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音乐与语言的共生机制研究:历史发展揭示共生关系

音乐与语言的共生机制研究:历史发展揭示共生关系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音乐与语言的起源关于音乐和语言各自的起源众说纷纭,有人很早就试图从二者之间入手,于是就有了“音乐和语言同根共生”的说法。(二)音乐与语言的进化“音乐和语言同根共生”,这样的说法最初只是建立在人们推测和类比的基础之上。Brown主要基于大脑加工模块,区分出音乐和语言的3种特征关系,由此论证二者是同根同源,并逐步进化的:共享特征。它们是进化阶梯上最古老的部分,反映出音乐和语言是从同一根源中产生的。

音乐与语言的共生机制研究:历史发展揭示共生关系

(一)音乐语言的起源

关于音乐和语言各自的起源众说纷纭,有人很早就试图从二者之间入手,于是就有了“音乐和语言同根共生”的说法。法国启蒙思想家Rousseau指出:“激情激发了所有的发声器官,使之竭尽全力修饰声音,令语音绚烂多彩……第一句话也是第一首歌:节奏间歇性地有规律地重复出现,重音悦耳而婉转的变化,诗、音乐、语言同时诞生了。”[2]同时代的苏格兰作家Monboddo认为,人类获得语言的第一步可能就是“音乐性语言”,但这种语言自身具有局限性而且不够复杂,所以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比较成熟的语言。[3]大约一百年之后,英国社会学家Spencer指出了音乐和语言共同的声音特质,认为音乐是从易动情感的说话声调那里产生的,通过语言的抑扬顿挫和夸张的特征得以进化[4]。而生物学家Darwin则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提出,一种介于现代语言和音乐之间的交流形式可能是人类交际能力的起源。[5]

在中国,闻一多评论《吕氏春秋·音初篇》中的“候人兮猗”4个字时说道:“这种声音是音乐的萌芽,也是孕而未化的语言。声音可以拉得很长,在声调上也有相当的变化,所以是音乐的萌芽。那不是一句词句,甚至不是一个字,然而代表一种复杂的含义,所以是孕而未化的语言。”[6]朱光潜论诗之起源,指出诗的音先于义,音乐的成分是原始的,语言的成分是后加的。[7]这种原始的音乐成分,其实也包含着语言的语音特征。黄汉华在其博士学位论文《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中,认为音乐产生于语言,音乐音调是语言音调的升华与转化。[8]

音乐与语言,就目前科技的发展,我们无从得知二者的产生时间,也无法判断二者孰先孰后。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有着共同的起源。(www.xing528.com)

(二)音乐与语言的进化

“音乐和语言同根共生”,这样的说法最初只是建立在人们推测和类比的基础之上。因为音乐和语言没有“化石”,这造成了实证研究的困难。20世纪末期,Vaneechoutte&Skoyles提出语言起源于音乐习得机制的假说,认为人类是先学会歌唱,经过漫长的进化后,人类逐步获得一种能够歌唱的能力,并在偶然的基因突变中成为可遗传性状,后来的人就在原来的基础上逐步进化出复杂的说话能力来[9]。Brown主要基于大脑加工模块,区分出音乐和语言的3种特征关系,由此论证二者是同根同源,并逐步进化的:(1)共享特征。这是二者的相同特征,主要包括基础听觉加工、情感性的韵律加工,以及发音器官的动作控制等。它们是进化阶梯上最古老的部分,反映出音乐和语言是从同一根源中产生的。(2)并行特征。这是二者的类似特征,主要包括声音元素的离散性和组合性,乐句或短语的形成等。它们反映出进化谱系上的中间阶段,音乐和语言演化出大体同构、但又互相区别的加工模块。(3)区别特征。这是音乐或语言所特有的,如音乐使用的等距节奏与音高,语言使用的词语和判断结构等。它们反映出进化谱系上相对晚近的阶段,音乐和语言各自发展出独立的大脑加工模块。Brown由此指出,音乐和语言在进化之初是“混沌”、合一的“乐语”(Musilanguage),音乐就是语言,语言就是音乐。然后逐步分化演进,形成了不同特征。[10]这与王亦高所作出的推测相近:原初的时刻,语言与音乐完全一样,都是表达感觉和情感,并依靠感觉予以传播和接受。后来,经过漫长的发展,二者向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前进了。[11]

可见,音乐和语言同根共生,其“根”,既有音乐特征、又有语言特征,是一种类似于歌唱的声乐形式。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二者并没有完全“分家”,仍然在各个方面存在相似之处,并维持着共生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