阕中犹可感知许多。

说来也真是不巧,陈维崧另一次来吴江,同样未见到其妹,他也填了一首词,是《小重山·泊舟松陵城外未及一晤舍妹赋此写怀》:“帆如阵马骤晴空,一条银练吼、走虬龙。回头烟树失吴宫,灵岩寺,塔影尚茏苁。槲叶满湖红,樯灯和估笛、点空濛。夕阳船已过垂虹,无由泊,心事一杯中。”词中明写了垂虹桥,暗喻之中,“银练”似指吴淞江,“虬龙”似指垂虹桥。同样,“心事一杯中”,也透露着些许未及晤妹的伤感之情。

陈维崧在吴江见到其妹后写的诗也有,《春日吴阊杂诗》中有这么一首:“剧怜小妹他乡惯,乱后年年信息疏。好把嫁时衣上泪,数行弹湿大雷书。”诗后注有:“别舍妹暨妹丈吴鸠怀。”此番不是“匆匆忘发大雷书”了,而是“数行弹湿大雷书”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