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问题学生这样教,实现族人自新机会

问题学生这样教,实现族人自新机会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黑娃在《白鹿原》中是极具象征性的人物。事实上,白嘉轩始终对黑娃颇有照顾。一是白嘉轩看着黑娃长大,自然有作为父辈人物的感情;二是白嘉轩对人性的深层理解,认为每一个人在心底都有向善的本能,对黑娃充满了同情和期望;三是作为族长,白嘉轩了解每一个人生存的不易,一直对族人怀有宽容心理,愿意给每一个族人以自新的机会。在教育问题学生上,班主任如果能像白嘉轩那样,就会大有可为,而问题学生也会因此而受益终生。

问题学生这样教,实现族人自新机会

黑娃在《白鹿原》中是极具象征性的人物。年幼时,他随着父亲在白家做长工,一直非常害怕白嘉轩;慢慢长大后,他对白嘉轩产生敬佩、畏惧、记恨等复杂情感;成年后,他毅然离开白家,到外地做长工;后来,因为情感、社会的变化,他被赶到破庙,还闹农协、参军、当土匪,并砸了祠堂,抢了白鹿原,打折了白嘉轩的腰……

事实上,白嘉轩始终对黑娃颇有照顾。在黑娃年幼时,白嘉轩让黑娃同白孝文一样,上学读书,还给黑娃起了一个学名——鹿兆谦;在黑娃打折自己的腰后,白嘉轩忍受剧痛,在黑娃父亲鹿三面前从未提起这事;在黑娃改良后,白嘉轩不仅允许黑娃进祠堂,还给黑娃披红挂彩;在白孝文想要枪毙黑娃时,白嘉轩更是找到白孝文为黑娃求情……

在对待黑娃的问题上,白嘉轩算是做到了仁至义尽。白嘉轩为什么会这样做?一是白嘉轩看着黑娃长大,自然有作为父辈人物的感情;二是白嘉轩对人性的深层理解,认为每一个人在心底都有向善的本能,对黑娃充满了同情和期望;三是作为族长,白嘉轩了解每一个人生存的不易,一直对族人怀有宽容心理,愿意给每一个族人以自新的机会。

班主任教育转化问题学生时,同样需要这样的品质

首先,学生进入到我们班级,就是我们的学生,不管他们有多么调皮,也不管他们有多么优秀,班主任对学生都要有那种疼爱的真实感情——真诚的师生情,既是班主任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重要基础,也是班主任和学生交往的心理需求。(www.xing528.com)

其次,学生是成长中的人,班主任要始终保持对学生的成长希望。有经验的班主任都明白,不少在求学时令人生厌的学生,长大后都可能变得彬彬有礼。学生的成长需要时间,需要经历,需要契机。换言之,学生的成长可能发生在学校,也可能发生在校外;可能发生在明天,也可能发生在十年后。班主任,需要做的,一是要对学生的成长永远保持希望,二是不断优化教育策略和方法,直到学生离开班级的那一天。

最后,班主任要深入体会问题学生的不易,对问题学生怀有足够多的宽容。全国著名校长田宝宏博士曾说:“分数低的学生是学校的弱势群体。”同理,不少问题学生也是学校的弱势群体,他们得到的信任、肯定、鼓励、喜爱相对较少,在学校一直处于不受欢迎的状态。班主任有必要了解问题学生的不易,对问题学生做到真正的宽容。事实上,问题学生是没有亲近班主任的勇气的,而一旦学生失去了亲近班主任的勇气,那么班主任还如何才能走近问题学生呢?从这个角度来说,班主任是不是更需要对问题学生热情一点呢?!

作为一位优秀的族长,白嘉轩是艰难的;作为一位优秀的班主任,我们也是艰难的。像白嘉轩那样教育问题学生,就是要在艰难的环境中,学习白嘉轩的智慧、见识、心胸、担当,同时深入感受白嘉轩的向善之心和奋斗的力量。在教育问题学生上,班主任如果能像白嘉轩那样,就会大有可为,而问题学生也会因此而受益终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