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原崛起:破解经济结构矛盾、升级产业

中原崛起:破解经济结构矛盾、升级产业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篇积极破解河南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步伐2005年,河南经济成功跃上新台阶,率先成为中西部地区第一个万亿元省;同时,河南工业增加值也跃升至全国第五位,第一次与河南省GDP在全国的排名相同,由此确立了河南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的地位。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质内容是区域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升级的过程。

中原崛起:破解经济结构矛盾、升级产业

第一篇 积极破解河南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步伐

2005年,河南经济成功跃上新台阶,率先成为中西部地区第一个万亿元省;同时,河南工业增加值也跃升至全国第五位,第一次与河南省GDP在全国的排名相同,由此确立了河南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的地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政府清醒地看待成就,找出制约河南可持续发展的六大矛盾和问题,并将“破解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列为河南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深入研究和破解的六大矛盾和问题之首。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明确提出:“要深入研究和破解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步伐。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是制约河南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化进程的主要矛盾,也是制约河南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对于河南经济的结构性矛盾问题,徐光春同志指出:“破解结构性矛盾,关键是要使河南省的产业结构适应工业化阶段性发展的要求、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追求、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不断优化升级。要把产业发展放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竞争格局中来谋划,围绕提高竞争力,不断做大、做强、做优。同时下决心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一批聚集效应明显、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增强经济发展的整体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力和抗御市场风险能力。”[1]

一、破解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是实现中原崛起的必然要求

实现中原崛起是河南人民的宏伟目标,也是实现中部崛起的关键。党和国家领导人殷切希望河南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2005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河南时,明确提出:“河南经济社会实现更大发展,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走在前列。”“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2]十一五”开局之年,温家宝总理视察河南时又提出明确的希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中央确定的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中部崛起的扶持政策。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河南要抓住和用好难得机遇,实现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发展,关键是要认清省情,找准自身优势,明确制约因素,善于扬长避短。”[3]中央领导的嘱托,为加快中原崛起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经济结构优化是中原崛起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原崛起是河南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标志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涵:一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人均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以上,达到3000美元;二是经济整体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基本实现工业化,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0%以上,非农劳动力占劳动力的比重达到60%以上,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50%以上;三是河南的发展走在中西部地区前列,主要经济指标特别是质量效益指标领先。在这三方面重要标志中,经济结构优化是中原崛起中分量最重的任务。目前,河南的经济发展水平距离上述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2005年,河南已连续10年实现了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GDP达10587.42亿元,增长14.2%,成为全国第五个GDP过万亿元的省份,河南省人均生产总值突破万元达到11287元。河南跻身全国经济大省之列已毋庸置疑。但是,河南还不是经济强省,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河南省经济的结构、质量、效益等指标差距较大。如第一、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为17.9%、30.0%,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只有5.1%,人均GDP为11287元,仅居全国第17位,全社会年人均劳动生产率1822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67.9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870.58元,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有30.65%。这些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结构失衡和粗放的增长方式使河南省经济的高速发展难以为继。

要实现河南省经济“跨越式发展”、“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发展”,进而实现中原崛起,不仅要求发展快、总量大,而且要求结构优、素质高、效益好、后劲足,而这一切只有通过优化经济结构来实现。

经济结构状况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运行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也就是衡量中原崛起的重要标志之一。从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的角度来看,经济结构是由产业结构、地区结构、所有制结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劳动力结构等结构及其子结构所组成的不同层次的经济系统。根据发展经济学理论,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兼顾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的统一,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带动结构优化,二者相互推动,共同促进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也就是经济结构由低级到高级、由粗放到集约、由低效到高效的过程。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质内容是区域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升级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原崛起的过程就是区域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升级的过程。只有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协调,河南才能在中部崛起中真正走在前列。经济结构优化,代表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代表经济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代表河南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只有把经济结构理顺了,在国内分工中处于有利地位,才能增强河南经济的国际竞争能力,扩展经济增长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更大规模的发展。所以,从经济强省的角度出发,必须把经济结构优化列为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标志之一,用经济结构指标反映河南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果,实现增长速度和质量提高相统一,这才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加快中原崛起既是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重大而紧迫的现实工作。“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将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奠定坚实基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提出了发展的三个“着力点”:“着力加快改革开放,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河南省第八次党代会又为今后五年经济结构优化提出了明确具体的奋斗目标:“经济结构明显优化,转变增长方式取得突破。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成效显著,服务业快速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比重继续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科技创新能力增强。”[4]要使中原崛起的目标成为现实,河南必须在发展中主动调整结构,在结构调整中保持较快发展,利用综合优势,实现河南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的统一。

(二)实现中原崛起必须加快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

推进中原崛起,首先要对河南经济结构的现状有清醒的认识。近几年,河南经济虽然实现了高速增长,但也存在着隐忧: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长质量和效益却与全国有较大的差距。影响中原崛起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已不再是经济总量问题,而是不可持续的增长方式背后的经济结构矛盾问题。

河南经济快速增长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层次偏低,国际竞争力不强。河南经济依然处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层次,这种粗放型高增长方式,只有增长的规模和速度,没有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使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人口众多和资源环境压力比其他省份更大。如果不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就难以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最终将严重制约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二是资金投入和企业规模小。投入不足则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在市场竞争中必然处于弱势地位,竞争力不强。三是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仍十分突出。粗加工产品多,高附加值、深加工的产品少;大路产品多,名优产品少;重复投资导致工业产品结构趋“同”,生产集约化程度难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弱化。四是所有制改革不到位。国有经济比重仍然较大,国企改革在“抓大放小”之后,对大中型企业想“抓好放差”却又面临“好的难改,坏的难卖”的僵局,使大中型企业因产权制度改革相对滞后而缺乏扩张的内在动力。五是经济体制改革迟缓。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政府对市场干预过多,管理过程中缺乏透明度和制度性监督,越位、错位、缺位和不到位的现象较为普遍;条块分割、行业垄断、部门壁垒,职能重叠的问题较为突出。六是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经济发展不但内生动力不足,而且缺乏外源动力。目前经济结构中存在的这些“痼疾”导致河南经济发展质量不优、发展后劲不足、区域竞争力不强,已经成为制约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十一五”期间,河南经济结构调整任务艰巨,急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结构调整的实质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河南经济的内在自主增长机制,最终目的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从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时期发展到了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同经济结构调整的有机结合,在全国范围内将会形成新一轮改革、调整、开放、发展的高潮。如果河南不积极主动抓紧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下大力气改变现有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尽快形成河南经济的内在自主增长机制,使结构调整逐步成为河南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全面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仅难以巩固河南省结构调整已经取得的成果,而且会影响当前改革和发展的顺利进行,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难有优势可言,难免要陷入被动和落后的境地,从而严重妨碍河南省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妨碍中原崛起的进程。

河南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做大、做强、做优”,提高河南经济竞争力。“做大”,就是要加快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市场占有率高、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发挥规模效益;“做强”,就是要不断提升产品档次和产业层次,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做优”,就是要着眼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形成特色和优势。[5]

(三)实现中原崛起需要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步伐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保障。产业优化升级改变了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格局,进一步促进生产要素流动,改善产业的内在素质,提高产业的产出率。产业优化升级还相应地改变了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以至于消费结构,使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或市场组织形式发生变化,同时又改变了产业制度供求关系。“十一五”期间,河南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仅要求改善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努力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而且要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实现工业化是中原崛起的必由之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是现阶段河南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迫切要求。“十一五”期间,作为新兴工业大省的河南,整体上已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面临着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为进入工业化后期创造条件的历史性任务。然而,河南工业中资源粗加工型产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所用高新技术的外源性比重过大,前沿高科技过多依赖国外,一些高技术含量的关键设备基本上依靠进口。长期过多依赖技术外源必然影响河南工业技术的先进性和自主性。河南迫切需要大力实施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并举的“科技跨越战略”,加快提升产业技术层次,以此为中心,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只有加快提升产业优化升级步伐,纠正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偏差,才能加快河南省工业化的进程。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是河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要求。实现中原崛起,必须努力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取得新突破,下大力气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全面提升区域竞争力。产业结构不合理是河南经济增长中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整体素质不高和运行不稳定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层次和结构主导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引领河南省经济取得较快增长速度,但在资源环境等方面我们付出了沉重代价。在目前宏观经济的政策背景下,重要能源、原材料以及土地等关键生产要素的“瓶颈”和环境容量不足对经济增长的制约更加突出。虽然“九五”时期中央就已明确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十五”时期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但是,至今河南省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十一五”时期中央进一步明确提出了能源消耗降低等考核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将会掀起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高潮。如果河南不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势必会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步伐,是河南应对国际、国内大规模产业转移的必然选择。国际产业向中国转移、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是市场经济“梯次推进”的大趋势,这两个“产业转移”面临新的提速,为河南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提供了重要契机。但是河南能否走在中西部前列,成为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关键是要看我们能否积极主动地为产业衔接创造机遇,提高合作的能力。可以说,如果不站在全球化视野的高度,抓住机遇,加快河南省产业优化升级步伐,改善河南产业,特别是工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间的地位,增强河南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那么,河南要在中部崛起中率先崛起,将是一句空话。

“十一五”时期,不仅是实现中原崛起的黄金发展时期,也是经济社会矛盾凸显时期。中央有关部门继推出绿色GDP指数之后,可以预期还将推出幸福指数、人的全面发展指数、地区创新指数以及社会和谐指数,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河南只有破解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步伐,实现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让经济社会发展得更快、更好、更加和谐,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走在中部崛起的前列,实现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发展。从国内经济环境来看,这是解决河南省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的根本措施。从国际经济环境看,这也是提高河南参与国际经济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

