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改为慧做班主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改为慧做班主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方法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实上,这种错误的观念,恰恰是长久以来学生、家长,甚至是学校面对学习时的惯性思维造成的。虽说到了高中,从理智上讲学生应该明白:“学习,并不是为了父母。”唯有帮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建立起恰当的“责任意识”,让学生拥有“改变世界”或“改变自我”的愿望和信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不爱学习”的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改为慧做班主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方法

开学一个月后的班主任例会上,大家照例交流着近期的各项班主任工作,将工作中遇到的棘手问题拿出来一同讨论。这学期新接高二的李老师率先发言——“我今年接手的这个班级说起来很有意思哦,行为规范总体不错,班级活动也还能积极参与,也没有太难相处的学生……只要不谈学习,一切都好。可是,做老师的,怎么可能不谈学习?”“你这个班级我了解,”旁边坐着的俞老师立即接过话茬,“我教这个班一年了,学生都挺可爱,只是对学习缺乏热情——课堂气氛主要看任课教师的发挥,作业质量主要看作业量的多少,课后基本不会主动来找老师问问题……用现在十分流行的一个词形容叫什么来着,对,‘佛系’!”

另一方面,李老师发现学生的家长们也遇到了同样的困扰——家长们普遍都相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却无法改变孩子的状态。他们大都觉得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缺乏动力,没有全心投入。有人觉得是孩子自己的问题,也有人觉得是班级里缺乏浓厚的学习氛围……

聊到这里,在场的班主任们忽然心有戚戚起来,“樊老师,我们班也有这种情况,大道理学生都懂,但他们就是没动力、没想法,除了苦口婆心地讲道理,恩威并施地做约束,我们还能怎么做呢?”

是啊,在物质生活十分丰富的今天,许多高中生“不爱学习”的现象非常普遍。如果放任不管,任由学生个体学习态度不端正的状况泛化,久而久之,很有可能引发整个班级学风不正的问题,甚至对整个班级的后续建设都会发生许多负面影响。可是如果要管,直接说教显然是没用的。我们总要先把问题的成因弄清楚,对症了,方能下药。

在我看来,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学生对“学习”本身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以为“学习的方式就是刷题,学习的目的只是升学”。事实上,这种错误的观念,恰恰是长久以来学生、家长,甚至是学校面对学习时的惯性思维造成的。2.学生从小到大被父母包办过多,不觉得“学习是自己的事”。虽说到了高中,从理智上讲学生应该明白:“学习,并不是为了父母。”但由于常年来,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表现得过于关注与在意,往往会给学生造成错觉,而长久的错觉又会固化错误的观念——“听话能让爸妈高兴,成绩好能让爸妈满意。而如果成绩不好,至少要听从父母的安排,只要表现得足够努力,就能让父母不再唠叨……”3.学生生活条件普遍较好,很少有“匮乏感”,因此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孩子从小到大几乎就没有什么明显的“匮乏感”。家长也许是想着,“其他方面我都替你搞定,你只要专注学习就好了”。殊不知,当孩子在其他方面都得到了满足之后,他又从哪里获得改变现状的动机呢?学习的过程,并不会只有快乐,对高中生来说更是如此。当他们发现,除了学习,生活中其他的一切都是轻松、美好的,又怎会放下舒适而选择一条辛苦的道路呢?4.学生过于看重“兴趣”,而疏于培养“能力”,以为“没有能力是因为没有兴趣”。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深入人心,却很少有人向孩子提及——“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里的‘修行’,修的是‘能力’,而不是‘兴趣’。”现实中,很多学生一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最先说的一句话是——“我不喜欢这门课”(当然也可能是“我不喜欢这门课的老师”);再然后说的可能就是“我不擅长这门课”,而我们要告诉学生的恰恰是:“对于必须要做的事情,有没有兴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想办法把事情做好。这是能力问题,而能力是可以培养的。”5.学生缺乏和真实世界直接链接的机会,无法正确看待自己和世界的关系。青春期的孩子最典型的表现是“以自我为中心”,若听之任之,孩子表现得自私、偏执只是危害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当孩子失去了对其他生命的真诚关注,没有建立起与现实世界的正确关系,便容易陷入“一切毫无意义”的虚无感之中。唯有帮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建立起恰当的“责任意识”,让学生拥有“改变世界”或“改变自我”的愿望和信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不爱学习”的问题。

