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遗产保护志愿团体:新媒体与社会发展

文化遗产保护志愿团体:新媒体与社会发展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在公共参与和信任方面的特征,置于普特南的理论框架下,也表现出社会资本降低的特征。本章从以上典型事例中选取自发参与和组织文化遗产保护的两个群体,以普特南的社会资本理论为分析框架,以案例研究的方法,分析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所表现出的社会资本积聚行为,探讨其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层面的影响,从而为其他领域社会资本的积聚和存量的提升,提供借鉴。

文化遗产保护志愿团体:新媒体与社会发展

随着我国进入转型社会以及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社会交往和合作出现新的特征。转型社会中,社会问题频出,人际交往出现新的模式,人际间以及对政府和权威的信任出现空前危机,对社会协作和公共参与提出新的挑战。而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社会化媒体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中,加之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的盛行,一定程度上放大了社会问题的严重程度,加剧了社会交往和社会联系中的不信任,严重影响了公共参与。

而信任和参与,正是普特南社会资本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指标。普特南基于美国公共参与的减少和信任程度的降低,得出美国社会资本衰退的结论,并表示其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主运行的负面影响。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在公共参与和信任方面的特征,置于普特南的理论框架下,也表现出社会资本降低的特征。

然而,并非社会的所有领域都表现出较低的社会资本存量。在乡村建设领域,活跃着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来自民间草根,志愿参与和组织乡村建设,社会交往和协作中处处体现着信任、互惠和合作。他们自发创办荫城铁器馆,留住黑铁文化根脉;推动新疆公益环保,发展生态科技事业;打造郫县民俗博物馆,再现川西农耕文化;开展十年新村实验,打造生态幸福家园;推动新农村建设,探索知青互助养老模式;奔走呼吁,致力文保十年;创办中国汉江航运博物馆,弘扬千年汉水文化;甘当文化义工十余载,守望故乡民间文化……这个群体的实践,为我国社会资本的积聚,提高社会资本的存量,进而促进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www.xing528.com)

本章从以上典型事例中选取自发参与和组织文化遗产保护的两个群体,以普特南的社会资本理论为分析框架,以案例研究的方法,分析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所表现出的社会资本积聚行为,探讨其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层面的影响,从而为其他领域社会资本的积聚和存量的提升,提供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