二、河南经济结构性矛盾的主要表现

“十五”期间,河南围绕实现中原崛起的宏伟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个个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取得新的进展,经济总量与人均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河南经济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2005年,河南省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4.2%,是10年以来的最高增幅。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7.6%;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2.6%。河南省人均生产总值已超过1300美元(按2005年年末人民币国际汇率计算)。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地区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以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就站在了一个新的战略起点上,进入了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加快经济转型、促进统筹协调发展的新阶段。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这样的新阶段。

但是,河南经济发展存在比较严重的结构性矛盾,已经成为制约中原崛起的首要性问题。对于河南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指出:“目前,河南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合理,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资源开发型产业比重大,加工链条短、综合利用程度低,带动性强、关联度高、对长远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产业和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在内的新兴产业发展缓慢。另外就是产业同类化和同质化。”[6]这段话,准确概括了河南经济结构性矛盾的主要表现。厘清现阶段河南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的具体表现,是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地破解结构性矛盾的前提。

(一)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层次偏低

1.河南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

河南的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不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发达省份、中部其他省份三次产业增加值相比的结果,也是从劳动力就业结构比较的结果。

2005年,河南省三次产业比重为17.9∶52.1∶30.0。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河南在三次产业构成层面表现为第一产业的比重过高、服务业比重严重偏低(见图1-1和图1-2)。2005年河南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7.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为52.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的比重为46.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显示河南产业结构处于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结构层次;第三产业的比重仅为30.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9个百分点。河南服务业发展水平严重滞后,所占比重在下降,甚至低于“九五”期间的水平,2000年的比重已经达到30.4%,2005年比2003年的31.9%下降了1.9个百分点。

图1-1 河南2005年产业结构构成

图1-2 中国2005年产业结构构成

与粤、鲁、苏、浙相比,目前河南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是第二产业实力不强、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偏低。2005年,河南实现GDP 10587.42亿元,列广东、山东、江苏、浙江之后,排第五位。与以上四省相比,2005年河南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偏高;第二产业的比重高于广东1.4个百分点,比山东、江苏、浙江分别低5.3、4.5和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偏低,比粤、鲁、苏、浙分别低12.9、2.0、5.4和10个百分点(见表1-1)。第二产业比重表面上与以上四省相差不多,这是因为河南第三产业实力弱以至于在GDP总量中第二产业的比重显得相对较高,河南与粤、鲁、苏、浙第三产业之比分别为1∶3.02、1∶1.86、1∶2.04、1∶1.69,实际上,河南第二产业与四省相比总量差距较大,河南与四省之比分别为1∶2.06、1∶1.93、1∶1.88、1∶1.30。

与同样发展水平的中部其他省份相比,2005年,河南GDP总量和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及工业增加值全部位于中部地区首位,成为中部地区名副其实的“领头羊”。但是中部六省人均GDP基本位于同一层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大。与中部其他五省相比,2005年河南第三产业的比重在中部地区最低(见图1-3),比湖南、湖北、安徽、山西、江西分别低10.3、10.5、10.7、7.4和 4.8个百分点。目前河南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偏低。河南要真正站在中部发展的前头,就要切实抓住经济调整的机遇,引领中部产业发展,继续巩固第二产业发展,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表1-1       河南三次产业结构构成与东、中部相关省份比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

图1-3 中部各省2005年产业结构构成比较

从劳动力就业结构分析,可以从更深层次了解河南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河南是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劳动力大省,劳动力就业结构存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失衡的现象。2005年年末,河南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为3138.8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的55.4%;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为1251.7万人,占22.1%;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为1271.9万人,占22.5%。与全国及相关各省相比,河南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最高,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最低。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低于粤、鲁、苏、浙四省,都在8个百分点以上,低于浙江近20个百分点(见表1-2)。河南发展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依然沉重。

表1-2       2005年年底河南劳动力就业结构与全国及相关各省对比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

2.各产业内部结构层次偏低

在河南三次产业内部,第一产业的农、林、牧、副、渔五大产业构成仍然偏重于农业,林、牧、副、渔产业发展相对较慢。2005年农业实现增加值1068.85亿元,占第一产业比重的56.5%。而农业也偏重于传统种植业,新型高效农业比重较小。

河南第二产业内部层次不高。作为河南经济主导产业的工业,起重要支撑的依然是资源型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综合利用程度低、物耗高、能耗高、污染高的“三低三高”问题突出,而带动性强、关联度高、对长远发展有重要影响、代表当今国际产业竞争焦点的新型制造产业如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石化深加工等相对很弱。第二产业结构调整的难点在于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和高科技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2005年,河南能源、原材料工业占工业经济总量的60%以上。从表1-3看,2005年,工业分行业增加值中位于前七位的均为传统产业,合计实现增加值为2441.55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49.9%。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860亿元,虽然总量居中部地区第一位,但是远远低于广东(广东是2249.59亿元),占河南省工业的比重也低于广东,河南是17.6%,广东是21.5%。其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3.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5个百分点,规模仅居中、西部地区第4位。

表1-3      2005年河南工业分行业增加值(前十大行业)

资料来源:《河南统计年鉴(2006)》。

表1-4        2005年河南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分行业统计

资料来源:《河南统计年鉴(2006)》。

在河南第三产业内部也存在着结构方面的问题:新兴服务业发展滞后,与经济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2005年,河南的商贸、住宿、餐饮、仓储、交通运输这五大传统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总量的比重高达48.1%,远远超过现代服务业的比重。而代表现代服务业的金融业的比重只占河南省服务业的5.7%,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4.5%,房地产业占9.3%,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占4.2%,文化、体育娱乐业占1.0%。生产服务业,如产品设计、市场咨询、金融、保险和技术服务等行业相当薄弱。

产业层次低,内部结构不合理,既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又加剧了资源环境的约束。2005年,河南省工业增加值平均能耗为每万元4.02吨标准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万元GDP用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一个大省的经济发展如果过分依赖这样的产业结构和层次,必然竞争力不强、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差,容易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未来一段时期,河南既要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又要通过节能降耗缓解资源与环境压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对现有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升级。根据当前河南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矛盾,调整优化的难点在于推动工业结构由高耗低效传统形态向低耗高效现代形态转变,提升工业产业层次;同时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提高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比重。只有通过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产业、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高层次服务业,才能有力推动经济结构优化,使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走在中部地区前列。

(二)企业结构中企业规模小,集中度不高

河南企业虽然也有一些行业龙头,如安彩玻壳、金龙铜管、科隆冷凝器和蒸发器等生产规模都是世界第一;莲花味精生产规模世界第二;双汇肉类食品、洛玻浮法玻璃、宇通客车、神马帘子布、风神全钢子午线轮胎、洛拖拖拉机、白鹭黏胶长丝、许继电力装备、黄河旋风人造金刚石、卫华起重机械、三全冷冻食品等都是全国第一。但是,河南这样的行业龙头大企业还不多,河南企业总体上还是普遍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不高。

按企业单位的从业人员规模,河南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显示,2004年年末,在河南省企业法人单位中,从业人员在50人以下的企业有10.8万个,占78.1%,其从业人员182.3万人,占19.8%;1000人及以上的企业单位949个,占0.7%,其从业人员310.9万人,占33.7%,显示出河南省小型企业仍占绝大多数,企业的规模结构偏小(见表1-5)。

表1-5       2004年河南按从业人员规模分组的企业法人单位情况

资料来源:河南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河南统计局。

与规模经济的要求相比,河南省多数产业的企业平均规模显著偏低,产业组织结构仍然处于小而散状态,产业集中度低。河南至今尚未形成一批大型的行业代表性企业。河南大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实力较弱。2006年度中国大型工业企业共2387家,河南以148家排第五位,占全国比重6.4%,位居前面的各省分别是山东310家、江苏282家、广东279家、浙江152家。在各省、市、自治区进入1000大企业数量排名中,河南以52家位居第六位,占总数比重的5.2%,居前的各省分别是江苏(122家)、山东(121家)、广东(113家)、浙江(71家)、辽宁(56家)。在2006年度中国500最大企业中河南有9家入选,仅占总数比重的1.8%;入选中国制造业500强的河南企业有24家;入选中国服务业500强的河南企业只有6家,仅占总数比重的1.2%。2005年资产和营业收入均超过5亿元的“双五亿”企业201家,其中只有洛阳石化集团、安钢集团和双汇集团3家企业营业收入达到200亿元,永煤集团、平煤集团、中原油田突破100亿元。河南最大的企业集团安阳钢铁集团2005年实现营业收入204亿元,而排名第一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2005年营业收入达8572亿元,是安钢的42倍。

同时,企业空间布局较为分散,并且有较大市场影响力的产业集群较少,集群经济实力弱。这种低水平过度重复建设,不仅导致规模经济的丧失,而且加剧了生产能力过剩和市场的过度竞争状况,客观上削弱了河南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河南产业集群与浙江相比,数量和规模均处于劣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4年年底,河南加工制造业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有143个,实现总产值2749.4亿元。从集群实现产值来看,1亿~30亿元规模的产业集群有122个,占85%;30亿元以上规模的产业集群有21个,仅占15%,其中1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有8个,50亿~100亿元的有2个,说明集群规模以中小规模为主。从企业从业人员数量来看,在143个产业集群中有6.27万家企业,从业人员为250.6万人,每个企业平均不足40人,也说明河南的产业集群以中小规模为主。而据浙江省经贸委调查,2003年,浙江省工业总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有149个,工业总产值合计1万亿元,约占河南省制造业总量的50%;其中,产值50亿元以上的有35个,100亿元以上的有26个,200亿元以上的有6个。河南发展大企业,发展园区经济,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投资强度,以及形成一批配套能力强、聚集效应明显、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的任务十分紧迫。