针对这样的情况,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1.在班级范围内开展关于“学习目的”的讨论。讨论的方式不仅限于主题班会,语文课上的“好文推荐”、午间演讲时的“观点推送”、活动课上的“抽签辩论”、校友访谈中的“故事分享”……总之,要用尽可能多的方式,从更多的角度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让自己可以看到更广阔的、更真实的、更深刻的世界,让自己变得更好。升学,不是目的,它只是自我发展的一条途径而已。事实上,考入更好的大学,也只是为了寻求一个更适合自己的平台,在那里你能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看到更大的世界,把握更好的机会,发现更强的自己。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这些道理,若是由班主任直接“说”给学生听,效果往往一般。我们必须要设计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亲身体验,用心体悟,过程远比结果重要。

2.在班级范围内开展关于“学习要素”的讨论。讨论的主题围绕着“学习所需要的基本要素”展开,依次寻求几个关键问题的答案——“举例说明学好一门功课或是一项技能需要哪些基本要素?”“据你观察,哪些要素是大多数人基本具备的?哪些方面人们的差异性较大?”“对你而言,你觉得自己在学习上有哪些优势和弱势?”“你认为现状可以改变吗?”“目前,你最想改变自己哪一方面的状态?具体打算怎么做?”(www.xing528.com)

这样的讨论,可以请学生以“头脑风暴”的形式进行罗列、补充,老师可以在一旁记录、引导。采取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在不做道德评判的群体互动中,学生容易放下戒备,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听取他人的想法和意见,并借以反思自己的问题。通过讨论,我们最终达成以下共识——完成任何一种学习都需要一些基本条件,例如好奇心、理解力、外界支持,等等,但要做好一件事,除了这些基本要素之外,“足够的积累”和“重复的训练”必不可少。很多时候,“感兴趣”只是“成功”的一种可能性而已,绝不是必备的因素。所以,当我们在某一项必须完成的事情上遭遇困难的时候,其实不必过多地去想“喜不喜欢、愿不愿意?”你真正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改变?怎样坚持?”——这是能力范畴的问题。毫无疑问,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3.通过多种渠道和家长沟通,就“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具体可以通过家访、校访、家长会、微信群讨论、教育公众号文章推送等方式,和家长聊一聊他们关心的一些问题——“为什么孩子在学习时无法专注?为什么孩子在成绩上很容易满足?为什么孩子越来越吃不了苦?”等等。通常,我会先在微信群预热;再通过教师家访或家长校访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待时机成熟之后,才会在家长会上正式讨论这个话题。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们需要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微信群的预热,家长们七嘴八舌的议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他们会发现,“原来现在的孩子都差不多,这是一个共性问题。”这时,班主任再推送公众号的文章,能够让他们逐渐冷静下来,看到自身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当然,发现问题并不意味着就能解决问题。当家长表达出明显的改变意愿时,“家访”或“校访”就特别有必要。在面对面的沟通中,我们面对的提问一定更具体,给出的建议也一定更有针对性。

