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原惊艳:中街村迅速崛起,总产值3000万元

中原惊艳:中街村迅速崛起,总产值3000万元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加坡客商冰华先生为投资到河南省新乡县中街村考察后,连声惊叹:“我来过中国多次,没想到在印象中黄沙滚滚、落后贫瘠的中原,还有如此富裕的农家!”现在,村里已经打出响当当的中联总公司的招牌,下辖石化封头厂、化工厂、种鸡场3家企业,去年总产值3000万元,利税800万元。来自河南省政府的消息说,像中街这样的村子,在中原内陆已不足为奇,仅豫北焦作、新乡两市,就有类似水平的村子149个。

中原惊艳:中街村迅速崛起,总产值3000万元

新加坡客商冰华先生为投资到河南省新乡县中街村考察后,连声惊叹:“我来过中国多次,没想到在印象中黄沙滚滚、落后贫瘠的中原,还有如此富裕的农家!”

4月,记者走访了这个地处豫北平原的普通村落,所见所闻,为冰华先生的惊叹做出了注脚。

在村东头,记者推开一户农家虚掩的院门,眼前的是一栋两层楼房。装有铝合金落地大窗的一楼客厅里,电视机冰箱书柜,摆放得错落有致。客厅右边是主人的卧室:红色的地毯,很是“洋气”的席梦思床。女主人杨庭青的话中,掩不住自豪:“做饭煤气,洗澡有热水,城里人有的咱全有。在村上,咱家还远不算最好的。”

拐进相邻的张国起家,院内两间70多平方米的平房刚刚建成,里面正在乒乒乓乓地安装四台崭新的印刷机。张国起告诉说,他筹了十万元,准备办个小型印刷厂,“再过一星期就可以开机了”。“这样干一年能收入多少?”记者问。“多了不敢说,今年争取收回本钱。”壮实的张国起扳着手指充满自信。

与记者一起串门的村干部杜天学说:我们村,2800口人,去年人均纯收入1650元,户均固定资产超过两万元,几乎家家都住进了新楼房。(www.xing528.com)

“这几年,乡亲们都感到,这奔小康可不是嘴巴说出来的,要靠实打实地干。”杜天学告诉记者,10年前,中街还只是人均收入不过200来块的工业空白村。1986年,村里办起了第一家企业,多少年黄土遮面种几亩薄田的庄稼汉们,走南闯北,苦心经营,硬是把厂子越办越红火。现在,村里已经打出响当当的中联总公司的招牌,下辖石化封头厂、化工厂、种鸡场3家企业,去年总产值3000万元,利税800万元。他说,心思变得一天天活络的村民们,还开起了石棉瓦厂、铝合金门窗厂等30多家个体与股份合作企业,搞药材、棉布贩卖的超过300户。

口袋里的钱多了,中街人想得也比过去多了、远了。这几年,村里先后拿出10多万元,办了农民图书馆和老年秧歌娱乐队。去年,村里又花150万元,建起中学、小学,那教学设施条件连城里人都惊羡不已,900多名本村农家孩子全部免费入学。要过上更红火的日子,还得靠农家自己的“文化人”,中街人对此坚信不疑。

改革开放并不仅仅使沿海地区农村风景独好”。来自河南省政府的消息说,像中街这样的村子,在中原内陆已不足为奇,仅豫北焦作、新乡两市,就有类似水平的村子149个。

新华社郑州1993年4月21日电;《新华每日电讯》1993年4月22日;此篇与胡宏伟、刘健合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