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最终要落实到企业身上,否则就是一句空话而没有任何意义。大企业集团规模效益明显,资金雄厚,科研力量强,有实力进行研发投入,推进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从而优化产业和经济结构。大企业集团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有巨大的带动作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竞争力的具体体现。河南企业发展的现状是缺少大型企业集团,制约着河南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做大做强优势企业,打造一批巨人型企业集团是河南企业结构调整必须突破的难点。

(三)产品结构不合理,层次偏低

河南产品整体上层次偏低,资源类、粗加工的初级产品多,高附加值、深加工的中高端产品少;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多,低耗、低污染产品少;一般农产品多,优质高效农产品少;大路工业品多,名优工业品少。具体来说,河南产品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产品结构层次偏低导致的供需结构性失衡

河南省主要工业品大多属于附加值不高的资源类、粗加工产品,产品生产能力和供应过剩。而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和高关联度的产品少,主要依赖外部供给。以工业品为例,2005年河南产品产量在全国排名靠前的是原煤(排第3位)、水泥(排第6位)、平板玻璃(排第4位)、钢铁、氧化铝(第1位)等资源类、粗加工产品,产品生产能力和供应相对过剩;而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少,其中移动通信手持机和集成电路两项河南是空白,依赖外部供给。

通过把河南与广东、江苏、湖北、湖南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比较(见表1-6),可以看出,河南省在深加工产品的产量方面与发达省份存在明显差距,即使在传统行业,也存在层次偏低导致的产品供需结构性失衡。如冶金行业,小型材的生产能力已相对过剩,而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的冷轧薄板、冷轧硅钢片和不锈钢等,却未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发展起来。再如石化行业,中低档化工产品生产能力过剩,高档次的和新型的产品又大量依赖进口。这主要是因为河南省工业的技术结构与发达国家甚至我国东部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长期以来,河南的能源、原材料产品低价卖出,而所需要的工业加工产品则从国外和东部高价买入,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被动地位,是河南长期以来“资源优势、效益劣势”的根源所在。

表1-6       2005年河南与广东、江苏、湖北、湖南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比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

2.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产品节能降耗压力大

河南省的产品生产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资源性导向,多数工业品消耗能源和消耗原材料高,生产工艺距环境保护的要求差距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大,产品结构问题比较突出。

3.大路产品多,名优产品少

截至目前,在全国已评出的547种中国名牌产品中,河南仅有24种产品榜上有名。主要是由于河南产品以重工业产品为主,2005年河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228.23亿元,其中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290.62亿元,占河南工业增加值的71%;轻工业完成增加值937.61亿元,只占河南工业增加值的29%。由于主要的重工业产品大多属于基础性上游生产资料产品,终端产品比重较小,这就使河南产品的名牌较少,品牌的社会公众认知程度较低,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不高。

4.产品的同类、同质现象严重

这种同类化和同质化不仅表现在中部六省产业、产品结构相近,也表现在河南各地市产业、产品结构类似,缺乏有特色的支柱产业和产品。仅以郑州市为例,有4个县(市)以煤炭、电力,3个县(市)以铝及铝加工业,2个县(市)以水泥为支柱产业。另外,同一类企业生产的产品差别化不明显,品质、档次类似,缺乏特色、缺乏知名品牌。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是自主创新意识淡漠,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如河南服装业总体实力已经不弱,目前,河南服装企业已发展到4000多家,年销售收入约50亿元,仅郑州市就拥有中小服装加工企业3000多家,其中拥有实力的女裤、男裤专业生产企业500多家,是全国六大生产基地之一。但是,企业普遍规模小,产品档次普遍偏低,仿造和抄袭严重,品牌附加值很低。

从河南进出口商品结构可以管窥河南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河南进出口结构总体表现是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出口产品档次较低,进出口商品交换价格差距拉大,贸易条件不佳。河南的外贸依存度并不高,只有5.9%,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5年,初级产品出口6.25亿美元,占12.2%,出口的初级产品主要是肉及肉制品、蔬菜及水果、金属矿砂和金属废料等。工业制成品出口44.76亿美元,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主要是化学品、橡胶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有色金属、特种工业专用机械、陆路车辆和服装及纺织品等,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不到1亿美元,占全国的万分之四,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4.1个百分点。河南2005年排在前10位的大宗出口商品依次为:未锻压合金铝、假发制品、未锻压精炼铅、充气橡胶轮胎、显像管用玻璃外壳及玻璃零件、已焙烧的钼矿砂及其精矿、精炼铜管、其他毛皮制品、人造刚玉和高纯度未锻造银等,基本上都是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低的粗加工产品,甚至有很大比重是高污染、高耗能产品。由于出口产品档次较低,价格远低于发达国家或地区同类产品的价格,进口的却是国外机器设备等技术产品,不可避免地造成进出口商品交换价格因高买低卖而不断拉大差距。

从2005年河南亏损企业亏损的原因也可以管窥产品结构问题的严重程度。2005年,河南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48.98亿元,比上年增长23.9%,个别企业出现了严重亏损。究其原因,一是这些亏损企业主要集中在冶金、火力发电、石油加工及相关产业等产能过剩产业,这也是盲目过度的重复投资带来的苦果。产品供大于求、面临宏观调控的产业,可以预测未来还会发生亏损。二是这些企业产品的层次偏低。以河南铝工业2005年的市场波动为例,河南的铝工业产能总量居全国之首,但铝工业结构层次比较低,精深加工不足,产业链条短,产成品还是集中在电解铝和低端铝板带材等领域。河南生产的电解铝中仅有不到1/4是在本省通过继续加工实现了高附加值,铝型材特别是工业型材的产量比较低。在遭遇能源价格升高、运输成本上升,以及生产电解铝的原材料氧化铝大幅涨价,出口退税政策改变的情况下,河南电解铝行业整体巨额亏损。2005年,河南省电解铝企业中,除了豫港龙泉、河南万基铝业、中孚实业等少数几家煤电铝产业链比较完善、氧化铝进货价比较便宜的企业有赢利外,多数企业亏损或持平,亏损面达到80%以上,仅焦作万方2005年度经营亏损就达1.22亿元。

产品结构升级是产业和经济结构、产品结构优化的具体体现,河南粗加工的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产品结构没有能够充分发挥河南优势,产品结构调整的难点在于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科技含量与品牌影响力,只有把重点放在推进产品更新换代上,改变当前河南产品低附加值的现状,产品结构调整才能取得成效。

(四)工业企业技术层次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河南省产业层次低、企业效益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归根到底是由于工业企业技术层次普遍偏低和技术创新能力低造成的。如果说过去在低端产品层次,我们可以靠引进技术提高技术水平,靠市场换技术,那么,当发展到能够与外国企业和跨国公司在中、高端产品形成竞争时,人家就不会把核心技术和高端技术转让给我们了。因此,提升河南工业技术层次的难点在于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加强研究开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战略领域和关键环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逐步形成以自主创新为主动力的增长机制,形成长期竞争优势。

按国际惯例,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或称为产业技术密集度是划分制造业各产业技术类型的主要依据。根据OECD的划分标准,凡技术密集度达到10%以上的为高技术产业,3%~10%的为中高技术产业,1%~3%的为中低技术产业,1%以下的为低技术产业。按此标准,目前河南制造业全部属于中低技术产业水平(见表1-7),河南的高技术产业中技术密集度最高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2.95%,医药制造业仅为0.56%,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中低技术产业水平。

表1-7       2004年河南制造业各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研究与发展(R&D)
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

资料来源:河南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对比(见表1-8)也可以从侧面反映河南产业的技术层次不高。河南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为18224元/人·年,三次产业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分别是5926元/人·年、46086元/人·年、25736元/人·年,全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反映了河南各产业的生产技术、组织和管理技术层次较低,以及劳动者技能低下等。

表1-8        河南省与全国社会劳动生产率对比表

数据来源:《河南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年鉴(2006)》。

河南传统工业比重大,技术层次偏低,改造升级压力大。河南现有的工业结构以能源、原材料传统工业为主,技术含量不高。而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规模偏小。以软件产业为例,2005年河南软件销售收入仅占全国的1.4%左右。传统工业企业设备落后,造成能源、原材料利用率低,现阶段改造升级压力大。例如河南工业由于能耗设备技术水平低,2005年河南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是广东的3.72倍。长期以来,企业效益低下,资金积累小,形成了企业设备和技术更新换代慢的恶性循环,加剧了河南产品结构的低层次化。

高科技产业技术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虽然近几年河南的高科技产业技术实现了一定的技术升级,技术结构得到优化,但在全球市场上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含量仍不容乐观,许多高技术企业仍然只具备高技术产品的加工功能,缺少核心技术,技术上亦步亦趋,这进一步限制了利用本省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升改造传统产业的能力。

河南企业缺乏自主创新意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进一步制约了河南工业技术升级步伐。2005年,河南申请专利8981项,仅占全国受理数的2.3%;获得授权专利3748项,其中发明专利1088件,占全国的比例分别为2.2%、1.7%。2005年,河南申请专利数仅为广东的12.4%,浙江的20.8%,湖北的77.9%,略高于湖南;获得授权专利数仅为广东的10.2%、浙江的19.7%,与湖北、湖南接近;发明专利授权量居全国第17位,仅为广东的19%、浙江的32.1%、湖北的48.6%、湖南的66.8%(见表1-9)。在河南省政府确定的河南省100家大型企业(集团)中,约有45%的企业目前还是“零”专利,35%的企业只有很少几项专利,河南百家骨干企业80%基本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大型企业集团尚且如此,可见河南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巨大差距是河南经济发展的“瓶颈”,没有专利和自主知识产权就没有企业的发展后劲。