通过全面、深入地讨论,我们期待和家长达成以下共识——(1)要让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首先要让孩子有机会对自己负责。很多时候,家长喜欢为孩子安排好一切,从衣食住行到报什么班、选什么课,万事操心,都不放手。久而久之,孩子便逐渐放弃了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欲望。这种“万事不操心”的状态,发展到最后,便会造成孩子完全丧失自主性和能动性的结果。所以,我们建议家长逐步放权。对于高中生而言,凡是跟孩子有关的事,都应该让他自己参与决定。(2)放手,不等于放纵。前面建议家长放权,并不是说从此做个甩手掌柜。和孩子约定规则,陪孩子制订计划,为孩子提供支持,帮孩子设定底线,都是家长应该有的作为。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孩子明确:“做决定,便要负责任;自己选定的路,哭着也要走完”。在不触及底线的情况下,很多时候,让孩子栽几个跟头,吃一点儿苦头,对孩子的成长其实并无坏处。(3)即使有能力,也没必要满足孩子所有的物质要求。匮乏感是动力的重要来源,当一个人拥有了所有想要的,便不会再有改变现状的想法。所以,我建议家长在满足孩子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一定要有所保留。要让孩子意识到,家长不是提款机,不会有求必应。另一方面,我还建议家长在可能的条件下多带孩子见世面。这里的“世面”并不是指“奢侈的物质生活”,而是指“不同层次的社会现实”——底层打工者辛苦打拼的场景,顶级图书馆内求职者苦读的身影……带孩子都见一见,告诉他父母不是万能的,能提供给他的保障十分有限,想要更多,自己去争取。(4)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做一个有所追求的榜样。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带给一个孩子的影响是最为深远的,却很少有人知道,这种影响在很多时候并不是靠说教完成。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家长一边刷着手机,一边催促学生去看书;一边打着麻将,一边指责孩子不努力。其实,家长呈现在孩子面前的状态,才是真正能影响到孩子的因素。我常建议家长:“不要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与其不断要求孩子上进,不如自己有所追求。在你努力改变自己原有生活状态的时候,你能体会到孩子的辛苦,而你的孩子也会被你的坚持打动。”

4.组织各种活动,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和现实社会发生链接。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一类情况——有些学生仿佛一夜之间就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更值得深思的是,他们中的许多人未必是学困生,甚至很多孩子原先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只是忽然之间,他们觉得学习没意思,甚至活着都没什么意思了。如果我们继续探索,会发现这类孩子有一个共同点——在出现问题之前,他们在父母的照顾和安排下一直成长得很顺利。随着青春期的到来,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忽然不再满足于这种貌似“和谐”的关系——“如果整个世界与我无关,我又凭什么要为它努力呢?”

是的,缺乏与现实世界的链接,会让我们的努力失去意义和支撑。所以,每到寒暑假,我总会给学生布置一些特殊的实践作业——有时的主题是“我身边的普通人”;有时的主题是“那些传说中的大学”;有时的主题是“社区里的新鲜事”;有时的主题是“城市里的冷角落”……无论是何主题,我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走出校园,去社区服务、去餐馆打工、去福利院陪伴;去游览一座古城、去参观一座大学、去探访一位长辈……让学生带着听说的信息,带着不确定的疑问,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去体验,一定会有很多踏实的收获。那些曾经在师长嘴里反复唠叨的话语,诸如“相比很多职业,读书没那么辛苦。”“同样是大学,区别真的很大。”“个人的确渺小,但再小的努力也能带来确切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唯有当学生亲历了,才能得到认同。

自然,以上所有工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们需要互相穿插,彼此配合。即便如此,也一定不能指望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教育本身就是慢的艺术。在面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个问题上,如果只是个别学生的问题,我们往往要帮助这个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闪光点,然后以点带面,不断鼓励他尝试、坚持、超越。当他在学习中找到成就感的时候,就有了持之以恒的动力。如果这是一个群体的问题,我们就一定要从源头出发。从学生和家长两个群体入手,唯有改变观念,调整认知,才能有不同的选择和做法,之后的一切才有可能。

也许有人会问,“那当下呢?眼下的学习成绩怎么办?”在我看来,当下,就按照既有的规则来办——作为学生,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是本分,更是规则。我们可以一边要求学生遵守规则,一边慢慢引导学生“爱上”那个拼搏中的自己。好在,学习本身是一个过程,成长的风景都在路上,不是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