表1-9        2005年河南与相关各省的国内三种专利申请受理数与授权数比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

(五)所有制结构中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足

河南的所有制结构中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足,经济发展的活力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所有制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国有经济比重明显下降,非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新的所有制格局。但是从总体上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仍偏弱小,并未改变国有和集体资本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2004年河南共有企业个数26.8万家,其中,以国有、集体企业形式组成的公有制企业9.1万家,占33.8%;私营、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7.7万家,占66.2%。企业实收资本5527.0万元,其中国有和集体资本3842.9万元,占69.6%;个人、外商及港澳台商资本1684.1万元,占30.4%。河南私营、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全部企业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6个百分点;个人、外商及港澳台商资本占企业实收资本的比重也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6个百分点。

与粤、鲁、苏、浙四省相比,河南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显得相当落后。河南私营、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全部企业的比重以及个人、外商及港澳台商资本占企业实收资本的比重(缺少山东实收资本的数据)严重偏低。而且河南的个人、外商及港澳台商资本总量与广东、江苏、浙江差距较大(河南与广东、江苏、浙江之比分别为1∶7.26、1∶3.79、1∶4.65)。和中部地区其他省份相比,河南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显得相对滞后。在中部地区,虽然河南私营、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个数排第1位,但是占全部企业的比重最低;个人、外商及港澳台商资本占企业实收资本总量排第2位,占企业实收资本的比重却比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分别低9.2、10.4、11.2和5.6个百分点,仅比山西高2.2个百分点(见表1-10)。这一现象背后显示河南及整个中部地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相对滞后,与沿海四省相比经济缺乏活力。

表1-10        2004年河南与相关各省所有制结构对比

资料来源:数据来自全国及各省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从增加值看,2005年河南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地区GDP的比重增加到52.4%,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各占半壁江山。而浙江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

所有制结构不合理限制了各类经济主体参与产业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面对河南国有经济比重过大、民营经济发展滞后的现状,促进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所有制结构优化的根本出路,只有尽快完善融资、税收、财政等政策措施,优化民营企业生存环境,提高民营资本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才能从根本上推进河南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此外,河南还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居民消费结构、投资结构、金融结构的问题。如河南农村人口仍然占近70%,城市化进程缓慢,由此而导致的城乡结构矛盾,表现在产业和地区层面上,就是产业结构矛盾和地区结构矛盾;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难必然对产业结构升级造成影响;投资结构直接影响三次产业结构,等等。破解河南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主线在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形成结构性矛盾的主要原因分析

河南经济结构性矛盾的形成,主要是受历史、现实等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多重因素今后仍将继续影响未来河南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

(一)体制和机制改革滞后

经济发展阶段的局限性,是形成某些结构性矛盾的重要原因。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一个“自然发育”的过程,河南各类市场的发育时间总体上较短,市场发育尚不充分,这是产生某些结构性矛盾的原因之一。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河南省工业处在上游低端地位,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高度依赖外部,附加价值难以较大幅度提高,相应的实现经济增长投入的物耗、能耗也比发达国家或地区高得多。另外,河南省处于重化工业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获得较快发展时期,经济出现大波动的风险较大,客观上易于产生结构性矛盾。新一轮重化工业加快发展的形成机制主要源自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等内生因素,因此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的情况有可能持续较长的时间。但是,在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时期,“投资带动投资”的性质比较突出,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的市场信息不完备的条件下,这一情况更为明显,而重化工业因“自膨胀”机制的作用,市场主体对市场的需求规模不易把握,易于出现“虚”的一面,使经济增长出现较大波动。

结构性矛盾主要还是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由于体制和机制改革滞后,导致市场机制不成熟不完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完成经济转轨的战略目标,这就意味着其间的十多年都将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过程。毋庸讳言,现在河南经济的转轨时期仍未结束,现行经济体制带有明显的过渡性质,业已形成的市场体制只是初步的、框架性的,运行机制尚不健全,且带有较重的“政府主导型”色彩。产权制度、金融体制和城乡体制分割改革滞后、宏观领域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等问题,使一些深层次矛盾难以有效缓解,并且逐步积累起来,导致经济结构不合理。所以说,结构性矛盾的实质,是转轨过程中传统体制性约束导致的市场机制运行障碍。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经济体制改革为企业发展创造了由法律、制度、政策等组成的综合制度条件,而且还在市场化进程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但随着其他地区市场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受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相对加强、投资向国有企业倾斜力度加大、金融部门市场化进展趋缓和向非国有企业贷款比重下降等制度性因素影响,河南的市场化进程显得有些迟滞。

河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河南的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工作中还存在着错位、越位、缺位的现象,在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增加透明度、减少行政审批和微观事务干预、正确行使公共管理职能等方面,还有不少差距。政府过多地介入微观经济活动,过多干预市场运作和企业经营,不仅影响市场配置资源基础作用的充分发挥,而且也不利于政府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因此,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还必须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的步伐,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全面推行依法行政,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建立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建设电子政务,努力提高行政效率。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推进政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影响着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来看,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经济战线较长,竞争性领域介入过多,国有企业政企不分。近年来,虽然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一些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不少企业还没有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以往多年积累下来的布局和结构问题、社会负担问题、创新能力问题、激励约束机制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企业退出机制、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国企改革的任务仍很繁重。

市场化改革滞后制约着现代市场体系的形成。河南经济转轨还未全面完成,现代市场体系远未建立健全,传统体制下遗留的各种问题影响着市场机制效率的发挥。财税体制改革滞后在一定程度上诱使地方政府热衷于上建设项目、参与地方各类投资活动。金融体制改革滞后,政府转型不彻底,存在着较多的行政干预。中国长期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型的金融体制,不仅国家对金融资源有相当大的掌控权,而且金融业国有垄断的程度很高。以几家大的国有银行为主渠道的金融结构,主要服务于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企业,而在经济发展中作用日益重要的非国有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畅。投资体制中的行政干预仍然过多,投资的微观约束机制不健全,造成财政资金过多地运用在投资国有企业形成国有资产上,以及过多地投资于基础领域和竞争性行业,一些工业项目上马单凭投资冲动,而缺乏市场可行性分析和科学论证,形成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局部投资过热,导致产品集中度低,生产集约化程度难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弱化。垄断行业改革滞后,行政干预甚至行政垄断直接影响某些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是造成河南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重要因素。这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服务业垄断包括行业垄断和所有制垄断,造成经济结构失衡。行业垄断集中表现在金融业、保险证券业、电信业、铁路和航空运输、教育、卫生、文化、信息媒体等,这些行业还基本处于垄断经营、管制经营、限制经营的状态,由此形成的服务供给不能满足日益丰富的社会需求。所有制垄断集中表现为国有服务企业和事业单位主宰某些服务行业和服务领域。市场和政府两方面问题的结合,就形成了不计成本、不顾风险、不惜资源和环境代价的行政主导投资热,这种体制性投资冲动导致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等。市场体系的突出问题表现为要素市场发展滞后,价格传导机制不健全。土地、能源和其他紧缺资源、资金等难以通过市场价格变化反映其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状况,也难以形成相应的替代、节约资源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再加上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尚未根本消除,不仅使得生产要素难以在市场内自由流动,市场交易的成本很高,而且往往造成盲目和过度价格竞争,影响价格杠杆和统一大市场作用的有效发挥,不利于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也妨害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制约着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就会有进有退,高退出障碍加大了经济结构调整的难度。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成为产业、企业和人员“退出”的关键性制约因素,包括住房、养老、医疗、就业等在内的旧的福利、保障制度的延续或改革中的不确定性,也对居民以住、行为重点的消费结构升级产生了重要的消极影响。此外,与传统体制和发展阶段相联系的抑制性消费政策,也对居民的消费升级形成制约。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河南改革的力度还不适应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经济结构性矛盾的一些体制性和机制性的障碍还比较突出。如果不在投资体制、财税体制、土地管理体制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结构性矛盾就会反复出现。另外,支撑中原崛起的内生机制还需要不断完善。所以说,现阶段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仍取决于改革推动市场机制完善的程度。要通过改革开放促进体制、机制创新,建立促进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把制度建设作为中原崛起的根本保证。

(二)地域、人口、资源、环境的限制

河南地域、人口、资源、环境的制约性特征。①地域位置制约:河南地处中国腹地,远离口岸,对发展外向型经济制约性特征明显。②人口过多的制约:河南省是第一人口大省,有5000多万劳动力,劳动力转移与就业岗位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劳动力供给长期处于高峰期,而就业弹性却趋于下降。近十年来,河南省就业指标一直呈下滑趋势,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不断增大。二元经济结构使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背离。由于重型工业具有明显的资本、技术密集型特征,因此,伴随着工业化的重型趋势和“资本增密”的进程,导致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明显降低。这将使本已严峻的就业矛盾更加尖锐。③资源制约:河南整体上自然资源丰富,但是庞大的人口使得自然资源禀赋相对不足。河南能源原材料工业占工业经济总量的60%左右,全社会能源消耗中工业占近80%;而能耗较高的重工业实现增加值已占河南省工业增加值的70%以上,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虽然河南是资源能源大省,从资源存量角度看,河南省人均资源占有量极低。土地资源以占全国1.74%的土地养活了占全国7.5%的人口,人均占有量尚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4;河南省人均水资源量不足440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目前河南省正常年份缺水40亿~50亿立方米,今后10~20年,年缺水量将在70亿~100亿立方米;河南省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人均仅为全国的1/4,居第22位。这些年河南经济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能源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拉动的,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将进一步加剧能源资源约束,可供建井的煤炭资源储量匮乏,铝土矿资源储量仅能满足10~15年的需求。河南在“六五”~“九五”时期,万元GDP能耗一直是下降走势,但在“十五”期间却不降反升,由2001年的1.52吨标准煤,上升到2004年的1.58吨标准煤。[7]河南的能耗超出全国平均水平25%,是美国的近4倍,是日本的12倍多。④环境制约:河南省工业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治理欠账较多,使得人与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局部地区生态环境仍在继续恶化,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在河南省监控河段总长度中,Ⅳ类以下水质占河段总长的56%,其中劣Ⅴ类水质河段占36.8%。河南省受资源、环境约束严重,决定了河南省不可能走资源依赖型发展道路,经济结构优化势在必行。

地域、人口、资源的限制导致河南产业的初始选择范围狭窄。在工业化的初期,河南面临经济规模小和发展水平低,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可利用的经济资源有限,特别是资本、技术等难于获得。地处内陆,更没有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条件。有自然资源的地方靠山吃山,发展粗放的资源加工型产业;也有的地方利用劳动力丰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发人力资源以补自然资源不足。河南轻纺、食品、冶金、建材、机械、电子、石油、化工产业的迅速发展体现了河南省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丰富的特点。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和低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发展经济,必然导致产业选择范围狭窄,产业技术升级缓慢。在目前资源约束日渐增强的情况下,这些以基础资源、原材料为支撑的工业体系,必然面临着资源约束的很大压力,又导致了资源综合利用率低、产业技术水平低、产业竞争力弱等一系列问题。

地域、人口素质特点使得河南现阶段的经济结构调整缺乏主动性。河南为内陆省份,“内陆色彩”和“传统色彩”赋予河南人相对保守的思想观念,农耕经济的自给自足思想和传统文化深深地烙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最致命之处表现为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缺乏开放意识,追求当前利益,缺乏风险意识;等、靠、要思想浓厚,创新意识不强;反应迟钝,行动迟缓,常常步人后尘而坐失先机。这使得河南省经济结构调整带有被动性、经济发展带有自上而下的拉动性特征。同时,开放以来,“以市场换技术”产生的技术依赖思想严重制约了河南省的技术创新能力。

(三)历史性产业定位导致的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原理能够很好解释河南经济结构“锁定”的原因。所谓“路径依赖”,是指人们一旦选择了某一路径,惯性的力量就可能驱使其对这一路径产生依赖。经济发展上的“路径依赖”主要表现在:一个区域习惯于发展某项产业,拥有该产业人才、技术等优势,就自觉不自觉地沿着原来的路子一直走下去,从而使该地区经济长期固化在较低的发展水平上,即经济结构锁定。由于历史、体制、政策、观念等原因,使得河南经济结构被锁定在不合理的水平,由于锁定效应,经济结构难于从根本上得到合理的调整和优化。因此,实现经济结构优化的关键在于解除经济结构的锁定效应。

河南“农业大省”的定位导致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纵观河南经济的发展史,河南是我国农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中国第一农业大省。由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河南也是国家重要粮食的生产基地。长期以来,河南抱着农业大省的概念不敢有丝毫怠慢,政府每年为完成粮食生产任务尽心尽力,传统农业对河南经济发展的影响持久并难以改变。(www.xing528.com)

计划经济时期“重工业化”思想带来的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河南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条件,长期按照低于价值的计划价格为全国提供初级产品,造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生产分工和资源配置中的不利地位。由于自然资源禀赋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五”期间国家的156个重点项目,洛阳占了7个、郑州占了4个,使河南初步形成以机械、纺织、煤炭为主的工业结构布局。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电力工业、化学工业、建材工业、日用轻工业得到了一定发展。改革开放以后,河南经历几次结构调整都没有摆脱历史的影响,还是以原有的产业为主,工业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产业路径依赖的特征。

传统商贸业是河南经济的一大特色,由此造成产业结构的路径依赖。以郑州为例,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郑州一直只致力于发展商贸业,而忽视了工业的发展,这给外界留下了郑州仅是商贸城市的印象。思想上的定位加上路径依赖的效应,使得20世纪90年代期间鲜有大型工业企业进入郑州,工业发展陷入困境。单纯追求商贸功能而忽视工业功能的发展,缺乏工业支撑,也使得郑州商贸的发展缺乏后劲和潜能,制约了商贸业进一步发展升级的速度、规模和层次。这种产业上的路径依赖效应也加大了河南新兴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难度。

(四)政策导向与执行偏差

河南省在市场经济并不完善的情况下,宏观政策的导向与执行偏差加剧了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

区域政策对河南经济结构的不利影响。在中国区域政策整个演进过程中,河南及整个中部地区一直未能成为国家政策关注的重点和扶持对象,导致经济发展慢,在产业链中的层次低。改革开放初期,考虑到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生产力布局等发展要素,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上选择了非均衡梯度推进理论。先重点发展珠江三角洲,后打造长江三角洲,再实施西部大开发,又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由于梯度推进战略背后都伴着税收、土地、投资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国家的大部分固定资产建设投资也纷纷集聚带动这些地方经济发展。当这些地区工业快速发展起来时,首先阻碍了中部地区的新兴工业发展,使河南在专业分工中只能选择第一产业或资源工业。不完善的区域政策体系,拉大了河南在工业化水平、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市场化进程等方面与这些地区的差距。

产业政策对河南经济结构的不利影响。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政策取向偏重于工业规模的扩大和总量的提高,忽视产业素质特别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经济发展的高速度主要依靠高积累、高投资支撑,由此造成了一系列产业结构问题。例如,中国产业政策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没有足够的优惠,导致产业技术升级缓慢;中国的产业政策倾斜支持的是重点部门和国有企业,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了大量的优惠政策,而这些优惠政策是非重点部门和非国有企业无法享受的,造成河南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足。

投资政策对河南经济结构的不利影响。投资政策重投资、轻管理,重经济增长、轻环境效益,没有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导致河南经济结构层次低下、增长方式粗放。

政策执行中产生偏差对河南经济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即使政策的制定有利于经济结构的优化,但是政策执行者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也可能存在着种种政策执行偏差行为,导致政策落实不得力。例如,为了所谓政绩,目前仍然有些地方在招商引资中,不顾对引进污染产业的严格限制而引进高污染企业。

(五)评价指标体系不合理

政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及指标设置尚不科学。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直接影响着一个地方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发展成效。长期以来,对领导干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及指标设置欠科学、不规范,以经济增长速度指标的GDP增长率作为衡量地方政府政绩的最主要指标。增长速度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反映质量、效益、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长期被置于次要地位甚至被有意无意忽略。加之考核体系运转过程中存在诸多隐忧,产生一些有悖初衷的负面作用。一是在GDP导向下,各级政府和一些领导干部一味追求经济增长、财政收入、招商引资的数额,就难免引发一些地方片面地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甚至不惜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盲目扩大投资,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忽视经济增长的效率与质量。二是为了把GDP搞上去,地方政府进行地方保护造成市场分割。地方政府在产品、原材料和投资等领域制造地区分割,地区分割对产业关联深化和产业组织演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技术水平等均造成危害,导致产出配置结构扭曲和要素配置结构扭曲损失。三是地方政府追求GDP最大化的过程职能越位,阻碍市场机制在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影响市场培育和市场主体发展。地方政府行为的GDP导向引发了经济结构的不合理。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长期不合理。在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一是1949年至1979年期间以实物产量为主体的考核阶段;二是1978年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进入以产值和利润考核的阶段;三是从90年代初至今以投资报酬率为核心的考核阶段,注重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考核。长期以来,河南企业追求的目标通常都集中在降低成本、提高产量或获取最大利润上,很少考虑产品改进、技术升级,甚至忽视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现阶段在评价指标体系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尚有不少困难需要克服。尽管科学发展观已成为一个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高纲领,但目前地方政府仍没有将这一原则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地方利益之争和重复建设仍将继续,资源(包括资金、支柱产业等)的争夺战仍将激烈,调控区域产业布局任务仍然棘手;地方官员依然把GDP作为地方发展的首要目标,忽视对环境的影响。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只有把经济指标、人文指标、环境指标、社会发展指标纳入这个指标体系中,才能引导各级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六)科研投入低

河南产业技术层次低、企业自主创新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金、人员等要素投入不够。2005年,河南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增长31.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6个百分点,但总量只有55.6亿元,占全国R&D经费投入的比重仅为2.3%,在全国排第13名,比GDP排名低8个位次。R&D经费投入相当于广东的22.8%、浙江的34%、湖北的74.1%、湖南的125%(见表1-11)。河南省的R&D经费占GDP的比重仅0.5%,与全国大多数地区一样,未能达到原来“十五”计划的要求,即未达到1.5%。每万人从事科研活动人员为15人,大大低于全国43人的平均水平。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尚未完全确立,相当一部分重点企业还没有建立研发中心。只有持续地进行技术投入,依靠技术进步,增加技改投入,积极采用新设计、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开展高起点、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产品,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河南经济的结构性矛盾。

表1-11         河南与有关地区2005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2005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制约河南科技投入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有四个:一是科教兴国、兴省、兴市、兴县战略只是一个战略构想而已,还没有全面落实到科技、教育、人才等管理的各个环节,并且提出的一些战略相互独立,互不衔接。二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这个“内因”没有发挥作用,企业不但缺乏自主创新意识,而且传统工业企业的设备落后、效益低下,资金积累小,没有能力进行自主创新,导致企业设备和技术更新换代慢的恶性循环。三是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明显偏低。政府投入占R&D经费的比例过低,仅占全部R&D经费的24.8%。2005年,河南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为13.8亿元,在全国排第8位,占全国的比重仅仅为2.6%,仅相当于广东的16.6%,浙江的27.6%,略高于湖北、湖南两省;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24%,与全国平均水平(2.08%)、广东(3.66%)、浙江(3.95%)、湖北(1.46%)、湖南(1.40%)相比明显偏低(见表1-12)。四是促进和保护自主创新的市场机制和体制——知识产权规则和知识产权制度没有有效建立起来并发挥保护作用。

表1-12      河南与有关地区2005年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2005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四、加快河南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的五个着力点

(一)完善市场体系建设,着力发挥市场机制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中的作用

打破地方、部门和行业对市场的垄断,不断完善市场体制、机制建设,优化企业生存环境,建立健全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为各主体积极参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构建公平的竞争环境,着力发挥市场机制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中的作用。

1.进一步完善河南省统一的市场体系,引导产品和生产要素在河南省范围自由流动

一是要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行政管理组织结构,加快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理顺职责分工,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各级地方政府应从对市场和企业的直接干预中退出,集中精力培育与完善区域市场体系,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离的原则,建立强有力的、覆盖全社会各种所有制类型、各种经济规模企业的经济管理体制。把工作重点放在规划、指导、监督、协调、服务等功能上,要从以行政手段直接管理为主变为以经济、政策、法律手段间接管理为主,营造各类合法经济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是要打破市场分割和区域封锁。加快建立健全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为各类企业发展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引导产品和生产要素在统一的市场中自由流动,废止妨碍公平竞争、设置行政壁垒、排斥外地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分割市场的规定,打破地区封锁,为各主体积极参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构建公平的竞争环境。

三是要完善产业政策、价格政策等制度建设。根据河南“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积极培育劳动力、技术、土地、产权、信息等要素市场,完善商品市场体系,健全价格形成机制,促进资源要素合理配置,以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对产业和区域经济结构进行引导,加快构建节能型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

四是要积极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规范、发达的专业化中介服务体系是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专业化市场组织,引导市场化中介机构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中发挥积极作用。

五是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信用和自由签约权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核心,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是市场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要进一步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引导企业合法、有序、规范经营,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同时要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健全产品质量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维护和健全市场秩序。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开放信用服务市场,逐步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

2.打破行业垄断,创建公平的竞争环境

一是放宽行业准入门槛,打破行业垄断。除国家垄断和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外的行业,鼓励民间投资和外来资本进入,目前对民间资本存在限制的行业主要是电力、水务、金融保险、文化、体育场馆建设等行政性垄断和自然垄断行业,政府部门应放宽对以上行业的准入限制,特别是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建设方面。要制定和完善政策和法规,以各种灵活方式允许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有序进入,为民营企业、域外企业等参与河南经济结构调整创建公平的竞争环境。

二是继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继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转制,吸引战略投资者,放开地方国有大企业的股权比例限制,鼓励国有大企业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吸纳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参资入股,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引导和鼓励国内民间资本和外资积极有序地参与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鼓励国有中小型企业通过改制、改造,吸引资金注入,鼓励企业积极探索企业经营者和员工持股等方法,为企业发展壮大扫清体制性障碍,根据企业不同情况,因企制宜,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资合作、兼并、破产、整体出售等多种形式,放开放活中小企业。

三是鼓励民营企业快速发展。支持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壮大,提高民间资本参与经济结构调整的积极性,是河南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进一步完善国务院下发的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36条意见”的具体措施,以“三放”方针做指导,完善适宜民营企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投融资环境,鼓励民营企业加快发展步伐,引导民间投资,优化产业结构。发挥产业政策、价格政策的导向作用,限制“五小企业”发展,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积极投入工业行业,特别是高新技术行业,利用民营企业规模较小、经营灵活的特点,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第三产业,尤其是中介服务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引导民间资本在旅游、体育、环保等发展前景较好的新型行业发展,提升河南产业结构。

3.优化企业生存环境,吸引高层次产业向河南转移

以市场化机制建设优化企业生存环境,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机遇,多形式、多渠道引进境外资本和沿海资本,努力实现利用外资规模和质量的重大突破,吸引国际及东部地区高层次产业向河南转移,提升河南省产业层次,提高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能力。

一是完善行政服务体系,努力提高行政效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行政服务体系和服务流程,减少审批层级,规范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继续完善行政“一站式”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行电子政务,为企业注册、内容变更、项目审批等提供快捷、方便的全方位优质服务。

二是完善法制环境建设。要按照法治优先原则,建立有利于进行跨行政区建设和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增强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法制保障意识,大幅度提高合同的履约率和违约合同的执行率。要加强区域协调,各行政执法部门要对现有的地方性政策和法规进行梳理,尽快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共同运作的诚信体系,为外来企业和资本提供一个统一、公平的法制环境,吸引符合河南经济发展阶段的产业和企业向河南转移,优化河南产业结构。

三是优化融资环境。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以把郑州建设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为目标,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落户河南。鼓励和支持金融创新,加快推进金融电子网络建设。要抓住机遇,积极组建河南民营性股份制银行,全面提升郑州的金融辐射力,使河南逐步发展成为中西部的区域资金集散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大力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扩大股票、债券、信托等直接融资规模,支持保险业、郑州商品交易所加快发展,支持农村信用社、地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以发达的金融服务环境吸引外来资金投资河南。

(二)着力发展新型制造业,全面提升工业产业层次

河南现有的工业结构以初级加工业为主,面对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工业发展模式向“低投入、低消耗、高效率”转变,全面提升工业产业层次,大力发展新型制造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保证河南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发展壮大河南省高科技产业,促进新型制造业快速发展

高新技术集中了现代科技最先进的成果,是新型制造业的集中体现,是快速提升产业竞争力、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性产业。以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引导和提升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是河南经济实现跨越式的关键。河南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现状是起步晚、规模小、积累少,实现快速发展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发挥优势、突出重点。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是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及节能环保和新能源等,围绕上述重点领域,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重点支持多功能电子元器件、新型电池、硅半导体材料、液晶屏、现代中药、钛镁功能材料、生物燃料等加快发展,引导企业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和市场化,逐步形成符合河南实际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二是加强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依托现有产业园区,落实国家、省赋予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加大综合配套改革力度,逐步完善孵化和配套服务功能,促进各类企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强化开发区的自主创新能力。以现有优势产业和产品为基础,重点支持郑州、洛阳、新乡、许昌、安阳、鹤壁六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壮大郑州—洛阳、安阳—许昌两个高新技术产业带。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加强联系,建立经常性的技术依托关系,为高科技产业积聚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

三是自主创新发展与引进高科技大项目相结合,推动高科技产业突破性发展。在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大学投身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培植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同时,完善投资环境和资本市场,吸引一批高科技大项目落户河南,带动高科技产业跨越式发展。

2.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优势产业和传统产业

由于河南矿产资源丰富,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优势产业中资源型和传统产业比重大,因此,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是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出路。

一是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提高优势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创新能力。以骨干企业为依托,加强自主创新和产、学、研结合,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节能降耗与质量监控技术等共性技术,大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装备,使一些传统产业和老企业的产品迅速升级换代,建设全国重要的食品产业基地、有色工业基地、化工基地和纺织工业基地,加大钢铁、水泥、玻璃、耐火材料、新型建材、造纸、皮革、家具等传统行业的产品更新换代步伐,进一步拉长产品和产业链条,提高终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二是加快汽车工业、机械装备制造业等高关联性产业的技术升级步伐。坚持整车发展与零部件升级并举,推进河南汽车工业跨越式发展,进一步加强与国际汽车跨国公司的合资合作,完善技术与产品自主开发和评价体系,加强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加快宇通客车、郑州日产乘用车、洛阳一拖重型车三大汽车基地建设,不断壮大汽车零部件产业,支持发动机、车桥、变速箱、车轮、汽车电子五大汽车零部件品系快速壮大,重点发展转向器总成、减震器总成、汽缸套等十多种优势产品,把风神轮胎、新航集团、中轴集团、西峡水泵等龙头企业培育成大型企业集团。发挥已有的产业优势,加快机械装备制造业向信息化、成套化、高端化的产业格局转变,积极发展替代进口、节能环保、高效可靠的高层次产品,做大做强电力装备、专用装备、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四大优势行业,重点支持许继集团、中信重机、开封空分等一批优势企业发展壮大,提升在行业内的产品竞争力,带动关联产业和关联企业发展。

三是以信息化建设推进传统行业提高经营效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行业进行升级改造,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支撑优势企业做大经营规模,提高经营效率,发挥示范效应,带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3.加快发展为新型制造业产业链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产业

生产型服务产业,指提供生产性的服务,为新型制造业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提供中间投入品的产业及其企业。其为产业链运转提供服务的过程,会产生更多的服务产品和向社会提供更大的有效服务。生产服务型产业的发展可加快新型制造业产业发展步伐,促进区域市场功能的升级和形态的转变,促进信息共享、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政府应加快制造业企业、研究院、科技服务单位等机构的改制步伐,把这一部分生产服务性机构推向市场,构建统一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有实力的生产服务性企业加快发展,培育一批在行业内的全国知名品牌。政府可从投融资、税收、培训等角度对生产服务型企业加大扶持力度,鼓励技术创新和资本合作,为生产型服务行业蓬勃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并完善生产型服务业的服务标准与行业规范,吸引民营资本以及域外资金进入生产服务性产业,促进生产型服务产业加快发展,带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围绕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着力发展高效低耗产业

河南“十一五”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要降低20%,要把实现这一目标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节能降耗指标体系,层层分解到具体单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年度考核体系,完善和落实激励措施,加大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在企业中的推广力度,围绕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打造一批低耗高效产业园区,把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落到实处。

1.建立和完善节能降耗体制、机制等制度建设,落实节能降耗的激励政策

河南工业结构层次低,导致工业能耗居高不下,能源需求大幅上升;同时河南正处于经济较快增长和工业化加快发展的历史阶段,节能降耗和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的任务更为艰巨。为确保“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降耗指标的顺利实现,河南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把节能降耗指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年度考核体系。万元GDP能耗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指标。要建立和完善GDP增长和节能降耗指标联动机制,把节能降耗指标作为各级政府领导和重点用能单位、企业负责人任期业绩的重要考核内容,实行严格考核,对超额完成目标的给予奖励,对未完成目标的进行通报批评。为了确保河南省GDP能耗指标公报制度顺利实施,要逐年逐级分解落实“十一五”GDP能耗降低目标,要求各级政府做好本地能耗统计和公报工作。

二是要突出重点,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设备、重点产品要完善节能降耗监督机制,进行重点管理。对于能耗较大、节能潜力较大的重点行业如开采、冶炼、化工、钢铁、建筑材料等行业,要制定节能降耗指标。企业是节能降耗的主体,对各地区用能大户要签订节能降耗责任书,并将本企业节能目标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和考核,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节能技术创新、技术改造以及培训和人员奖励,依法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对年耗能超过一定标准的投资项目,其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初步设计必须有节能篇章,并经当地经贸委组织评估,未通过评估的,不得开工建设。同时,各地各部门要抓紧清理取消优惠电价、优惠煤价等不利于节约能源的各项政策措施,完善价格约束机制。要引导企业切实抓好重点用能设备和重点产品单耗,鼓励企业以原始创新、二次创新、集成创新等提升产业技术,降低产品能耗。

三是要落实节能降耗的激励政策。充分利用财政专项资金、税收、金融等经济手段,引导、鼓励企业节约用能,支持企业节能降耗,开发新能源。金融部门要积极支持节能降耗项目的实施,加大对节能降耗项目的融资服务。

四是深化能源价格改革,加大差别定价、阶梯定价的推行力度,引导企业做好节能降耗工作。要建立和完善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扩大差别定价、阶梯定价的实施范围,建立成本约束机制,促进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迫使企业增加对节水、节能设施的需求以及加大对节能设备和循环利用设备的投资,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形成资源节约型的生产方式。

2.鼓励企业实施循环经济产业链对接

鼓励资源类企业、产品生产企业和再生资源产品企业等上、下游企业实施循环经济产业链对接,推进“区域性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所谓“区域性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就是要在河南省范围内(必要时也可跨省)打破一切行政区划和行业部门界限,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具体说,就是要让所有的资源采掘企业、资源加工企业、产品生产企业和再生资源产品生产企业等都必须与“上游”或“下游”实现循环经济产业链对接,尽最大可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废弃物及污染物排放量。区域性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从省、市、县三级都必须有明确的指令性目标,目标必须限时限量完成,责任必须落实到人。理想的目标是在河南省最终实现区域性循环经济运转体系,即只要有资源采掘企业、资源型加工企业和产品生产企业在生产,就必须有循环经济产业链在运转。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研究制定相应的循环经济法规体系,采取适当的经济激励政策,做好规划,对不符合循环经济的行为加以限制、规范和引导。对不能实现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或对接的企业,限制生产、限时整改。为了明确推进循环经济的量化目标,还需要制定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影响做出评价。因此,省政府应该尽快制定并正式发布“河南省循环经济建设规划”,规定循环经济建设的目标和框架,并建立循环经济指标体系。

3.推进清洁生产、节能降耗技术和设备在企业中的广泛使用

一是大力推进清洁生产。要制定和完善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指导企业正确实施清洁生产。建立清洁生产信息系统,及时向社会提供有关清洁生产的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加强信息交流。加快清洁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清洁生产技术服务。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节能技术与管理模式。抓好一批节能型和清洁生产型示范企业(项目),树立节能降耗典型,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要以《清洁生产促进法》为依据,研究制定促进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政策,包括产业政策、财政税收政策、技术开发和推广政策等。对支持中小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做出具体安排,鼓励发展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的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指导各地区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清洁生产推行规划。

二是要加强节能降耗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推进节能降耗、质量监控与污染物处理等技术和产品在企业中的广泛使用。积极推广运用高效节能工艺和设备,大力加强“绿色”制造工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加大企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力度,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特别是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电力等高耗能行业中的重点耗能企业,更要注重采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和先进设备,替代落后的生产能力、工艺装备。要组织力量对共性、关键的节能技术攻关,大力推进先进适用的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加快产业化进程。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加强产、学、研合作,开发应用先进节能技术,加快节能科技成果转化。

三是坚决淘汰环境指标不达标的企业、项目和产品,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综合利用产业政策、环保政策、价格政策等手段,加大对“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和落后工艺技术的淘汰力度,加强对钢铁、电解铝、水泥、造纸等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调控,对于技术含量低、污染大、产品附加值低的低层次产业和企业要限制发展,或禁止发展,有效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进一步加快淘汰200立方米以下高炉、普通立窑水泥、50000千瓦以下小火电等落后生产能力,继续抓好冶金、有色金属、煤炭、电力、石化、化工、轻工、建材等重点行业的结构调整工作。坚决依法关闭浪费资源、产品质量低劣、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厂矿,进一步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支持清洁生产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

4.围绕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打造一批低耗高效产业园区

以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为依据,建起一批不同层次、功能互补的生态示范区、工业园。

一是以新型工业化为导向,推进生态产业园区建设。新型工业化是指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产业园区建设应以新型工业化为导向,按照土地集约经营、产业链式发展、企业分工合作、资源循环利用的要求,实现产业发展、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吸引高层次的产业、企业、资源、人才向园区集聚,创建新型的“低能耗、高效益”的生态产业园区。

二是以循环经济建设为指导,积极推进零排放工业示范区建设。以产业之间、企业之间、生产环节之间的循环链建设为主要途径,建立起以二次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循环经济机制,培育再生资源回收产业,积极推进零排放工业示范区建设,引导各区域产业园区加快向生态化转向。

三是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创建名牌园区。积极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生态示范区,提升生态产业园区的品牌效应,扩大园区的影响,吸引国际、国内高层次产业向园区内转移,提升园区的产业层次。

(四)按产业功能区划科学布局,着力促进河南省工业合理分布、协调发展

工业发展总是在特定的地域空间和时间内进行,工业经济的布局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如果发生失误,则会付出很高代价。所以,工业布局历来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战略性问题。河南地处内陆、要素资源有限,按产业功能区划科学布局,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工业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对河南现阶段的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河南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意义重大。

1.以主体功能定位为指导,优化河南省区域产业布局

以国家主体功能定位理论为指导,考察各区域的资源优势、经济和产业结构以及环境承载能力等,可将河南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各功能区依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优势产业,优化河南省区域产业布局。

一是合理划分各功能区区域。优化开发区域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例如,中原城市群、安阳、郑州—洛阳—三门峡工业走廊、太行山前资源性工业产业带等区域,可列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例如鹤壁、濮阳、三门峡、商丘、周口、信阳、南阳等地,可以列为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关系到全国或较大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例如黄河生态功能区、淮河生态功能区、太行山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区等区域。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包括国家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功能区划分优化动态调整机制,能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进行深层次、多方面的调整机制。

二是要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引导各功能区确定合理的发展方向。对各主体功能区要制定和完善财政政策、投资政策、土地政策、人口管理政策以及补偿政策等配套措施,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对各功能区实行分类指导。产业政策方面,建议要引导优化开发区域转移占地多、能耗高的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引导重点开发区域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引导限制开发区域发展特色产业,限制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产业扩张。财税方面,要通过财政的转移支付和税收等方法,统筹区域的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补偿机制,增加对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投资政策方面,引导优化开发区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力度,支持重点开发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各功能区建立和发展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层次,优化河南省区域产业布局。

2.尊重历史性产业沉淀,促进现有产业积聚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河南省工业布局业已形成“北高南低”、“西重东轻”的客观态势,即沿陇海线以北地区工业化水平高,而南部相对薄弱;京广线以西地区工业结构明显重型化,集中了河南省大部分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和机械工业;而京广线以东地区则以农副产品资源加工为主。

一要继续强化各区域里的优势产业。这种工业布局的形成与当地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紧密相连,在发展过程中优势得到强化,充分发挥各产业区域发展中沉淀下来的资本、人才、技术优势,培育一批区域优势龙头企业和品牌,继续加快建设沿京广线的食品产业带、洛阳钼加工基地、洛阳和濮阳两个石油化工基地、平顶山和焦作两个能源基地、郑州和洛阳市两个汽车工业基地、新乡和安阳两个电子工业基地,以及以安钢为主体的钢铁联合工业基地和以长城铝业公司为龙头的铝工业基地等优势产业基地;做大做强各区域优势产业。

二要加大老工业区的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老工业区域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传统产业比重大,技术创新少,产品更新换代慢,调整的重点是支持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应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机遇,制定激励措施,支持老工业基地加快向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精品原材料加工基地转变,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整合资源开发资金,优先支持焦作、平顶山、三门峡等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深加工、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鼓励企业加大对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研究开发投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支持大企业和优势企业加快发展,促进区域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优化。

3.加快中原城市群建设,带动区域产业布局合理化

中原城市群不仅是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要加快中原城市群的建设步伐,对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等应进行统筹规划。

一是依托区域资源,为各城市发展制定合理的产业结构。发挥各城市区域的相对比较优势,从项目审批、资金调配、政策支持上引导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壮大汽车和装备制造业、信息产品制造业、食品工业、铝工业、石化和煤化工等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加快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新兴和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层次和比重。促进各城市产业间的合理分工、协调发展和集聚发展,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产业基地、产业集群和企业集团,初步形成以郑州为中心,东连开封、西接洛阳、北通新乡、南达许昌的大“十”字形核心区,奠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增强中心城市的竞争力、辐射力和发展活力,促进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将中原城市群建成河南省对外开放、东引西进的主要平台,形成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带动区域优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拉开城市的产业层次,使城市间合作大于竞争,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是加快四大产业发展带建设。重点建设郑汴洛工业走廊、新—郑—漯(京广)产业发展带、新—焦—济(南太行)产业发展带、洛—平—漯产业发展带四大产业发展带,吸引优势产业积聚区,以此构建中原城市群核心产业带。郑汴洛工业走廊重点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汽车、铝工业、煤化工、石油化工六大产业基地和中牟汽车零部件等14个工业园区及特色产业集群。新—郑—漯(京广)产业发展带规划以轻纺、高新技术、食品产业为主,重点布局电子电器、生物医药、新型材料、化纤纺织、电力装备、超硬材料、食品、造纸、汽车零部件等产业,规划建设高新技术、食品、造纸、化纤纺织四大产业基地和新乡电池等12个特色产业集群。新—焦—济(南太行)产业发展带规划以能源、原材料工业和重化工业为主,重点规划建设煤炭、电力、铝工业、化工、汽车零部件、铅锌加工六大产业基地和焦作奶业等9个工业园区及特色产业集群。洛—平—漯产业发展带规划以原材料工业和重化工业为主,重点布局能源、煤化工、钢铁、盐化工、建材等产业。四大产业发展带各有重点,协调发展,培育形成一批优势企业,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五)做大做强河南企业,着力推动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

拥有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和大规模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转变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体现。河南必须以大型企业集团和大规模产业集群建设为重点,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着力推动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

1.重点打造一批巨人型企业集团

一是推动优势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联合等方式做强做大。当前我国大部分行业都已经进入微利阶段,许多企业必须在利润水平趋低的环境中寻求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从国内外的发展经验来看,这往往是企业并购、重组、联合的最佳时期。河南省企业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通过并购、重组、联合等来实现优势互补、获取竞争优势和扩大市场份额,培育和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以钢铁业为例,2005年以来,钢铁产业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联合重组成为主旋律。宝钢、鞍钢、唐钢、武钢、首钢等全国许多知名的钢铁公司,以及各地中小钢铁企业都在进行联合重组和战略合作,相比之下,安钢的发展扩张就显得缓慢滞后,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在规模和效益上有超过安钢的趋势。2005年全国钢铁企业粗钢产量排行榜,曾在全国地方钢铁企业中率先突破产钢100万吨的安钢已滑落到第15位。[8]在这一严峻形势下,安钢的发展不能仅靠自我投资扩张,安钢应实施跨区域强强联合、兼并重组,通过策略联盟、产业集群、产业链整合等方式,实现资本重组扩张、组织结构调整和产品优化升级,构建一个钢铁大产业集团。河南省其他优势企业都应积极而又有选择地实施联合重组战略,做大企业规模,减少和消灭竞争对手以扩大市场领域和份额、整合市场资源和产业链,从而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实力。

二是支持企业加快股份制改造,通过资源整合做大企业规模。鼓励企业对自身资源进行整合,以优势产品和重点项目为核心进行股份制改造和战略重组,引进域外资本、民营资本等优良资本,抓住现阶段我国产业转移的契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资金、技术、品牌等进行联合,建立以资产为纽带的多法人母子企业架构,形成上市公司、中外合资、投资民企等在内的多元混合所有制结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做大企业规模。

三是鼓励企业积极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支持有一定优势的企业吸引具有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和资金优势的跨国公司入股,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资源利用效率、技术能力和产品层次,实现企业规模跨越式发展。

2.重点培育一批大规模的产业集群

产业集聚是培育和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重要途径,也是产业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目前,河南省产业集群规模小,骨干企业数量少,产业关联度小,技术含量和内部管理水平低,而且缺少特色产品和区域品牌,制约着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河南省应发挥区域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一批大型产业集群。

一是围绕某些特色产品和产业,通过分工协作形成利益共同体,把集群做大做强。如以漯河双汇集团围绕食品加工业形成高水平的肉类加工产业集群,许昌发制品产业集群等,在国内、国际上均已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

二是以某一大型骨干企业为核心,建立比较稳定的生产契约关系,组成产业集群。如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品牌为核心,在不断强化核心生产能力的基础上,扩大零部件供应商群体,深化与各零部件生产商的战略合作关系,结成策略联盟或更紧密型的企业联盟,建立了以产业链为核心的中国最大规模的客车产业集群,牢固树立了“亚洲规模最大的客车生产基地”地位。

三是在大型国有企业改造、改组过程中培育产业集群。大型国有企业为提高生产经营效益,剥离部分非关键生产部门,实现企业内部分工的外部化,形成与之配套的产业集群。

四是在为域外企业配套生产中,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产业集群。以承接外资企业或跨国公司的零部件生产为契机,进入外资企业或跨国公司的产业链,逐步形成特定产品的制造中心,然后吸收加盟企业共同完成任务,形成产业集群。

五是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利用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产、学、研分工协作体系,吸引众多企业和机构入驻,形成产业集群。如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已经吸引大批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相继入驻,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3.把一批有潜力的优势企业发展成为“专业冠军”

河南中小企业数量多,机制灵活,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河南省“双五亿”企业中,有一些企业就是由小企业发展成为行业第一,如双汇、安彩、宇通、许继、莲花、金龙、科隆等。这些企业的成长道路虽不尽相同,但有一个相近的发展特点,就是先做专做精,再做强做大。要引导企业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链、价值链,在专业领域内做强做大,不搞大而全、小而全,促进企业专业化发展,把一批有潜力的优势企业发展成为“小巨人型”龙头企业,形成知名区域品牌。

一是支持企业通过做专做精特色产品发展成为“专业冠军”。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资源选准产品,在专业化上做专做精、做强做大,如河南工业优势领域——超硬材料、单晶硅片、锂离子电池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60%、40% 和10%,都可培育出专业化、规模化的“小巨人型”企业。同时,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引领该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趋势,迅速成长为国内该行业的龙头企业。

二是鼓励企业通过创新经营管理手段发展成为“专业冠军”。有一定资源和品牌优势的企业,要依托管理创新提高经营效率,通过授权、连锁、加盟等合作方式,在行业内迅速做大做强。

三是引导企业以产业集群为依托,发展壮大为骨干企业。河南中小企业要依靠企业自身的资源和技术优势,依托产业集群提高专业化水平,在与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分工协作中,不断创新,发展壮大为产业集群的骨干企业,从而发展成为规模较大的企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扩大在国内外的市场占有率。

4.打造一批“河南制造”名优企业和产品

河南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为数不多,并且大都处在产业链的低端,这几年河南省大力推进品牌战略,情况略有好转。截至目前,在全国已评出的547种中国名牌产品中,河南的24种产品榜上有名,名牌总数居全国第6位,在全国速冻食品行业的5个中国名牌中,就有“三全”、“思念”、“科迪”3个属于河南。名牌战略使一些有实力的“豫军”名优产品参与了国际、国内大市场的竞争,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为河南经济结构优化做出了榜样。河南省企业在实施品牌战略方面起步晚,经验不足,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培育一批名牌产品,争取在国内甚至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一是制定品牌战略发展规划,打造一批“河南制造”品牌。品牌战略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企业全部资源的有效聚合,是生产、管理、销售等各项工作的最终归宿。要制定和完善河南品牌战略规划,形成政府牵头、企业主导、行业协会积极参与的有效工作机制,加强品牌的培育、宣传和保护,完善品牌激励措施,引导企业用品牌战略统领企业各项工作,引导社会资源向名牌产品和企业集聚,优化资源配置,打造一批“河南制造”品牌。

二是引导企业建立市场驱动型组织,培育一批河南名牌。品牌的确立和保持是建立在市场和消费者认可的基础上的,不能无视消费者而闭门造车,营销、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等部门都要面向市场需求,要引导企业以消费者为核心改造和完善企业组织机构,建立对市场需求敏感的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培育一批引领市场需求的知名品牌。

三是支持企业进行持续的技术和产品开发,创新河南品牌。要积极采用新设计、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开发出高起点、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技术领先的印象,强化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

四是强化质量管理,提升河南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质量是品牌的基础,鼓励积极推行国内外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认真贯彻国际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建立健全名牌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在消费者心目建立高质量的品牌形象。

五是推进河南品牌国际化进程。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品牌要制定国际化品牌战略规划,找准突破口,冲击国际市场,提升河南品牌的国际地位,以国际化促进品牌成长。

【注释】

[1]徐光春在2005年河南省委经济工作会上的讲话.河南日报2005-12-12.

[2]胡锦涛在豫赣鄂考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N].河南日报,2005-8-24.

[3]温家宝.促中部崛起河南要发挥更大作用[N].河南日报,2006-7-25.

[4]徐光春在中共河南省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河南日报,2006-10-31.

[5]徐光春.破解六大难题 促进科学发展——关于推动河南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思考[N].经济日报,2006-01-05.

[6]徐光春.破解六大难题 促进科学发展——关于推动河南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思考[N].经济日报,2006-01-05.

[7]河南统计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促进河南社会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2006年6月。

[8]中国钢铁门户网发布,2006-02-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